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馬德光

1998年馬德光在山西開始著手處理自己的企業。山西首屈一指的駕校、道路設施標牌廠、煤炭業等,幾個企業以及差不多兩千多位員工的安置,讓這項收尾工作持續到2011年底才完全結束。結束企業對於一箇中國企業家來說,都不可能是一兩個原因可以簡單使然的,但十多年的藝術品收藏,讓本就更願意享受生活的馬德光明白,自己只不過是放下一份重的事業,而選擇了一份相對輕鬆但同樣需要膽識的事業。

馬德光一再強調自己的收藏之路堅持至今是因為找對了人和拍賣公司,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企業家開始業餘收藏到現在,吃過虧,也上過當,能堅持下來,還是靠自己。2001年他買了第一件齊白石作品;2003年買了張大千作品,2004年開始收藏徐悲鴻作品。馬德光認為,收藏最關鍵的還是培養眼力,多看資料。馬德光自認為是愛學習的收藏家,他平均每年會花一百多萬購買各種收藏資料。2006年左右,在中國嘉德的一個小拍上,“愛學習”的馬德光花69萬元買了一套臺灣地區出版的張大千全集,直至今日,馬德光坦言自己花在買書買資料上的費用已經過千萬。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馬德光與演員收藏家王剛

我:您曾經是一位企業家,涉足過比較多的產業,能不能跟我們觀眾分享一下,您是怎樣從企業家蛻變成一位成功的收藏家的?

馬德光:我是軍人出身,當兵的時候就在部隊的生產辦,也就是軍礦。退伍後回到地方沒有選擇上班,而是選擇了做生意、做企業,包括煤礦、駕校等。其實從2000年開始,我對收藏就有所涉獵,比如石頭、郵票,甚至電話磁卡等,都是亂買。第一次參加拍賣,是2001年,朋友帶我去參加嘉德的拍賣會。當時我買了兩張齊白石,一張董壽平,還有一張祁雋藻的書法。祁寯藻是山西壽陽人,當過嘉慶的老師,應該是三朝帝師,那是一幅很大的對聯,當時花了44000元,現在都過百萬了。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收藏的齊白石畫作

我:什麼動力使您放棄了企業,直接做收藏這一塊呢?

馬德光:雖然企業幹了十幾年,但什麼事情都要耗費精力,很累。忙碌的生活與我的個性也很不搭調,我喜歡輕鬆,錢財看得也比較淡泊。入行收藏之後,我漸漸發現了這個行業的樂趣,是研究文化的樂趣。正是因為如此,我從2010年開始處理企業,直到2011年底才徹底處理完,從2012年春拍開始,才算真正輕鬆上陣收藏行業。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清康熙 銅鎏金菩薩坐像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清乾隆 剔彩夔鳳獸面紋雙鹿耳大壺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現場合影

我:您在收藏中所獲得的樂趣,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馬德光:在收藏上,我認為最大的樂趣是自己多學習和研究。2010年嘉德秋拍,我買到了一張康熙的書法《克昌厥後》四個大字,12平尺。這四個字是周武王為了紀念他父親周文王所寫的古詩裡面的字,買的時候只考慮到是真跡,值得買,當時的最高心理價格是600萬,結果90多萬就搞定了。買完之後的一個星期,收藏家說給這個書法找到了重要的史料記載,他說這四個字是有碑文的,碑立在內蒙古赤峰市錦山鎮石家子,這是康熙為他的五女和碩瑞靜公主所提,四字的寓意為世世代代永無災疫,世世代代繁榮昌盛。這些都是在買時所沒有考慮到的種種文化背景。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馬德光以300萬元拍下的清宮廷十八子


我:能否跟我們分享下您記憶深刻的收藏案例?

馬德光:收藏這十幾年,讓我感受最深的是2012年的秋拍。從2009年到2012年三年多的時間裡,我收藏了一部分元明清的漆器。漆器的工藝造價是很昂貴的,特別是宮廷的漆器。那年秋拍上的李氏收藏漆器專場中出現了一件宋代五彩雲龍的漆盤,經過資料查證後,瞭解到這件東西非常好,也會與我的宋元明清成一個系列,就決意要買。當時我想這件東西怎麼也得1500—2000萬,但是2012年秋拍器物市場有點不太好,這件漆盤只花了600多萬人民幣。我認為這件東西在我的藏品裡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包括北京故宮、臺北故宮都沒有宋代的宮廷漆器,更別說這種帶龍的漆器了。

關於這件漆盤,還有件很有趣的小事情。在拍場上有一個美國的大藏家與我同時爭奪,我入手後他還一直不死心。他找了很多人,包括翟建民先生、翟太太。他願意再加500萬港幣,只希望我把這個盤子轉手給他。其實那一年的資金週轉並不輕鬆,但這是國寶,是百年不遇的難得寶物,我認為自己有義務把它帶回中國,最後咬著牙堅持沒轉手。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馬德光收藏的手串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清雍正 粉彩過枝八桃五蝠福壽雙全盤

我:您要參加一場拍賣會,要有目的性地收藏一件東西,通常會做哪些準備?

馬德光:準備工作做得越細緻越好。在拿到拍賣公司的拍賣圖錄後,先對自己感興趣的拍品做一個簡單的網絡搜索,進而親自到拍賣公司去看。如果確定了想要的東西,需要再次查找研究資料,包括網絡中的資料及圖書館的文獻資料等。在開拍前還會跟一些行家通下電話,再決定是否可入手。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清代乾隆御製翡翠蓋碗 成交價:1500萬

我:您所選擇的收藏渠道通常都有哪些,主要是拍賣嗎?哪些拍賣公司是您比較信賴的?

馬德光:好東西大家公平競爭,這些年的收藏90%至95%都是來源於拍賣,個別東西也會在私人手裡及一級市場購買。一級市場有弊端,尤其是高價格的東西想成交非常困難,拍賣公司卻可以為藏家把關。第一道徵集人把關,第二道出圖錄時的公司審定及專家審定,最後到拍賣預展時也算是面對大眾的一道關卡。我的收藏是拍賣公司締造的,我非常感謝拍賣公司。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馬德光經常參加各類藝術活動


我:拍賣公司也應該感謝您。現在國內有一些中小拍賣公司。您怎麼評價這些中小公司,他們就沒有好東西能入您的眼嗎?

馬德光:有一些中小拍賣公司還是可以的,也很專業。今年春拍我就在東正收了一件玉鐲子,22萬元。雖然拍賣公司定的是明代,其實這是件南宋的玉鐲。圈裡面玩玉的都瞭解,黃玉是玉里面最珍貴的玉質,宋代玉鐲子在市場中更是可遇而不可求。這個價格買到這種東西,真的像是白給一樣。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馬德光在鑑賞乾隆玉璽拍品


我:藝術品市場從去年秋季開始到今年春拍,拍賣公司普遍反映徵集困難。您覺得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現狀的?

馬德光:市場回落,好的東西藏家不願意賣,認為拿出來不一定能夠賣得上價格。很明顯的一個現象是,藏家們都願意買新貨,沒有出現過的東西非常搶手,反而一些市場熟面孔在今年頗受冷落。回顧2010年和2011年的拍賣中,不管是生貨熟貨,只要東西是真的,就有人下手。這是藏家的心態有問題,對性價比有了想法,覺得市場回調的時候價格應該偏低,人家這個東西5000萬買的,三年以後你再給人家5000萬,人家肯定不願意選擇這時出手。我從來不考慮這些,只要是值得的東西在市場上出現,我就會買。去年佳士得春拍中一張張大千1969年創作的《松峰曉靄圖》,當時估價500多萬港幣,我舉到2300萬,買家2400萬落槌。今年又在保利春拍出現,這件東西的精彩程度不比《愛痕湖》(曾拍賣到1個億)差,我認為拍賣個4000萬、5000萬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一如既往地參與了競拍。


只因喜歡:他放棄好好的企業,選擇投身古董收藏


拍賣會上把玩


我:您能否給財經行業的人士入手收藏提些建議?

馬德光:我認為買藝術品這幾點最重要:第一買真,第二買精,第三買新,真精新才是正確的。

入手收藏還要記住兩點。第一是選擇拍賣公司。要買到好的東西,我建議到正規的拍賣公司,到大型的、有信譽的拍賣公司,千萬別在底下大手筆買賣。在沒真正入行之前,我也買過不少假東西。第二是定位自己的收藏,最好是有系列、有門類地去收藏。比如買書畫,是買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還是吳昌碩?對於器物而言,是收永樂、宣德的,還是清三代(康雍乾),要把定位找準了,收藏起來才更有系統性,更專業。

資金量小可以選擇王雪濤、李苦禪、啟功等。收藏不一定是非得有多少錢才行,收藏是要花小錢辦大事。我花600多萬買一件宋代國寶級珠寶,對有大錢的人來說這錢很少,但也能買到國寶。我花20多萬買到一對宋代黃玉玉鐲,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東西,所以說收藏跟錢多少關係還是不大,收藏最重要的是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