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懷桑真的是「一問三不知」嗎

要問《魔道祖師》中誰最厲害?

論武功是藍忘機,論鬼道是魏無羨,論陰險是金光瑤,論使壞是薛洋,論心計當屬聶懷桑了,眾道友眼中的“聶導”,真的是一問三不知嗎?


一、藏拙的高明

藏拙,即心裡全然明瞭,表面糊塗樣。說通俗些,就是心裡明明什麼都知道都瞭解,表面呢裝作什麼也不知道。聶懷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為人最高境界是抱朴守拙,不追求虛榮名利,用樸實裝點自己,不張揚。其實這樣沒有什麼不好的,我們知道一個人鋒芒畢露易折,容易招來事端。當一個人置於眾人仰望注目的地方時,除了羨慕的目光外妒忌、敵視也隨之而來。因此,太過張揚不是好事,應張弛有度。

聶懷桑深諳此道理,低調為人處事,別人眼中的他學啥啥不好,幹啥啥不行,總之就是“爛泥扶不上牆”,正因為如此,眾人忽略了他的存在,尤其是金光瑤放下了對他的戒備,成功脫離了眾人視線,積蓄力量做計劃做準備。聶懷桑聰明之處就在於藏拙,藏拙是一門學問,有的人藏拙是為了更好的做事,有的人藏拙是為了躲避別人的目光,有的人藏拙是為了追求自由自在生活,顯然聶懷桑是前二者。

聶懷桑真的是“一問三不知”嗎

因此,他為大哥報了仇,鋒芒展露,還有模有樣主持了事務,知道真相的小編也驚訝有餘,怎麼也沒有想到居然是聶懷桑,“一問三不知”的聶懷桑。藏拙藏拙,收放自如,這就是後來別人眼中的聶懷桑,展露鋒芒令人刮目相看。

二、韜光養晦的謀略

韜光養晦,即收斂光芒,在不顯眼的地方養精蓄銳,休養生息。古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終逐鹿中原”,當然聶懷桑沒有臥薪嚐膽,也沒有逐鹿中原這麼偉大,他僅僅是藏鋒斂銳任重道遠不動聲色在眾人毫不知曉的情況下,設計了整個局為大哥復仇。

苦心謀劃十三年,只為今朝,十三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但就是這十三年聶懷桑深知大哥聶明玦死因蹊蹺,躲避眾人視線慢慢收集信息,尋查大哥死因,同時也翻出了陰暗面埋藏的事,把它們暴露於陽光下,還世人一個說法。

聶懷桑真的是“一問三不知”嗎

三、眼光敏銳,慧眼識人

因果循環,有些事總要做個了結。而聶懷桑做了幕後推手,魏無羨做了執行人。我們不得不感嘆聶懷桑的眼光獨到慧眼識人,不偏不倚地選擇了魏無羨,而魏無羨也成功了做了這個執行人,並且做得還很好。

不得不說聶懷桑才是整個故事的高智商,雖然沒有很高的武功,但是有謀略會用人,還用得神不知鬼不覺的那種。所以說這個“看人”很重要,看準了一切計劃有恃無恐的進行著,看錯了則滿盤皆輸,因此聶懷桑真是慧眼識英雄。

聶懷桑精心籌劃了整局,同時也很幸運他選擇了魏無羨,這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把魏無羨送到了藍忘機面前,送到了江澄面前,不僅報了大哥聶明玦的仇,還洗清了魏無羨的冤屈,最終還在眾人不知不覺中功成身退,說他是高人不為過吧!

怎麼樣?我們的聶導不簡單吧!

聶懷桑真的是“一問三不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