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所的一封14米立體情書火了,設計師只用了3個字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著名文化書店品牌方所為探求設計的本質,於二零一八年啟動全新年度主題:人本設計。希望從基本的個人生活面、社會公眾面以及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趨勢面,透過分享、共創、共生,從設計出發,和其他專業形成良性的循環,一起創造更包容、更具多樣性的美好未來。郭振江應方所邀請,以人本設計為核心思考進行新媒介空間藝術創作,以此作為該年度主題的首展,於廣州方所落地呈現。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二十年前,一部巖井俊二的電影《情書》曾在設計者的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儘管只是看了一次,且大部分的劇情都已經忘記,但總有一些片段會在她的腦海中不時浮現。其中一幕便是女主角博子向著雪山呼喊:“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那時的他心中充滿不解:為什麼不直接把心裡的感受說出來,而需要被“翻譯”成這麼模糊和含蓄的話語?後來才漸漸懂得,也許這已是最好的表達。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帶著《情書》留下的感慨,設計者坐在開往小樽的火車上,眼看著窗外的茫茫大海,粼粼波光,不禁聯想到:從物理的角度來說,波浪起伏的海面其實可以看成是不同形態的正弦曲線疊加的一個場,就跟通訊所產生的電磁場和說話所產生的聲場沒有太多的本質區別。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那麼,窗外的這片海可以像電磁場和聲場一樣用來傳遞信息嗎?語言可以被“翻譯”成波浪嗎?眼前這片漣漪是你想對我說的話嗎?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最終的裝置作品以“你好嗎”三個字作為起點素材,將文字按照國際電碼的規則變換成數字,再把其作為參數輸入三角函數方程,生成不同振動形態、全長14米的三維漣漪,最後用三維打印的方式分部打印,580片細分板塊在展場重新組裝拼接,固定在木架上,形成一整面泛著漣漪的純白牆面。凹凸有致的肌理在燈照的光影下呈現出豐富的水紋質感。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結合廣州方所書店展覽區域的場地特徵,空間裝置平面佈局呈舒展狀的半弧形。漣漪略微內凹的背面為投影面,播放獨立影像作者cimingming基於本次展覽主題創作的短片作品《你好嗎》,3分多鐘的單個定機位長鏡頭以直接的影像且強烈的情緒變換對電影《情書》裡對的故事作不立文字的詮釋,試圖用情感去破譯物理裝置隱含的公式和信息。

方所的一封14米立体情书火了,设计师只用了3个字

文字,聲音,空間,影像……帶著對於含蓄之美的憧憬,“我很好”空間裝置試圖打通隔開各種信息載體的無形的牆,用一面立體的空間形態承載文字,用無聲的面部表情記述故事,將心中未出口的話,以含蓄的手法剖白在眼前,希望以此引領大家揭開記憶的塵封,更深入地瞭解那些潛藏在物件中的感情。

項目信息——

展覽/裝置名稱:我很好

展覽地點:廣州市太古匯商場MU35方所

裝置尺寸:長14m/高2.5米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18日-2018年01月15日

主辦方:廣州方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裝置設計師:郭振江

3D打印顧問:李程

搭建志願者:何政威 黃欣怡 劉亦彬 唐嘉鋒 王斐然 王睿欣 楊文傑 曾嘉裕 鄒文慧(排名不分先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