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凱恩特立獨行贏得美國各界尊敬,被稱爲「最後的共和黨人」

麥凱恩特立獨行贏得美國各界尊敬,被稱為“最後的共和黨人”

2018年8月25日,在與惡性腦瘤搏鬥了一年多之後,亞利桑那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兩次總統競選人,約翰·麥凱恩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對一位身體力行為自己的國家不惜貢獻出一切的人,我們永遠是發自內心地尊敬。幾乎所有的政界人物和媒體都用了最真誠的溢美之詞來紀念麥凱恩,他被讚譽為政治巨人,最熱誠的愛國者,一個真正的共和黨人,一個廉潔正直的人......一位從政者,能夠得到這樣的讚譽是難能可貴的,難怪麥凱恩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說自己是非常幸福、非常幸運的人。

他是幸福的,幸運的,這是因為他真誠地活過,以一個大寫的人活過。

越戰經歷影響其一生

麥凱恩特立獨行贏得美國各界尊敬,被稱為“最後的共和黨人”

幼年時的麥凱恩與祖父和父親的合影。


麥凱恩來自一個軍人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是知名的美國海軍上將,他本人也繼承了家庭傳統,穿上軍裝,走上越南戰場。

麥凱恩特立獨行贏得美國各界尊敬,被稱為“最後的共和黨人”

1965年做海軍飛行員時的麥凱恩。

與其政治生涯同樣有名的是麥凱恩的越戰經歷:戰機被敵方擊落,摔斷了雙臂及一條腿的麥凱恩不幸被俘,經歷了五年半經常被嚴刑拷打的監禁。尤其感人至深的是,越南方面在得知他父親是美軍太平洋指揮總部的總指揮官後,願意立即釋放他,而他決意拒絕,不肯成為越南方面的宣傳工具,直到戰爭結束,才與所有俘虜一起返回美國。

他特殊的身份及不合作態度令越南方面惱羞成怒,在刑拷上對他實行了特別升級。在連續的非人折磨下,麥凱恩曾在越方準備的一份反美宣傳文件上簽字。任何人都會認為這是萬不得已,也絕對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他卻從來沒有原諒自己,並且在越方再次提出這樣的要求時堅決拒絕。

麥凱恩越戰經歷中所表現的優異品質,在他後來的從政生涯中也一再重現,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

走出基廷五人事件後的特立獨行

要談麥凱恩,就必須談基廷五人事件(Keating Five)(注1)。這也是在麥凱恩的政治生涯中留下了一筆濃重色彩的事件。

麥凱恩特立獨行贏得美國各界尊敬,被稱為“最後的共和黨人”

當時媒體對基廷五人事件的報道。

在林肯儲蓄貸款協會(Lincoln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主席基廷(Charles H. Keating)接受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委員會調查期間,麥凱恩和另外四個參議員被指控不當干預該調查。雪上加霜的是,麥凱恩不僅是接受了基廷的政治獻金,他和家人還接受了不少經濟上的好處(後來麥凱恩都退還了)。雖然沒有犯法,但怎麼看都不合適。

經歷了參議院長達14個月的道德調查以及數週的聽證,最後被宣佈免責後,麥凱恩對他的律師和幾位知己說,這一段經歷的痛苦程度超出了他在河內5年半的牢獄之苦。雖然多年後他又否認了這樣的比較,但這段經歷對麥凱恩來說的確是刻骨銘心的痛。

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樣一個被普遍認為將徹底毀滅當事人政治前途的事件後,麥凱恩接受教訓,主動與民主黨人合作,全力投身於改革競選財政制度,雖然這與共和黨的觀點毫不相符。可以說,麥凱恩是在基廷五人事件後,才真正走上了特立獨行的道路。這也是麥凱恩的特徵:犯了錯誤,他不僅勇於承認,也勇於用行動改正。

總統競選中令人難忘的一幕

特立獨行的麥凱恩,雖然比別的共和黨人士更口無遮攔,會做出不少令共和黨無奈的舉動,但他大部分投票還是與自己所屬的政黨一致的。難怪有自由派人士說,他只是嘴上說得好聽,投票時就言行不一致了。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麥凱恩在幾個關鍵時刻,沒有忘記做人的底線,沒有忘記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原則不能逾越,才是他難能可貴的地方,也是他與眾多政治家的不同之處。

麥凱恩最廣受讚譽的一件事,就是在他的一位支持者說不相信奧巴馬,並說奧巴馬是阿拉伯人時,他毫不猶豫地拿下話筒,告訴在場的每一個人,“奧巴馬是一位真誠的、熱愛家庭的公民”,他們之間只是政治理念的不同。

這時競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麥凱恩此舉就爭取選票而言無異於政治自殺,需要極大的政治勇氣。

最後一本書中嚴於自我解剖

麥凱恩是個極其有政治野心的人。而正因為野心大,有時候不免走極端,2008年總統競選最後選擇Sarah Palin為副總統搭檔就是一例。後來,麥凱恩在他此生的最後一本與人合作出版的書《不安定的浪潮:美好的時光,以正義的名義,精彩的博弈和其他的風景》(The Restless Wave: Good Times, Just Causes, Great Fights, and Other Appreciations)中,對此表示了悔意,說那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麥凱恩特立獨行贏得美國各界尊敬,被稱為“最後的共和黨人”

2008年總統競選時,麥凱恩與他的競選搭檔Sarah Palin一起參加競選活動。

選擇Palin做搭檔也許是麥凱恩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個敗筆。但無論是競選期間還是事後,麥凱恩對Palin始終是尊重有加,人前人後都沒有說過一句壞話,也絲毫沒有推卸過自己的責任。而他事後勇於承認錯誤,勇於自我解剖,更是政客中罕見。難怪有媒體人說,“也許我們根本不配有麥凱恩”。

顛覆了兩黨博弈格局的一票

實事求是地說,麥凱恩於2008年總統競選敗給奧巴馬之後,特別的苦澀,以至於在之後的一兩年內,凡是奧巴馬的東西他就必反。但麥凱恩再次證明他是一個能夠超越小我的人:2017年9月22日,麥凱恩以關鍵一票挽救了奧巴馬醫保。從此,那個拇指朝下的動作成為歷史定格,這也是麥肯恩最後告別苦澀的華麗轉身。

麥凱恩特立獨行贏得美國各界尊敬,被稱為“最後的共和黨人”

參議員麥凱恩腦癌手術後回到參議員參與醫改辯論,額頭的手術傷痕還沒有癒合。

據說奧巴馬事後曾打電話給麥凱恩致謝。但麥凱恩心裡明白,他救下的不是“奧巴馬的”醫保,而是眾多美國人的生命線。他是美國人民的參議員,不是共和黨的參議員。這才是真正的不忘初衷。

幫助遇難海軍人員

正因為不忘初衷,麥凱恩在很多事情上的做法會與別的政治家不同。

2017年夏,以麥凱恩父親與祖父命名的驅逐艦USS約翰·麥凱恩在新加坡以東海域與一艘商船相撞,十名機組人員遇難。

當時正在接受腦癌治療的麥凱恩坐在桌前,給每一個遇難者家屬打電話,表達哀悼,並詢問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然後他打電話給他的工作人員說,“這個家庭想要這個,看看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曾是麥凱恩長期撰稿人與合作作者的Mark Salter當時正好去拜訪他。事後,Salter在接受一個採訪時感動地說:“他給了自己一個非常難的任務”。“他不是海軍部長。他不是國防部長。他不是美國總統。(他)只是一個美國人知道其他美國家庭剛剛做出的犧牲,並希望他們知道他正在想著他們,想要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他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沒有大張旗鼓,不吸引任何注意力。只是在他自己有太多事情需要面對時依然不忘記做一個大寫的人。”

笑到最後,笑得最好

曾五次逃避兵役的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嘲弄麥凱恩,而他嘲弄的居然是被譽為美國英雄的麥凱恩的越戰經歷。然而,是非公正,人們心中自有一面鏡子,我就親耳聽見好幾位投票特朗普,在多方面認可特朗普競選理念的美國白人,說無法接受他貶低麥凱恩的言論,而且這是他們對特朗普最大的不滿。

不屑與小人為伍的麥凱恩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特朗普,但他絲毫不迴避他們之間政見的不同,以致發生了多少次針尖對麥芒的博弈,一票否決“撤銷奧巴馬醫保的法案”,只是眾多風景中最亮麗的一道。

麥凱恩幾天前宣佈放棄一切治療後,媒體與政界人士對他的讚譽鋪天蓋地而來,有評論稱麥凱恩為“最後的共和黨人”。特朗普儘管為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發了無數的推,對麥凱恩卻是不置一詞,就如他簽署以麥凱恩命名的2019年國防授權法時,隻字不提麥凱恩的名字一樣。此處高低盡顯。

麥凱恩在得知自己時日無多後,這樣評價自己的一生:“我犯過很多錯誤,做了很多錯事。但我服務了這個國家。”

看似謙卑的言語,其實是麥凱恩一生的真實寫照。只是他強調了錯誤,而把自己所有的無私奉獻以“服務了這個國家”一筆帶過。這與以“穩定的天才”自詡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不是說誰笑到最後才是笑得最好嗎?“服務了這個國家”將是美國人民認可的麥凱恩的墓誌銘。“穩定的天才”會得到怎樣的定論,歷史自會有回答。

麥凱恩臨終前表達了這樣的願望:不希望現任總統特朗普參加自己的葬禮。他是在還有掌控能力時,避免自己的尊嚴在死後被褻瀆。這才是永遠的麥凱恩!

(撰文:溪邊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