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縣與郟縣,河南的這一對兒雙胞胎縣城,你是否讀錯過?

聊陝縣和郟(jia)縣,先帶大家認識一個謎語,謎面是“由陝縣到郟縣”,謎底是一句俗語“這邊耳朵進,那邊耳朵出”。陝與郟一個耳朵在左,一個耳朵在右,雖然只有左右區別, 但兩個兄弟縣城卻相距有200公里,至今有不少河南人對這兩個縣城還比較陌生。

陝縣即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位於三門峽市西部,是三門峽南下北上、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被譽為黃河金三角地區的交通黃金“十字架”。

今天的陝州曾是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武王伐紂滅商後,陝地成為西周初期兩大統治區域的分界線,“自陝以東,周公主之;自陝以西,召公主之”。秦惠公十年始置陝縣,此後陝縣歸屬地多有變化,但縣名未變。2016年1月,陝縣成為三門峽市陝州區。

由於陝州區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坑院成了陝州的一大特色。地坑院又稱為天井院,是古代人們穴居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據說已有約4000多年的歷史。陝州區至今仍有100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天井院,2007年陝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地坑窖院文化之鄉。

再來了解一下郟縣。郟縣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裴李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春秋時期為郟邑,秦朝置郟縣,北魏改為龍山縣,隋朝改為郟城縣,元朝復置郟縣,沿用至今。

大家都知道,河南除了燴麵還有餄餎(hele)面,而以有1400多年曆史的郟縣餄餎面最為正宗。郟縣餄餎面使用純羊油熬製的辣椒搭配百年老鍋湯,輔以十餘種佐料,味道鮮美、香而不膩,具有暖胃驅寒、滋陰壯陽的保健功效,如今郟縣餄餎人的身影已遍佈全球。

雖然陝縣今天改為了陝州區,陝縣已經成為歷史,但是作為河南人,瞭解陝縣和郟縣這一對兒雙胞胎縣城,還是很有必要的。

陝縣與郟縣,河南的這一對兒雙胞胎縣城,你是否讀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