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點綴

 洛陽話:點綴

點綴diǎn zhuì:是洛陽話嗎?應該是吧,其他地方人家也說,咱當地人過去常說的單詞。其實古代就有啦,僅僅是我們不太在乎這句話而已。

點綴:(1) (動)基本義: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屋裡點綴得很漂亮。(作謂語)

(2) (動)應景兒;湊數兒。他在這些人裡只是點綴。(作賓語)(綴) zhuì 縫:補綴、裝飾。綴上幾針,綴個釦子。 連接:連綴、綴文(即作文章)。綴辭;綴集;綴輯;筆不停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司馬太傅 齋中夜坐,於時天月明浄,都無纖翳,太傅嘆以為佳。 謝景重 在坐,答曰:‘意謂乃不如微雲點綴。’” 宋 李清照 《漁家傲》詞:“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十一章:“三五株晚熟的高粱,搖曳著火紅的穗子,點綴著平原的秋色。”

過去我們去裁縫鋪做衣服,師傅會說:釦子是實用也是點綴,女孩子的衣服也可在右上繡一朵花兒點綴一下。當今去買布料做衣服的極少啦,師傅大都繚褲邊兒啦。現如今,還能說點綴,基本是裝修房舍,用啥點綴室內,使之平淡中顯典雅。當然,服裝設計師們還是經常說這句單詞的。

我們搞攝影的也會借鑑繪畫的意境,主題為實,背景虛化,但也有虛的對等點綴,儘量多佔美點,攝影師心裡得有虛實的對應關係。如果不懂這個道理,那就是洛陽人說的:瞎呵嚓kēchā啦,再高級的單反拿在手裡也僅僅是個玩具,哈哈,聽我說這土話兒也彆氣餒,慢慢研究感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