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叔:寧願擺地攤掙錢,也不做漢奸賣國!


1912年,溥儀遜位,大清朝終結,皇親貴胄也徹底失去了權勢地位和經濟來源,變成普通公民。那麼,他們之後又是怎麼生活的呢?

晏森,是清朝的第十七位克勤郡王。他14歲世襲爵位,剛領俸祿沒多久大清就亡了。為維持奢靡生活,他開始賣掉府內的古玩字畫、御賜寶物。

後來,他連王府都賣掉了,還賣了祖墳哪兒的百棵大樹、墓地中的乾隆御賜馱龍碑……

最後,所有的財物都被揮霍了,一無所有的晏森,只能去賣苦力拉洋車了。沒想到,這位王爺拉車導不錯,人斯文、車乾淨,拉車時還給講故事,還能說幾句洋文。人送外號“車王”。

韞穎,溥儀的三妹。曾隨溥儀到東北偽滿洲國生活,後嫁給潤麒。日本投降後,溥儀淪為階下囚,丈夫去向不明,韞穎只能帶三個子女逃回京城。

為養活孩子,韞穎只能到街上擺攤賣煙。後來,被安排到東城區做了政協委員。

末代皇叔——載濤,是光緒帝的胞弟、溥儀的七叔。他3歲當將軍,抗戰時期,載濤在德勝門外的“鬼市”擺攤賺錢。

溥儀曾派人請他到東北偽滿洲國就職,載濤直言不去東北當亡國奴;漢奸們勸他為日本人做事,載濤說:“我可坐不起那小汽車,我還是騎破自行車自在!”

新中國成立後,載濤被任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馬政局顧問。因為擅長耍猴戲,人們戲稱他為“弼馬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