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外籍,申中国永居!如今的人才大战,没有“背叛”一说!

9月4日,深圳市公安局在市局综合服务大厅举行广东省自贸区前海自贸片区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首发仪式,47岁的澳大利亚籍华人张威获发首张证件,为广东省首位积分评定的技术人才申请获得广东自贸区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

入外籍,申中国永居!如今的人才大战,没有“背叛”一说!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从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全国各地出台各种人才引入优待政策,再到颁发一张外籍人才永居身份证而满溢的隆重仪式感,恰恰是中国加入全球人才抢夺大战的决心体现和初步进展。

资产全球配置时代,为了将自己有限的资产,给家人配置更优质的资源(包括子女教育、生活环境、医疗技术、税务规划等等),“移民”这股潮流一直川川不息。

入外籍,申中国永居!如今的人才大战,没有“背叛”一说!

回看李小鹏、郎平、易建联、姚明等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将,因各种原因(具体不在此妄议),却纷纷选择将孩子生在了国外、入了外籍。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为国争光的他们,宁愿承受舆论的压力,最后仍做出如此的选择,这背后大概也是经过一番衡量。

有数据显示,从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这段时间内,一共有299名由无加拿大居民身份的孕妇生下的双非婴。而非公民妈妈中,98%都来自中国。

为了孩子在美国落地入籍,冒险在飞机上生娃的新闻也常有之。

随着移民不移居“轻移民”潮流兴起,人大附中一张长着中国脸的外国学生合照,也曾引起一时轰动。

据人大附中网站介绍,“人大附中的外籍学生每年都有85%以上的学生考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其他学生也考入国外一流大学。”

入外籍,申中国永居!如今的人才大战,没有“背叛”一说!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相比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等教育领先的国家,仍有学习和上升空间。

胡润报告显示,子女教育是中国人移民海外的第一因素。为了让子女在教育方面占据更优质的资源和优势,规划孩子的移民身份几乎已成为中、高产家庭的普遍选择。

有的人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高价买一套学区房,有的人则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规划移民身份,办一国永居身份或入外籍。说到底,都是每个家庭在能力范围内,为子女配置的优质资源。这是一种基于能力和见识之上的选择。

纵然如今仍有声音为这些人扣上“背叛”的名头,但在资产全球配置时代下,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国家看来,跨越身份界限,更是在这场全球人才抢夺战中赢得人才的重要战略。

为此,我们会发现,即使中国人移民拿了他国永居身份、入了他国国籍,他们当中仍然有许多人在中国工作、经商。国家更是开放了越来越宽松、便利的政策渠道,欢迎华人华侨回国定居,给予港澳台同胞申领内地居住证的便利......

入外籍,申中国永居!如今的人才大战,没有“背叛”一说!

根据《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外国人应当遵守中国法律,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2.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四年、四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三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3.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

4.本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所指人员的配偶及其未满18周岁的未婚子女;

5.中国公民或者在中国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配偶,婚姻关系存续满五年、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五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九个月且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6.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

7.在境外无直系亲属,投靠境内直系亲属,且年满60周岁、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五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九个月并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所指年限均指申请之日前连续的年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