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爲什麼寧肯自縊煤山也不遷都南京?

歷史茶坊


崇禎之所以寧肯自縊煤山,也不遷都南京,是因為:

崇禎寧肯大明朝的江山,完整地易手於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朝,也不要滿清入主中原,統治明朝子民。

崇禎深知此時的明朝,已是積重難返、問題重重。而且崇禎的子孫中,也找不出有足夠能力,挽救大明於危亡之人。所以即使崇禎不擇手段,讓明朝再多苟延殘喘續命十幾年,明朝也還是難逃覆滅的命運。


崇禎知道明朝此時已經失去民心,但是紫禁城外的闖王李自成卻深得民心。尤其當崇禎知道百姓中都流傳著一首民心所向的民謠(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後,他知道廣大底層百姓已經恨透了腐朽的明朝。


與此同時,山海關外的滿清對大明虎視眈眈,如果崇禎不擇手段地將明朝所有力量與李自成的大順政權血拼,那麼勢必會造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結果。 所以崇禎內心潛意識的這些想法,多多少少體現在他的行動上:

1.明軍的精銳大都集中在山海關外抵禦滿清。

2.關內的戰爭與關外的戰爭同時爆發,對關內主要採取安撫措施招安農民軍、對關外的滿清則對抗到底。

3.崇禎到最後時刻,雖然想讓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調進京抵禦李自成,但唯恐關外的滿清趁機入主中原,所以遲遲猶豫不決導致錯失良機。

4.崇禎本可以逃往南京,與李自成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但崇禎不願意看到國家長久的分裂導致生靈塗炭,故而他不願逃跑苟活成為罪人。 很多時候,崇禎既想保住大明江山,又不想導致生靈塗炭。崇禎的個人能力不足以力挽狂瀾地救大明於危亡,但是他在民族大義上還是能做對選擇的。

由此可見:崇禎當年選擇上吊自盡,早早地結束大明統治,其實有不少因素,是想將大明江山拱手讓給李自成的。或許他寄希望於李自成帶領國家強盛起來。


i暢想歷史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不可謂不勤勉,其十八歲繼位的抓住時機剷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要知道閹黨亂國並非一朝一夕,閹黨勢力在此時早已盤根錯節,遍佈朝野,做成這件事需要極強的執行力與大氣魄。而且,他還大力平反冤獄,使得一大批能臣猛將得以重用,其中就有啟用袁崇煥意圖收復全遼。此外,他對內施行修生養息的政策,他體恤百姓,從各個方面整治內務,使得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竟有了意一絲復興的曙光。

然而,人力有窮盡。殺死他的一為天災,二為人禍。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又發生饑荒,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飢疏》中講到:“百姓爭食山中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

崇禎七年(1634年),家住河南前兵部尚書呂維齊上書說道:“野無青草,十室九空。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哭。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南北俱大荒,死人棄骸,盈河塞路。”

這是多麼聳人聽聞的一幕幕!試想當年崇禎帝看到這一份份奏章,心裡不會想到: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嗎?

屋漏偏逢連夜雨,崇禎帝的困難遠不止這些。

當時,他有三大對立勢力: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崛起的後金(即後來的清朝),還有國內的農民起義軍。當閹黨被剷除以後,東林黨在朝中勢頭一時無兩,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利在國內予取予求,相互傾軋,只傾心於權利鬥爭,而不做實事。而後金在幾任頗有能力的領導手中已經逐漸強大起來,他們不甘心屈居於遼東一隅,野心及其膨脹而且很有實力。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此時也已發展壯大,不斷攻城掠地,整個天下戰火紛飛。

言及於此,崇禎自殺的原因已然明瞭,他是一個奮發圖強的君王,連後來的清朝各代帝王都對他尊崇有加,他不會甘心去南京逃難。其實,他還能逃到哪裡去,國外國外各方勢力均與其為敵。只能說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大明王朝氣數已盡,而崇禎只是一個孤獨的守護者!


豆漿盒子


很簡單,騎虎難下,無法就坡下驢了。

先說遷都南京這個議題。當時北京城確實有這種聲音,但是朝堂上管事的大臣們沒有一個人通過奏摺的方式提出。為什麼呢?因為崇禎有卸磨殺驢的前科啊。陳新甲提出要和大清議和,其實這是受到了崇禎的暗示,但是在群臣反對議和的時候,崇禎毫不猶豫的把陳新甲推出去當了替罪羊。在這種情況下,大臣們誰敢提出遷都,提出來必定會有人反對,有人反對就存在被崇禎當替罪羊的風險,都不是傻子,誰會幹呢。所以到李自成兵臨城下時,依然沒人提遷都南京。

李自成已經兵臨城下,崇禎也被逼急了,不等大臣奏請,自己湊了幾輛車,帶著后妃子女,就要出城去南京,然後被守城的勳貴堵了回去。去南京的最後一絲希望徹底斷絕。再加上崇禎是個極其愛面子的人,他可不想像宋徽宗、宋欽宗一樣被人羞辱,所幸一死了之。

所以崇禎自縊不是他早就決定好的,而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得已做出的不情願的選擇。


巖上無心雲相逐


明朱棣之後的繼位皇帝已把握不了朝庭,只被首輔當成了吉祥物利用,黨爭內耗損國太甚,沒有有效的可以制約首輔權力的國家機構,面對一地雞毛,皇帝根本難以取謀決斷,各權利流派奸邪成性,極度澎脹,濫殺重臣

崇禎權謀浮淺導致明朝崩潰,面對民變,根本無深度探究,簡單以用兵鎮壓,而對將帥又無有郊撐控,使本來嚴肅的刀槍之爭充滿滑稽之篇章

崇禎本人沒有胸懷氣度,就不知道利用談判,安撫,封權等王家之道,面對亂局,首先自己內心崩潰,自絕身亡


硃紅傑490



崇禎皇帝為什麼寧可自縊煤山也不願意遷都南京?這其實和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崇禎皇帝作為明朝最後一個皇帝,他其實是想有所作為的,想扭轉明朝這種頹廢不利的局面,但又力不從心,無力迴天,雖然他也以身作則,推崇節儉,省下的錢充入國庫。他打擊閹黨勢力,結果造成東林黨捲土重來,擾亂朝綱。

崇禎性格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對於是死守北京還是遷都南京的問題,他一直拿不定主意。死守北京呢?北京城兵力有限,又怕守不住?讓吳三桂帶兵回來保駕,又怕後洲軍趁機入關,自己又付不起這個責任。決定遷都南京呢,又怕被後人所唾罵,說自己是逃跑皇帝。於是他將這個決定權推給朝中的大臣們。原以為能讓大臣們提出讓自己遷都,自己順水推舟同意,就不要承擔這個逃跑的責任。但這些大臣們並不買賬,有的主張遷都,有的主張死守,爭論不休,相互推諉。遷都的最佳時機就在他們的相互扯皮中喪失掉了。等到崇禎決定遷都黃花菜都涼了,往南的道路已被起義軍給切斷了。

再加上崇禎皇帝為人刻薄寡恩,猜忌心重,對手下大臣並不信任。造成許多大臣要麼下獄,要麼被殺。他在位期間,單單丞相就更換了幾十位。而且他們的下場不是被砍頭就是被貶流放。因此手下的一些重臣對崇禎十分懼怕,都是陽奉陰違。明末功臣袁崇煥就死在崇禎手裡,這也使得許多手裡掌握軍權的將領感到寒心,因此崇禎危難之時,沒有人來救他,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造成崇禎沒有遷都而在煤山自縊,主要是因為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喪失遷都的最佳時機。而他為人刻薄寡恩,猜忌心重,也使他眾叛親離,最終自縊而死。


樂樂愛收藏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永樂帝訓示,凡明皇室,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皇帝也要遵祖訓。

2.規定是死的,事急從權。由於崇禎本人多疑剛愎,多任內閣頻頻替換,動則殺伐。君臣離心嚴重,當崇禎提出遷都之議時,心腹大臣竟當朝反對,內閣大臣已經離心離德。

3.李自成叛軍勢如破竹,崇禎拒絕和議,自斷出路。農曆三月十八日,闖王破城。

4.遺詔曾言,朕非亡國之君,爾皆亡國之臣。思宗銳意革新,但屢屢受挫,明王朝搖搖欲墜,不是個人能夠改變的。


林鹿蘋


祟禎選擇自溢只能是無能表現,形式不好應該逃往南京,南方大明還有好多部隊,只能說他不配做帝王,沒手段沒謀略沒智慧大明不亡才怪,骨氣還是有,想不到法子自殺是他唯一選擇解脫死了一了百了。


手機用戶18666801788


正是由於崇禎反覆無常、剛愎自用、 偏執的性格、有恩不施於下,有過全盤推出,導致了戰又不勝,不勝又不義和,君臣之間的推諉、猜忌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貽誤戰機才導致北京以南往南方的道路,已經被闖軍封鎖。

逃又逃不出,戰又戰不勝,最後用他性格中一點的剛烈自盡了。

不僅斷送了漢人的江山!還推遲了資本主義萌芽和工業革命進入我國!打斷了中華文明發展的進程,間接導致了我國近代的屈辱歷史!


面如止水


由於明王朝的都城北京外有滿清虎視眈眈,內有起義軍攻城拔寨,守住的可能性非常低。於是在公元1644年正月,崇禎帝就秘密多次召見主張南遷的左中允李明睿。他在四下無人的情況下對李明睿說了這樣一番心裡話:“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崇禎帝的這番話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京城是守不住的,眼下之計只有南遷才是上策。這個想法,他在心裡盤算很久了,只是無人附和。他希望李明睿暗中聯絡大臣們主動提出南遷的奏議,以促成此事。隨後,他又跟李明睿詳細規劃了南遷的路線、守衛、餉銀和留守等事宜。本來,面對國家存亡之時,作為一國之君,理當有乾納獨斷的勇氣和決心。但崇禎帝擔心他這個想法會招致大臣們的反對和後世的非議,在極度虛偽、愛面子的控制慾下,南遷的想法最終胎死腹中。

二月,代帝親征的李建泰向崇禎帝上奏道:“賊勢大,不可敵矣。願奉皇太子南去。”南遷的問題逐漸由竊竊私語而公開討論了。崇禎帝也多次尋找機會,讓大臣們商議此事。而他本人“恥於南發,欲廷臣力勸而後行之”。所以,每次朝議,他都表現出不願南遷的態度來,而內心希望大臣們達到一致意見,繼而死諫南遷。崇禎帝這種極度虛偽、好名聲的毛病嶄露無遺。崇禎帝的如意算盤最終落空,大臣們始終形不成統一意見。崇禎帝又不願擔南遷的罵名,力排眾議。等到李自成的起義軍逼近北京的時侯,崇禎帝得到情報,起義軍隊了由大同、宣化方面而來的主力外,還有劉芳亮統率的南線部隊沿南河北岸進軍,從南面包抄北京,南逃的路線幾乎被封死。到此時,崇禎帝方追悔莫及,只能發出“朕不能守社稷,可殉社稷”的口號。

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夜,起義軍佔領北京外城。崇禎帝手持三眼槍,帶著一批太監向齊化門(朝陽門)、安定門亂竄,企圖逃出北京城。但城外到處都是起義軍,各門已被堵死,崇禎帝只好帶著太監王承恩跑到煤山(今景山)頂上上吊自盡。


歷史的小學生


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李自成先攻河南,再攻北京,斷了崇禎後路。

漢人明朝實際亡於陝西。

1、朱標去過西安即死,朱元璋大為惋惜,認為西安風水不好。

朱標是朱元璋的親骨肉,朱元璋親自指定的太子人選,朱標不死,明成祖朱棣很大程度上也不會反建文帝。

2、朱元璋遠見卓識,果然,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