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的帽子,東北人要不起

文 | 宋金波

繼“荷蘭人”之後,“瑞典人”來了。一時,東北人被捲進輿論的漩渦中,難以辯駁。對那些無辜的東北人而言,被打上這樣一種標籤,顯然是很無奈的。黑化“瑞典人”,遠不是社會制度層面的歧視,而是群嘲,它植根於人心灰色與排斥理性的地界。你越重視它,它越茂盛生長。

約莫兩個月前,也就是春節後不久,我就知道“瑞典人”的梗了。

“瑞典人”,成了代指東北人,又或者,代指具體一個省的詞。這個省,據說是黑龍江。北歐三國,東北三省嘛。

我搜到了幾乎所有關於“瑞典人”的微博視頻,除了偷香蕉之外,還有偷西瓜、偷芒果、偷椰子、偷豆角……

兩位阿姨,光天化日,直接在市場裡“抬”菜,被發現後,理直氣壯。

偷菜者會用樸素到極點的理由為自己辯解,最著名的,就是“我尋思你不要了呢”。

近兩個月過去,“瑞典人”的梗,已經不是小圈子的暗喻,成為了一種公開的隱語,一種流行。

導火索是東北人偷菜(水果)的第二季。一位黑龍江小夥帶著老婆孩子,自駕游到廣西靈山縣。路經一片蕉田,下車偷摘了若干串香蕉,被本地村民發現要求賠償。小夥怒脫上衣,露出大片紋身,手握棒球棒,髒話不絕,引發村民圍攻,被打致輕傷。

這一季的主題詞成了“我以為那是野生的呢”。

全國網友齊齊笑翻。“瑞典人”,太有才了。

人們都喜歡捅破肥皂泡

總有一些人物,破馬張飛五馬長槍地登場,蝦米一樣趴下去。

如果說,第一季“海南偷菜”裡的大爺大媽大姨大姐,面對溫和的質問,百般抵賴,還給人一種啼笑皆非的荒謬感,第二季“廣西偷蕉”中的“紋身花臂男”,虛張聲勢後迅速認慫,就徹底捅破了一個人們懷疑已久的肥皂泡。

不能不說,任何地方“社會人”的人設滑向“色厲內荏”,必定符合大部分人的期望。

“瑞典人”的帽子,東北人要不起

“色厲內荏”的“社會人”人設,符合大部分人的期望。(網絡圖)

於是網友笑出了聲。他們這樣記述這段網絡史:

“瑞典人咋回事?跑希臘偷豆角希臘人不理你就算了,又來法國偷香蕉了?”

尷尬的,當然是那些無辜躺槍的東北人,哦,也許還有真正的瑞典人。

東北人不都是“瑞典人”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黑化是難以洗白的,那就是用生命去詮釋藝術,用藝術來抹黑自己。“偷菜”“偷果”系列作品中的諸位主角,境界庶幾近之。

在東北方言裡,黑不叫黑,叫“埋汰”。這幾位主角的行為,“埋汰壞了”。躺槍的其他東北人,被“埋汰壞了”。

不管怎麼尷尬,我覺得,在這個事情上,東北人就算被“黑”了,也無話可說。這裡的無話可說,不是不說話,而是不強自辯白。

我本人就是一位被黑慘了的“瑞典人”,我向來反感“地圖炮”。

因為這幾位老鄉同志的表演,我們統統成了“瑞典人”,不能不處於某種被審視被揶揄的視線下,你們說,冤枉不冤枉?生氣不生氣?還要為他們洗白麼?

作為一個缺少足夠強內部聯繫的族群,一個東北人,需要為另外一些東北人的不檢點行為承擔責任嗎?或者,有對後者進行教育或事後懲戒的義務和權利嗎?

沒有。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在有人提到這些“瑞典人”的所作所為時,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哎呀,這些 ‘瑞典人’乾的是什麼事兒啊!”

我以為,這是比較健康的心態。

“瑞典人”的帽子,東北人要不起

2015年,電影《煎餅俠》裡的東北F4。(網絡圖)

東北人為何遭“黑”?

對“瑞典人”為什麼這樣“偷菜”的很多解釋,我不以為然。

比如,窮困和飢餓的記憶。在最困難的時期,東北因飢餓而失去的人口,在全國也排不上號。

更不會是現實的經濟落後。東北目前人均國民收入在全國仍然不算差,能去自駕遊,能去海南,在東北人中,過得肯定不錯。

在東北,成年人當然不大會這樣跑到別人地裡偷瓜摸棗。他們只是到了外地而已。人到了外地,沒有家族、單位的“榮辱與共”,無論什麼地方的人,都免不得更容易犯錯。

問題是,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多人口外流,像在海南這樣,給外界一種反客為主的感覺,更少見。

東北的年輕人口外流,已經人盡皆知。經濟增速下滑,很多事情都改變了。

“瑞典人”的帽子,東北人要不起

2017年各省市常住人口增量分解。(格隆匯圖)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東北人,你黑黑他,他多半隻會“嘿嘿”一下。都懶得理你。

現在已經很不一樣了。“瑞典人”被黑,網上很多遼寧、吉林人強調了與“瑞典人”無關的嚴正立場。儘管這也不過是一廂情願,因為大部分人提到“瑞典人”的時候,是默認“瑞典”囊括了整個“北歐”的。

“落後就要捱打”。鐵板一塊的東北人,史無前例地,被打入了一個深長的楔子。

微博上,有海南本地網友說,多年前就有類似情況。

如果一個區域流動到另一個區域的人數夠多,那麼出現各種不愉快事件的可能性當然會更大。從新聞傳播的角度,新聞集中出現,誘發更多類似事件被報道、曝光,概率就更大。很多情況下,這不能表明,某個區域的人更容易做某種行為,比如說,“東北人更喜歡小偷小摸”。

何況,東北人又這麼容易被貼標籤。甚至絕大部分自覺無辜的東北人,在酒酣耳熱之時,也難免把自己的標籤貼貼牢:“這要是我們東北人……”

能說這是求仁得仁嗎?

為什麼是在今年,以這樣的形式爆發呢?

視頻產品興起可能算個原因。除了視頻,沒有文字能讓這種新聞變得那麼“打動人心”。

但我還看到了不少視頻,主題並不是“偷菜”,只是一些不大的糾紛。也並不是所有情況都是東北人一方理虧,但是,在爭吵中,話語自覺導向“東北-本地”族群矛盾的傾向,已經比較明顯。

今天,經濟“L”型走勢是新常態,人口也迎來劉易斯拐點。太多變化都會來臨。“瑞典人”的“黑化”,也許還稱不上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徵兆,但網絡情緒的變化,卻不能忽視。

“瑞典人”的帽子,東北人要不起

近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網絡圖)

近四十年,大體上能達到全國性“被黑”的區域或族群,不過三四個。其中最資深的當屬“荷蘭人”,最新的,則是“瑞典人”。之前的每一次,都伴隨著某種十年以上級別的社會變化。

黑化“瑞典人”是種群嘲

顯然的現實是,在類似話題中,對弱勢的一方,大部分對抗性的爭辯都不會有作用。

嚴格來說,“瑞典人”的黑化,遠不是社會制度層面的歧視。這是群嘲。這種群嘲歷史久遠,遍及世界各地。早在春秋戰國,“到底哪國人最蠢”就形成了清晰的鄙視鏈,諸如“拔苗助長”“守株待兔”“野人獻曝”之類蠢到冒煙的故事,都發生在宋國。

對,宋國,就是後來被戲稱為“荷蘭人”屬地的那塊區域。人家從春秋戰國被黑到今天,當代都已經持續了不下三十年,有多大損失?多大傷害?或者,他們的“反擊”,有過作用麼?

制度層面的歧視可以問責糾正,群嘲很難。就像我們網絡上有時群嘲一些國族一些外國人物,即使理論上不被允許,但能讓這種群嘲消聲麼?

夾雜地域情緒的群嘲是這樣一種東西,它植根於人心灰色與排斥理性的地界。你越重視它關注它,它越茂盛生長。

不幸的是,那些視頻裡的主角們,在被發現後,表現出了東北民風裡最不好的一面:各種抵賴,不肯認錯,威脅用暴力解決問題。

這才是他們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作為躺槍群眾,你希望用他們同樣的思維,坐實了“那些瑞典人”的分類嗎?

好消息是,“瑞典人”本身,仍然是一種隱語。這種形式本身,就表明“不地域歧視”仍舊是一種主流、普遍存在的政治正確,它或許沒那麼有效,至少讓人心安。

所以啊,“瑞典人”就“瑞典人”唄,就當是個美好的祝願,你知道做個真正的北歐人有多難嗎?老天給了東北人那麼好的幽默感,好鋼當然要用在刀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