碧桂園安全事故頻出,質量紅線「觸不得」!-工保網

碧桂園安全事故頻出,質量紅線“觸不得”!-工保網

早在8月1日,投行巨頭高盛便在研報中提及,碧桂園股價自6月22日起已下跌22%。事實上,8月1日以來,碧桂園(02007)的表現依舊“跑輸大市”:除8月6日發佈正面盈利預告後帶來的短暫回升外,半月以來頹勢明顯。

這當然與碧桂園近期發生的多起建築意外事故休慼相關。

上海奉賢6·24模架坍塌事故、7·12杭州蕭山坑基坍塌事故、安徽六安7·26圍牆和活動板房坍塌事故,以及河南安陽7·2疏水板火災、河南淅川7·19保溫板火災、江蘇啟東8·1屋頂火災——短短几十天內相繼發生的安全事故,將碧桂園推上了風口浪尖。

其中,上海奉賢區安監局已公開調查結論,認定6·24事故是一起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後據碧桂園對外消息,施工單位任意壓縮工期,是導致事故的一個間接原因。

這也與外界觀點不謀而合:碧桂園頻發安全事故,根源在於其“高週轉”模式。

1

高週轉,快施工

公開資料顯示,短短几年間便殺入國內房企前三甲的碧桂園,其發展速度與其高週轉運營模式密不可分。

碧桂園安全事故頻出,質量紅線“觸不得”!-工保網

通過對比2017年四家知名房企的ROE(淨資產收益率),也不難發現:碧桂園的高資產週轉率補足了其較低的權益乘數,幫助其最終在ROE排名上位居第二。

高週轉,即房地產企業在樓市流動性收緊的情況下,以快速開工、銷售的方式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的模式。

這一模式最早可追溯至“高週轉元年”2010年。彼時,萬科創造出了“5986”高週轉模式,即拿地5個月即動工、9個月銷售、第一個月售出八成、六成產品必須是住宅。現時,碧桂園在萬科模式上加快了腳步,將其升級成“456模式”,即拿地4個月開盤,5個月資金回籠,6個月資金再週轉。

碧桂園安全事故頻出,質量紅線“觸不得”!-工保網

圖源:視覺中國

清華大學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中心副主任郭傑群分析,房企的高週轉模式是由房地產市場當前的特點決定的。根據淨資產收益率(ROE)計算公式“ROE=銷售淨利率×資產週轉率×權益乘數”,在“去槓桿、防風險”的環境下,權益乘數受到了嚴格的限制,那麼若要提高收益水平,房地產便只能提高資產週轉率了。

針對高週轉模式,萬科前高管林少洲8月3日表示:單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高週轉有其合理性。但提高資本回報率,不應以犧牲施工工期為代價。

2

與時間賽跑,工程質量實堪憂

安全事故發生後,有網友將碧桂園的slogan“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改成了“給您一個五星期的家”。

新京報也評論道:房地產高週轉直接影響施工工期,從而對工程質量、管理費用、環境干擾、施工安全等造成一系列的影響。

碧桂園安全事故頻出,質量紅線“觸不得”!-工保網

社會各界對於質量問題的擔憂不無道理。

建築作為耐用消費品,5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使用壽命對其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在短時間內迅速建成,安全隱患不可避免,出現質量問題的可能性也陡然上升。

另外,建築工程的完成需要符合自然規律,施工週期的設定亦有其客觀要求。為了保障施工的科學與安全,政府也出臺了各項施工規定。

而房企為加快週轉而壓縮工期,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生產質量以及生產安全的問題:為避免因延期完工而產生違約罰款,不少房企選擇了縮短工期,這給快速開工、突擊施工埋下了伏筆,也給趕工期間的偷工減料、更改設計鋪就了溫床。

碧桂園安全事故頻出,質量紅線“觸不得”!-工保網

碧桂園有關高週轉文件

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建設工程的質量風險避無可避。

3

工程質量保證保險有保障

隨著建築行業的飛速發展,工程質量缺陷問題已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焦點。在近期的碧桂園事故後,便有“全國超過30個城市的樓盤業主集體維權”的維權潮出現。

工程質量是建築真正的生命所在。為規範建築企業的質量管理,我國政府也積極借鑑了國際做法。根據國外的實踐經驗,工程質量保險制度是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有效途徑。

這一國際通用的風險管理慣例,實為工程質量保證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轉移在工程建設和使用期間由可能的質量缺陷引起的經濟責任,有利於用經濟手段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發揮市場配置建設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碧桂園安全事故頻出,質量紅線“觸不得”!-工保網

早在2005年,建設部就聯合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推進建設工程質量保險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全面推行實施建築工程質量保險制度

根據意見,工程質量保險包括建築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工程質量保證保險和相關職業責任保險等。其中,工程質量保證保險主要為工程竣工後一定期限內出現的主體結構問題和滲漏問題等提供風險保障。

發展至今,該險種已演變為保險公司向建設工程發包人(業主)提供的,保證建設工程承包人在缺陷責任期內履行工程質量缺陷修復義務的保證保險。

發展至今,工程質量保證保險的法律地位也愈加穩固。

2016年12月住建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的《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承包人採用工程質量保證保險的,發包人不得再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

2018年7月住建部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實施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也強調要在住宅工程中推行工程質量保函(包括工程質量保證保險保單),保函金額不得超過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 3%。

碧桂園安全事故頻出,質量紅線“觸不得”!-工保網

我們也期待,保障範圍更大、法律地位更牢固的工程質量保證保險,能更好地為工程質量保駕護航,推動建築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文系工保網原創作品,作者龔保兒。部分內容綜合自互聯網,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若需轉載或引用請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