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誠,則大信立,作爲學生及家長一定謹記

小信誠,則大信立,作為學生及家長一定謹記

修德與學問

人的品德和修養是內在的,並不那麼顯而易見,但卻時刻影響你的選擇和決斷,也決定著你的命運和未來。大學生涯是一個確立信仰的過程:對國家的忠誠,對真理的堅守,對責任的擔當,對他人的寬容,對弱者的悲憫。大學也是一個涵育內心的“確信”的過程。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確信”是一種力量,會使我們以更加積極和堅定的姿態,面對人生、面對未知、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品德和確信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小信誠,則大信立”。

魯迅先生曾講:“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大是一所偉大的學校,蘊藏著豐富的精神寶藏。在這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要彼此尊重、互相學習;這裡的集體是溫暖的,要主動融入其中,去體驗、去奉獻;這裡的教師是博學的,他們都樂於與你們在一起,研究學問,探討人生;這裡的學習和生活是多彩多樣的,等待你去發現,去選擇。抓住每一個機會和可能,豐富你的閱歷和認知,如古人所言:“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則讓,然後為德。”我堅信,在北大的經歷將會使你更加自立、自信、自覺和自強,會使你更有定力。

小信誠,則大信立,作為學生及家長一定謹記


技術進步使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事物之間相互關聯也變得更加緊密。與此同時,互通互聯引發了個體價值的崛起。這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和平時期英雄輩出的時代,個人的創造力在各個行業中都變得越來越重要。同學們必須要有更寬的學術視野,更強的跨學科、跨文化思維能力,更強的協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承擔起未來的責任。

技術進步衝擊著人們的觀念,虛擬與現實、個體價值與整體利益、未來與當下交織在一起,難免使人焦慮和困惑。

堅定的信心和定力,來自對人類文明精髓的深刻理解。在未來幾年裡,我希望大家堅守求學的初心,靜下心來,安安靜靜讀一些書,不要被潮水般的信息所裹挾和左右。現在,碎片化知識、快餐式學習很流行,但如果僅僅是淺嘗輒止,到頭來只能是無根之萍。朱熹曾講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建議大家多花些時間閱讀經典和原始文獻,釐清所涉獵領域的起因、發展過程和基本原理,這樣才能形成系統性的認識,才能真正內化於心,伴隨一生。

不忘初心 無懼未來

據說在燕園有一條著名的不收斂定律,如果小明的專業是A而興趣是B,那麼一定存在一個小紅,A比小明強,B也比小明強。

我向北大的老師們傾訴了內心的焦慮,他們理解我的迷茫,更鼓勵我堅定和勇敢起來。他們告訴我,學習和成長是需要用一生去完成的長跑,你只需要在“格物致理”的道路上堅持下去,踏踏實實地踩好每一步,就能擁抱屬於自己的未來。

我想,這就是我在北大學到的第一課。

小信誠,則大信立,作為學生及家長一定謹記


現在,站在這裡的我,可以堅定地說:從初心開始延展而來的物理之路,我一定會走下去。

我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熱情、足夠的耐心,努力演繹我的四年北大生活。我相信,我的、你的、我們的北大生活,都將一點點地縮短我們與自然真理和人類幸福的距離。

燕園雖小,卻能容納我們不同的興趣。世界雖大,卻始終大不過一顆熱愛的心。

希望四年之後,我們仍能記得自己的初心,記得自己當初為何來到這裡。不忘初心,無懼未來。今天的小明在明天同樣可以成為他人眼中的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