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之前,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遠嫁之前,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為了愛情,你敢遠嫁嗎?

有人說,遠嫁的女人十嫁有九悔,在我看來,這九悔的人當中有一大半的是因為沒錢,如果遠嫁的女人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空間的距離已不是問題,錢是女人的底氣,也是女人的腿。

亦舒說過:“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你給不了我很多的愛,就請給我很多的錢。”

這句話用在遠嫁的女人身上更合適不過,遠嫁的女人比那些孃家近的人更沒有安全感,她們隻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還要融入一個陌生的家庭,沒有親朋好友的後盾支持,和孃家人的幫扶,把自己的所有幸福都壓在一個男人身上,這種風險太大了,她們更需要經濟帶來的安全感。

當然,遠嫁的女人不僅要有錢,還要有更多的主客觀準備。

遠嫁之前,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1、“你習慣他鄉的飲食嗎?”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特色,遠的不說,就說南北方的飲食差異還是很大的,剛開始可能還會遷就一下對方,入鄉隨俗,但久了之後就會越發的覺得委屈,憑啥他就不能遷就我呢?難不成你們每天都得糾結著到底是米飯還是大面,是少鹽少油還是蔥薑蒜一鍋端,一年好幾百頓飯呢?如果彼此都不妥協的話,這種小事也會變成大事。

遠嫁之前,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他鄉的風俗習慣你能接受嗎?”

遠的不說,就單單說閩南的地方,閩南的一些地方嫁女兒跟撒銀子似的,有錢的房子車子那是必備的,沒錢的也要硬湊個十來萬來撐面子。閩南以北的地方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嫁女兒不僅聘金照單全收,而且回門的錢也要男方來掏。這就有衝突了,如果女的沒嫁妝又把聘金收了,這樣嫁過來肯定被婆家人嫌棄。或者是女方家庭為了女兒有面子,按照男方那邊的風俗來,又會被本地人嘲笑,養了個女兒啥都沒賺到。

光是結婚嫁娶這一塊都很難談攏,更何況還要一大堆的當地風俗,這些都要有心理準備。

遠嫁之前,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3、“因為語言不通,被孤立你能接受嗎?”

雖然現在都普及普通話,但很多地方都還是習慣說本地大方言,特別是老一輩的,他們經常在一起吧啦吧啦說一大堆的當地話,你一句都聽不懂,而且也沒法插上話,還有一些甚者是婆婆壓根就不懂普通話,跟她溝通完全靠比劃,連吵個架被對方佔便宜了都不知道。

那種一家人圍著一桌吃飯,滿桌人操的全是你聽不懂的語言,那種尷尬的場面估計會讓人想逃離。

語言這個坎,得有心理準備。

遠嫁之前,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4、“對於父母的想念能割捨得掉嗎?”

我們這一輩的父母,玩起手機,學上微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孩子不在身邊,他們只能拖著一把年紀還來學這些比較便捷的社交,以便能隨時看到孩子,知道孩子的近況。特別是遠嫁的女人,你出嫁之後,父母見到你的次數通常都是以年作為單位,他們想你,但迫於路途遙遠,也只能在屏幕前和你叨嘮家長裡短。

因為遠嫁,父母生個病你不能及時陪護,過個節你不能及時到場,同樣也因為遠嫁,異鄉的父母總要擔心著你是否過得幸福。

準備要遠嫁的你,你準備好了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