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孩子,請給老師一把戒尺

為了孩子,請給老師一把戒尺

現在提倡賞識教育。孩子大小都打不得。法律也有明文規定,祖國的花朵只能愛護,不能打。

而實際情況是:溫室中能養出好花?有時候,孩子也真該打。

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能打?打在孩子哪個部位?都是有講究的。

打孩子其實也是一門學問。

大家都知道,不能打孩子的頭。不能打孩子的臉。該吃飯時不能打孩子。睡覺前不能打孩子。大庭廣眾之下不打孩子。家長、老師有氣不能拿孩子當出氣筒。

為了孩子,請給老師一把戒尺

我童年曾經捱過一次打。一天吃過早飯,我的祖母要去走親戚。我是祖母的小尾巴。平時祖母走到哪,我跟到哪。可是那天幾個弟弟妹妹也爭著要去,鬧哄哄的,纏著祖母不能動身。祖母又帶不完,心急火燎。我明明知道。我的母親跟我商量半天,我很任性,一點也不變通,把一貫好脾氣的母親惹怒了。她閃電般把我拉到堂屋,用門插板拌上門。防止我的祖母過來袒護我。母親從床下找一隻塑料鞋,高高舉起,一下下狠狠打我的臀部。我大哭,喊著奶奶。奶奶推不開門,乾急,進不來。母親累出一臉汗。眼裡含著淚水。打馬騾子驚。

幾個弟弟妹妹乖乖地跑到一邊玩去了。沒有一個再敢纏著奶奶,不鬆手。從此以後,我的母親再也沒有打過我。這次捱打我的確長了記性。臀部疼得幾天不能坐板凳。長大後,我遇事學會了設身處地著想。不是自己想怎麼就怎麼,目中無人。

為了孩子,請給老師一把戒尺

外甥女的孩子瑩瑩一歲半時,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我家走親戚。小小的孩子也會生氣。她想要的東西,媽媽沒有給她。她竟用小手狠狠地撕她媽媽的長髮,疼地媽媽掉眼淚。在旁邊的爸爸看見了,用眼瞪瑩瑩。瑩瑩笑笑,仍不鬆手。爸爸抬手在瑩瑩臀部打一巴掌,留下五個血紅的手指印。瑩瑩很快鬆開了手,不好意思地看著媽媽,竟沒有哭一聲,只是撇撇嘴,儘管她好哭。

瑩瑩平時都是奶奶看著。有一次,奶奶抱著瑩瑩出外玩,瑩瑩用小手挖奶奶的臉。奶奶講道理瑩瑩沒有一點反應,奶奶擰瑩瑩的臉。只擰一次,瑩瑩就記住了。奶奶的臉挖不得。媽媽的臉挖不得。爺爺、爸爸的臉也挖不得。小朋友的臉也挖不得。小孩也是試著水趟。現在瑩瑩即使十分生氣,也不敢再撕媽媽的長髮。

我兒子十歲時,一天週末下午在家做手工,我的丈夫非拉著他去聽英語講座。一個外語輔導班辦的。兒子不去,像我小時候一樣拗。丈夫拳打腳踢。兒子一聲不哭,一言不發,蹲在牆角挨死打。我下夜班在家睡覺。丈夫管兒子我沒有發言權,靠邊站。

丈夫掃興出門。接著,家裡發生了地震。兒子摔碎一個墨水瓶,打爛一兜雞蛋,砸碎一個盤子、兩隻碗,大米撒一地。家內一會一片狼藉。一個被打錯的孩子失去了理智,簡直就像野獸,嗷嗷叫著。此時,我十分冷靜。無語。起床,走出家門。去逛大街。一直逛到晚上六點鐘才回家。

我進家門。兒子已經把家收拾得乾乾淨淨。開始給我道歉。我正好抓住這個機會,指出他的錯誤。一個心平氣和的孩子能接受嚴厲的批評。待我做好飯,丈夫回到家。父子倆圍在餐桌邊吃邊說著,高高興興,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天空一片祥雲。

打錯孩子,後果多麼可怕!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強,簡直像一座火山,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家長、老師應該明智,循循誘導,不能急功近利。

現在,合格的父母好做嗎?急功近利行嗎?老師好當嗎?

為了孩子,請給老師一把戒尺

絕大多數家長不敢打孩子,不願打孩子。不捨得打孩子。絕大多數老師更不敢打孩子,更不願打孩子,更不捨得打孩子。一部分孩子慣得不知天高地厚,頂撞老師,甚至傷害父母、老師。

家長、老師的生命沒有安全保障,談何培養優秀的下一代!?

《岳飛傳》中嶽飛的老師周侗打學生。那些富貴的子弟,老師不打他們。他們打老師。轟走老師。後來只有嚴厲的周侗老師才能把他們教育成人。

我的祖父讀過私塾。先生是我們本家的長輩葉正福,對我的祖父十分嚴厲。祖父的字只要寫歪一點就挨鐵戒尺。小手常常被打得發腫。不過沒有影響祖父練出一手好字。祖父滿腹經綸,淡泊,不求功名,平易近人,至今在我的故鄉德高望重。嚴師出高徒,一點不錯。

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社會的安定。法律應該賦予老師每人一把戒尺或者一根電棒。該出手時一定得出手!孩子該打時一定得打。賞識教育無法代替。當然打孩子是下策,也不是萬能的。但打孩子應該是教育的一部分。和賞識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