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試行「博主拉黑全站禁評」是懲治網絡暴力還是干預言論自由?

為什麼大V可以讓用戶全網禁評?

————

作者 | 鐵林

歷史經驗表明,新浪微博長了個捱罵體質。

昨日中午,@微博管理員發佈了最新的功能測試公告——“博主拉黑禁評”。

按照公告解釋:微博計劃在9月27日對“博主拉黑禁評”策略進行升級——即當某一賬號被博主刪除評論並拉黑後,該賬號將在“全站範圍”內被禁用評論功能3天。此次升級測試期首先開放給粉絲數量10萬以上的博主進行測試,後續微博將根據實際運營情況和數據反饋,逐步擴大使用範圍至認證用戶、微博會員直至全量用戶。


微博試行“博主拉黑全站禁評”是懲治網絡暴力還是干預言論自由?



此處,刪除評論並拉黑劃重點。評論炸了,風向一邊倒。


微博試行“博主拉黑全站禁評”是懲治網絡暴力還是干預言論自由?



除了單純罵產品經理的,還是有一些表達了純粹的疑惑:被故意拉黑怎麼辦?博主散播惡意言論怎麼辦?博主可以禁止其他用戶在自己微博下評論,但博主禁止其他用戶全部的評論權利是有什麼憑據而取得的權利呢?單純意見不一致,也要被拉黑麼?

微博是怎麼弄到今天這個地步,並且需要出點類似“全站禁評”的新招。

按照微博自己的解釋:在站方已為博主提供了關注人、粉絲可評論、評論屏蔽關鍵詞、評論防護等評論管理工具。同時也上線了被三個博主刪除評論並拉黑則禁止發佈評論的策略,然而微博採取上述措施後,用戶評論中的人身攻擊類投訴量仍居高不下,更有因為部分用戶在博主評論中發佈違法言論導致博主被禁言的情況發生。


微博試行“博主拉黑全站禁評”是懲治網絡暴力還是干預言論自由?



就是說,微博已經想了一堆的辦法,讓評論區文化變得乾淨一點,但最後發現,還是沒辦法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最新的功能測評也不可能根治這個問題,只是希望能有所幫助。

為什麼呢?根據新浪微博二季度財報,截止2018年6月,微博月活躍用戶數增至4.31億,與上一季度相比增長了2100萬,微博日活躍用戶數增至1.9億。

日活接近2億,這個體量已經超越了很多國家的總人口數。如果微博是一個國家,活躍用戶數可以排進世界前10,可供對比的是,世界人口排名2018前十位中,第7位的尼日利亞就是1.9億人。得益於一個強大的用戶基數,微博成為了一個“超級社區”。

互聯網分析師朱時雨寫的文章《失控》也說到了一點,他認為:企業就是一個生命體,隨著規模變大,企業會逐步失去部分自由意志,企業變大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失控的過程。“一旦產品有了幾億用戶,則量變發生質變,性質就完全不同了,可以理解成幾乎對樣本取了全集,或者說,

你的產品,是真實社會的一個數字化鏡像。在真實的社會里會發生什麼,在你的平臺上就會發生什麼,陽光面、黑暗面、灰色面都會存在。”

同樣,人不可能同時屬於所有圈層,大多數個體對圈外的事情都屬於並不瞭解也不會主動關心的狀態。人類的複雜性迷人的同時也可能讓人感到恐懼。

看看拼多多、快手、趣頭條們帶給主流輿論場的衝擊。這些產品背後不僅是不同人群主動的產品選擇,也是不同的生活方式、教育背景之間的差異。

比如孫笑川,本來是玩《英雄聯盟》的鬥魚主播,直播的時候髒話連篇,極具創意,成功積累了一定的粉絲。後來因為某些特殊事件,孫笑川的粉絲們(也被稱為“狗粉絲”),養成了“搞垮”孫笑川的習慣,在各種網絡平臺利用孫笑川的名字造謠。慢慢的,這些特殊的粉絲在網絡上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應,他們可以群起而攻之,想破壞哪裡,就集體去哪裡刷評論。(關於孫笑川的內容可點擊往期推送《狗粉絲:出圈的梗和失控的狂歡》)

剛開始的孫笑川還在享受這種特殊的成名方式,但後來的一切並不受他控制,直到他被封禁直播間,出走海外,沒有掙錢的路子,才開始大罵:“有些人,老子都跟你們沒有見過面,我都不知道跟你們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是我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怎麼你了,你能做出這種事啊?”

還舉個例子,演員李小璐的微博,出軌事件發生以後,好像所有關注她的人都變成了家庭糾紛的調解員,逮著明星的微博一頓痛罵。

對於這些粉絲量或者評論區活躍度巨大的大V來說,可能連拉黑這件事情都忙不過來。當一個平臺上用戶數量太大時,幾乎沒有人能弄明白,這到底是群怎樣的人,人們卸下面具活在網絡空間的時候,常常像換了一個人,難聽的話更容易罵出口,一不留神就面目可憎。

站在用戶的角度,那些十條留言九條飆髒話的人,適用全站禁評3日的處罰措施,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已經有很多用戶開始反感微博的社區氛圍,只有情緒,沒有建議,微博需要一個良性的表達意見、交流的社區氛圍。

建立規則,治理環境,是微博必須邁出去的一步。

但大部分用戶會自認為,“我不是那個惡意評論的人,我只會理性討論。”所以,普通用戶會擔心被故意拉黑以及全站禁評。

故意拉黑還可以理解為,用戶和博主意見不和,辯不過,博主一氣之下刪除拉黑,用戶會遭受全站禁評的處罰。但問題在於,為什麼要把“我的言論是否合適”這個判定的權利交給大V?

除了“XX,垃圾”“加V看片”這些沒有爭議的評論,用戶會質疑:大V是否會單純拉黑與他意見相反的用戶;大V憑什麼有權力禁評其他用戶?

微博的解釋是,刪除評論並拉黑操作,完全由博主主觀意願決定,和博主有意見分歧時,建議理性討論,用戶也可以通過發佈微博和轉發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前一個問題,刺蝟君認為,不管是良性的意見還是惡毒的攻擊,博主都有權力拉黑對方,與人交流時,說什麼,是用戶的權利,但聽完是否舒服,這種純主觀上的東西,應該尊重當事人,也就是博主。

沒什麼“這麼一點話你就受不了,玻璃心”,不同的人對同一句話的耐受程度和敏感程度不一樣,讓別人有選擇不聽不看的權利,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另外,真正審核言論是否恰當的權利怎麼會在大V手上呢。微博早就有詳細的社區規定,違規言論會被平臺監測,並作出處罰。這次新規,實際上是放大了大V對自己微博評論的管理權限,他並不能干預粉絲或者其他用戶在自己的微博表達意見。

再有,為什麼微博堅持把拉黑變為“拉黑以後全網禁評”,因為過去僅靠拉黑,並沒有很好的解決惡評問題。這次放權,其實是對發出“惡評”用戶的一個升級版的約束,僅僅拉黑,對於發出“惡意攻擊”或者“加V看片”的賬號來說,影響不大。

至於後一個問題,是否應該讓大V享受禁評其他用戶3日的權力呢?

確實值得商榷。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刺蝟君認為,微博未來可以考慮引入一個仲裁機制,當用戶被刪除評論並拉黑導致全站禁評以後,如果對處罰不滿,可以申請微博介入仲裁。如果第三方判斷評論只是引起博主不適,並不是純粹的惡意評論,可以維持博主的拉黑處罰,但取消全站禁評。

另外,博主為什麼不可以選擇只刪除評論並且拉黑,全站禁評是否應該設置為可以勾選的選項?

實際上,這次新規真正針對的還是那些發出惡評的人,對這部分人來說,這是犯了錯誤以後,需要承受的代價。博主會怎麼利用這項特殊的權力,還要看微博試行一個階段的效果反饋。

順便說一句,看到討厭的賬號,拉黑,再見,真的很爽。你支持微博的新規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