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津市首屆公共藝術大展」即將開幕

城市啟航:公共藝術喚起天津

中國·天津市首屆公共藝術大展

“中國·天津市首屆公共藝術大展”即將開幕

初秋九月,“中國·天津市首屆公共藝術大展”即將在天津美術館隆重開幕。“中國·天津市首屆公共藝術大展”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首度集結天津市公共藝術及相關領域的最全陣容。以展覽和活動的方式,以“跨領域、跨學科、跨媒介”的理念,通過實驗建築、環境景觀、裝置與動態藝術、公共雕塑、公共壁畫、新媒體藝術、鄉村建設、名師工作坊、論壇與講座、公共活動等十個板塊及不同時間、場域、參與者的多樣呈現,全方位深度探討未來城市創新話題。 以公共藝術喚起城市文化活力,創建具有高端學術水準、領域跨界、開放包容的天津當代藝術品質與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名片,啟航天津公共文化建設的新時代!

指導單位: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政府、天津市規劃局、天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單位:天津美術館、天津市城市規劃學會、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天津美術學院

承辦單位:天津市城市規劃學會公共藝術委員會、天津美術學院環境與建築藝術學院

支持單位: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國家藝術基金“首屆中國城市公共藝術大展”組委會、民盟中央美術院天津分院、天津城市藝術研究會、天津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城建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南開允公集團、智慧山、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局、天津津旅海河遊船股份有限公司、陽光漾洋文化發展(天津)有限公司、天津仝也科技有限公司、番茄田藝術(天津)、盛璽美術館、天津市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室、天津市特殊教育教學研究室

學術指導:吳為山

學術主持:孫振華、馬馳

總策展人:景育民、盧永琇

策展團:王學斌、龔立君、尚金凱、朱鐵麟、孔宇航、張偉力、李軍

藝術總監:沈磊、洪再生

展覽總監:李迅、李偉

執行策展:武沛、李穎

展覽助理:魯睿、卜現雷、趙展、傅孺牛、蕭冰、田婷、韓琳、石磊等

學術顧問團:劉景樑、王明賢、傅中望、王中、周愷、馬欽忠、翁劍青、徐漣、朱尚熹、趙萌、郭雅希、王永剛、梁克剛、李威、馬得、約克﹒普利卡特(德)

參展介紹:(以開頭首字母為序)

實驗建築——主持人:朱鐵麟、孔宇航

天津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團隊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團隊

環境景觀——主持人:龔立君、尚金凱

陳志毅、曹磊、褚俊民、董雅、都紅玉、高穎、龔立君、何永健、侯熠、金紋青、闞曙彬、魯睿、劉宇、劉東文、劉傑、李傑、馬西慶、那日斯、邱景亮、宋澤、邵宏、孫錦、孫奎利、盛海濤、田恬、王肖峰、王嚴、王強、王星航、夏緣緣、徐林晞、席麗莎、苑軍、楊申茂、趙俊、趙廼龍、趙晴、張強、張雨晴、張鵬媛

天津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學生團隊

裝置與動態藝術——主持人:李迅

龔立君、景育民、蔣旎、李迅、龐琳、任一然、於蘭、王立偉、邢罡、趙展、趙生帆

公共雕塑——主持人:陳鋼、劉金凱

陳鋼、陳明達、陳敬忠、程兵、鄧國源、郭鐵軍、景育民、景曉雷、李迅、劉金凱、劉軍、馬瑞均、龐渤、山峰、唐國樹\唐勐、唐新志、譚勳、吳少湘、王立偉、萬勇、許楠、於世宏、尹學文、閆松嶺、於向華

壁畫藝術——主持人:李筱謙

李筱謙、李博雋、李晴、甯浩然、唐劍、伍璐璐、張笑陽

新媒體藝術——主持人:張錳

董妍妤、李薔薇、呂欣、李馨同、餘春娜、張錳、張天怡

鄉村建設——主持人:李謙

《心迴歸-西井峪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產業振興行動計劃》

公共活動——主持人:盧永琇、李穎

《啟航-共塑未來——公共藝術體驗活動》 市民互動

《再觸像——盲人互動藝術體驗活動》 李秀勤(特邀)、宋靜毅、常昊宇

《美術體驗——少兒雕塑體驗工作坊》 田婷

《智慧山——城市新文化生活》 張偉力

《建築模型製作體驗工坊》 胡一可

《夢想π——兒童公益藝術行》 夏明明

《城市書寫——老人地書活動》 市民參與

《2018京津冀文創+城市迷客思展》 馮微

名師工作坊——主持人:龔立君、李迅

《約克·普利卡特(德):抽象雕塑》

系列講座——主持人:景育民、王學斌、龔立君、武沛、田婷、韓琳

孫振華 《公共藝術的觀念與方法》

景育民 《公共藝術與城市在場——天津市首屆公共藝術大展導讀》

王中 《藝術引領城市創新》

馬欽忠 《城市社會與公共藝術”》

朱雪梅 《那些勇敢的城市》

孔宇航 《被遺忘的城市》

朱鐵麟 《走在設計的外延與內涵》

黃文亮 《創作與市民切身相關的公共藝術——我們的城市》

張錳 《從日落而息到帶電作業》

馬得 《藝術的理性——談裝置藝術的語法關係》

李謙 《鄉歸何處》

約克·普利卡特(德) 《抽象藝術與表現》

開幕時間:2018.9.15 10:00

研討會時間:2018.9.15 14:30

活動時間:2018.9.15 - 2018.10.15

展覽地點:天津美術館(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60號)

公共藝術與城市在場

文 / 景育民、盧永琇

公共藝術在中國當代社會經歷了被探討、再認識的30年間,從外部形態到學理體系,在實踐與理論相互印證、推動下不斷調整,已由傳統類型化藝術的狹義思維拓展為綜合性、多元化、社會性的廣義文化概念;同時,伴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成為城市變革在文化上的映射與表徵。而在文化對城市引領作用不斷升級中,公共藝術作為重要方式越來越緊密鏈接、引動著未來城市建構發展的脈絡。

天津,一座由漕運文化催生的城市,九河下梢、天子渡口,歷經六百年的滄桑與嬗變,形成九國租界、萬國建築、“近代歷史看天津”的格局與定位。今天,在京津冀一體化、“美麗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引領下,面臨著再次崛起。這座人口千萬,在城市創新已由傳統的硬件、產業建設轉型為以文化創新為重要指標的城市建設大背景下,亟待建設同城市身份和經濟水平相適應的公共文化,以確立當代國際一線城市應有的文化地位與城市自信。

此次展覽秉承“公共藝術喚起天津”的主題,以“跨領域、跨媒介、跨學科”的理念,突破領域、學科、類型之間的壁壘與束縛,重新構建一個共同的新語境、新標準,以實驗性的態度探討與呈現“公共藝術”的當下可能:實驗建築、環境景觀、裝置與動態藝術、公共雕塑、新媒體藝術、公共壁畫、鄉村建設、社會活動等多元、多樣的形式類型共同構架全新的整體概念生成,最終實踐“跨界”的藝術本體研究。以藝術與公眾的對話,藝術與城市的對話,藝術與歷史、當下與未來的對話,力求全面激活天津城市厚積的文脈基因,實驗性重組文化藝術資源,打破城市空間的場域界限實現全城文化聯動,並將學術關注視角引入社區、公眾生活、鄉村文化建設等當下熱題,由點及面,實現“實體空間”轉化升級為“文化場域”的公共性整體建構。

展覽依託美術館的公共文化傳播平臺,實踐美術館文化航母的全新價值,獲得來自政府部門、各大院校、專業單位、機構及市民的多方支持,以實現公共藝術在城市的創新嘗試。希望其意義能夠超越活動本身,成為天津當代文化的一次真正的“啟航”:以公共藝術激活城市,喚起後現代語境中城市文化品質的提升,實現以“文化創新引領新時代”的未來城市構想。

免責聲明:本文發表之圖文,均出於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鑑賞之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在十日內來電或來函聯繫,我們將酌情對相關內容予以修改或刪除處理。

“中國·天津市首屆公共藝術大展”即將開幕

媒體統籌(排名不分先後):天涯藝術網、魅藝中國網、一點資訊、今日頭條、百度、騰訊、搜狐、新浪、網易、雅昌藝術網、藝起來、藝術公社、藝術天成、5A畫廊、藝術中國網、美術中國網、寫意中國網、Art90藝術控、明星傳媒、終南畫譜、天津畫廊聯盟、寧夏日報藝術風尚、浙江藝術網、水墨時代、水墨視界、水墨前沿、今日鑑藏、牆藝術、99藝術網、央視網、月雅書畫、人民藝術、書畫寶庫、中國美術家網、學院中國藝術網、金石書畫網、新華網、中國網、中華網、鳳凰網、中國藝品投資網、藝術檔案網、藝術版權網、琉璃廠在線、中國書畫檔案網、藝術傳承媒體聯盟、中國水墨現場、國畫名家網、當代中國畫、中國當代書畫家網、北京時間、人民生活網、中華時訊網、人民美術網、中藝書畫網、東方藝術網、環球文化網、中國書畫網、北京文化藝術網、北京美術網、天津藝術網、藝美中國網、藝新網、藝美網、藝棧網、出山網、書畫圈、美術圈、宣和網、畫家村、畫廊網、藝術倉、拍賣網、新視點、大畫家網、水墨中國、中國美網、美意中國、文創在線、文化中國、印象中國、文脈中國、齊魯字畫網、中國藝海網、競友藝術網、翰墨書畫網、壹號收藏網、元鼎文化網、輝煌藝術網、翰墨千秋網、當代藝術網、一品字畫網、號外藝術網、道東藝術網、思潮藝術網、意致文化網、尚遠文化網、盤古收藏網、藝術山東網、西北翰墨網、聖美藝術網、上海文藝網、京津冀書畫網、江蘇美術家網、中國藝術之夢、伍佰藝書畫網、東方金典藝術網、中國時尚新聞網、眾森原創文化網、德藝雙馨藝術網、半畝方塘藝術網、華夏書畫藝術網、中國書畫研究網、中國時代藝術網、中藝博雅藝術網、中國藝術資訊網、中國文化藝術網、中國國家藝術網、中國藝術品理財網、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天津美術網、中國書畫報、中國美術報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私服微信:81095908

微藝術館 | 更專業的網絡展覽館

中國文藝媒體聯盟 | 藝窩瘋 核心成員

忠於好奇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天涯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