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雍陵是印度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

胡马雍陵位于德里东部亚穆纳河畔,为莫卧儿王朝帝王胡马雍之墓,是印度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1565 年由帝后哈米达巴奴·比恭主持修建,米拉克·朱尔扎·吉亚斯设计的。胡马雍的陵墓是阿克巴时代莫卧儿建筑风格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里程碑,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印度教建筑的风格,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

胡马雍陵是印度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

印度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

这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千米的红砂石围墙。其整体设计都与数字“4”有关,如四分法的庭园、四座小圆塔等,在伊斯兰教建筑理念中,“4”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印度早期的莫卧儿建筑,都是以红砂岩的原色为主,四周所装饰的花纹或雕刻,样式比较古朴粗犷。后期的建筑,大量采用白色大理石以及镶嵌彩色瓷砖、宝石或镜片的技术,所以显得较为耀眼、华丽。莫卧儿人精湛的建造技艺巧夺天工,使波斯式样大放异彩。莫卧儿传统建筑的突出成就还应归功于印度工匠的伟大智慧和印度境内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其中包括丰富的矿石。每一位国王都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博采当地所长,以建成独一无二的流芳百世的精美建筑。

胡马雍陵是印度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

陵园入口

胡马雍陵的格局包括入口门户、喷泉、四分法前庭花园以及陵墓主体。建材是以红色硬质砂岩搭配白色大理石为主。陵园入口处有一座拱形门户,其以石灰石建造的大门,为八角形的楼阁式建筑,表面饰以大理石和红砂石碎块,构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园内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射。这座大门和前庭花园隔着一条长长的通道,与陵墓主体相互对望。

胡马雍陵是印度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

胡马雍帝后寝宫

陵园正中是其主体建筑——高约24 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耸立在47.5米见方的高大石台上。陵体四周有四座大门,门楣上方呈圆弧形,线条柔和;四壁是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小拱门,陵墓顶部中央有优雅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这种圆顶的设计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别引人入胜,在印度建筑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双层圆顶的显著优点初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西亚相当长时期以来所施行的圆顶建筑形式,它在胡马雍陵墓中的应用,证明这座陵墓的建筑者曾参与波斯的建筑实践。这种圆顶是由两个单独的拱顶组成,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下之间留有间隙;外层拱顶支撑着白色大理石外壳,内层则形成覆盖下面墓室的穹隆。外层拱顶中央竖立着一座黄色的金属小尖塔,光芒四射。寝宫内部呈放射状,通向两侧高22 米的八角形的凉亭,为中央的大圆顶做陪衬,宫室两面是翼房和游廊。胡马雍和皇后的石棺安放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放着莫卧儿王朝五位帝王的石棺。

胡马雍陵是印度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