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陽爲什麼會出現花果園、未來方舟和世紀城這樣的樓盤?

小晨晨攝影師


關於這個話題,我想說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陽雖是貴州的省會城市,但,由於過去的交通不便,不近沿海又不沿邊,都是靠近西南貧窮的兄弟省,所以確實是欠發達的城市!!但是貴陽好在地裡位置好是西南交通樞紐高地!所以很多開發商都是比較看重的一點,第二因為是欠發達地方,地皮相對其它沿海地區便宜了很多,所以開發商規模就會越大,第三點是由於貴陽氣候宜人,不像沿海地帶那麼酷熱,也是看重的一點,第四點貴陽地質穩定沒有在地震地帶上,第五點貴陽環境好沒有霧霾的空氣,第六點那些開發們看得很透,他們相信國家會對這個地方開發,所以他們不買地皮就不買,一買就是大片的買,大片的建起樓房所以就成了今天的這幾個大樓盤!我覺得這些投資者真太聰明瞭,還有沒開發的地方他們早以經知道這裡要開發!他們投資果真沒有錯,在2012國家國發二號文件對貴州幫扶建設開發,2014年貴州貴陽打造大數據產業第一屆數博會在貴陽展開,又在2015年貴州就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目標,現在貴陽又是西南高鐵樞紐中心,已通的有貴廣,滬昆,渝貴,貴長!正在建設的有成貴,貴南,計劃建的有武貴和貴河!貴陽交通好了,貴陽的大數據產業有了!所以這些大樓盤就一個比一個大,樓房也有一個比一個高的拔根而起!目前貴陽雖然是基數低但是我相信不久後貴陽會加更好!





穩步攀登


從我一個貴陽人的角度來看,題主這問題已經包含了答案了。qiong

貴陽為什麼會有超級大盤?

一是窮,也就是你所說的欠發達。今天的貴陽雖然已經有了大數據、生態環境好等美麗的標籤,而且確實也在逐步趕上西部城市的發展腳步,但是還是窮,跟東部城市完全沒法比,就說貴陽周邊的昆明、南寧、成都、重慶、長沙,哪個跳出來GDP不超過貴陽啊!但是窮則思變啊,不能因為你窮你就能等著國家撥款啊!一個地方要發展靠什麼?靠人,但是老貴陽城根本無力吸引人,花果園之前的彭家灣,很多貴陽人都是知道的,那地方不改造不要說吸引人才,就是住那的都在想著怎麼往外搬。這時候地方政府只能打包給開發商,有開發商來開發。這不就是近年來提的PPP引入社會資本麼?

二是貴陽的地形限制。貴州是喀斯特地形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對喀斯特地區的城市沒有一個直觀的瞭解,以為就是城市裡面有山有隧道而已,其實喀斯特城市比你想象的要複雜。就拿貴陽噴水池不遠處的煤礦村來說,這裡位置一直不錯,但是由於整個村子一路爬山,所以在早些年沒能迅速成為城市發展的一部分,結果是現在成了城中村,想要開發拆遷成本高不說,平地少還限制了開發空間,所以無數的貴陽人都堅信,“煤礦村要開發的話,開發商一定會要求打包旁邊的師大地塊”。作為一個普通貴陽人都知道的道理,可以想象喀斯特給開發帶來了多大的限制,作為一個開發商,要是就一片山,你願意拿地麼?還不是要有周邊平地一併打包。所以,大盤就出來了啊!

三是特殊地產時期的產物。早些年房地產事業熱火朝天的時候,拿了地就能掙錢,所以全國各地房開商都在大展身手。但是2010年的時候貴州房價才多少,想萬科、恆大這些根本瞧不上貴陽,所以都是本地房開在拿地開發。小房開嘛一次只能拿一點點地,但是大一點的房開信用度高,銀行願意借錢給他,而且一次多拿點地成本肯定要低一點,批發零售畢竟有區別嘛!所以,大盤自然就出來了。如今房地產市場沒有那麼火爆,銀行貸款沒那麼容易了,你看誰還能大把拿地?

這些大盤的存在確實讓貴陽顯得那麼的突兀,甚至讓鍵盤俠不斷的嘲笑貴陽花果園這啊那啊!但是,這些地方確實給貴陽人、新貴陽人解決了住的問題,穩住了貴陽的房價,為貴陽發展做出了貢獻。作為一個貴陽人,都是看著眼裡的!



侃哥談買房


貴陽出現花果園、未來方舟這樣幾百萬上千萬方的大盤,與貴陽的地方財政窘迫有關。

其他沿海城市的地方財政有錢,政府賣地的時候,都是將地塊周圍的水、電、氣、路修好、預留好的,開發商只要將自己地塊內的物業開發好,到時候接到市政的基礎設施上就可以了,就可以開盤了,在這樣的模式下,地方政府必須財力雄厚,周邊的公園、道路、休閒設施、水電氣設施等民生、民用設施由政府或者政府背景的市政公司來負責修建。

貴陽屬於欠發達城市,地方財政有限,當地的市政單位(市政道路、公園、自來水、天然氣、電氣、幼兒園、菜市場等)很難超出自己的實力在短時間內大舉借債並建設好一大批的民生工程,在這種基本前提下,當地政府賣地的時候,基本會要求開發商代建這些相關的民生設施(拿地的總成本高,但地塊的單價低),代建的話,肯定是規模越大,均攤的平均成本才能降低。

開發商第一批的啟動資金,基本是把土地抵押到銀行(從政府那裡每畝100萬,含代建設施),從銀行拿錢(抵押價格可能是200萬每畝),所需費用並不大。而宏立城的花果園也並非是全面鋪開,基本上開發一些、回收一期、再開發一期,開發商的資金只要能循環下去,大盤自然不會死。

但以後這種模式也很難再繼續了,因為超級大盤對物業管理要求很高,你開發出來了但管理不好,管理混亂,盜搶多、交通堵、配套不夠(幼兒園菜市場等),讓住戶很不方便,慢慢的人流就走了,也把自己做死了


山東張玉恆


樓上的說的不對,大數據是是在這些超級大盤修建以後才有的。回正題,貴陽之所以有這些“神盤”,既有人為因素,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世紀城是第一個修建的大盤,這個樓盤可以說是趕上了貴陽大發展的“順風車”。2001年,貴陽市政府決議建立“大貴陽”,建新城,疏老城。大力開發新區,也就是現在的觀山湖區。由於之前金陽(以前的名字好像叫陽關)居住的人很少,大片土地都是農用的。再加上貴陽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扶持。金陽新區(觀山湖區的前稱)很快就開發出來了,世紀城也就在那個時候孕育而生了。金陽最早修建的商品房價格大概是700-900元每平米。第一批購買世紀城的業主,大概是1400元左右買的房吧!聽說世紀城的老闆好像是個福建人。未來方舟是中天城投集團的產品,中天本來就是貴陽的本土企業,當地政府肯定要全力支持的!當然,中天也很爭氣,房子修的不錯,環境也很好,在貴陽口碑挺不錯的。至於花果園嘛,資深的“老貴陽”應該很清楚這個大盤的情況的。水太深,在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了!


卯峰


總結來說就是:弱財政 強開發(強勢開發商)

沒錢搞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城市要發展擴張,所以採取打包的形式給開發商,負責建房子的同時,打包一些市政工程給開發商!

這個是最本質的原因!

次要原因還與自身是省會有一定關係,作為省會,吸引力相對地級市肯定好很多,但主城區規模有限,有比較不錯的大片地供開發(一線就獨棟多,主城區沒地)加上前面說的弱財政原因,自然形成了這類型開發市場,地級市有地也建不成這等規模的樓盤的!


城建房產經濟專業戶


說白了,地方政府財政沒錢。當初要開發金陽片區,開始階段就是要吵人氣,政府財政又不夠支持只能把大片地塊給有能力的開發商,所以才出現幾個神盤,二來貴陽地理因素所致,土地開發成本高,幾乎每個樓盤開發前都是先把山頭挖平,小開發商根本沒這個財力,只有靠大開發商成片成片的進行改造,推進貴陽城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