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金星「合」角宿一、O型血人遇外傷更危險、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技術、新研究破解膽結石形成機制、3D列印「仿生眼」

今日科技话题:金星“合”角宿一、O型血人遇外伤更危险、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技术、新研究破解胆结石形成机制、3D打印“仿生眼”

金星“合”角宿一 天宇浪漫上演“星星相吸”

今日科技话题:金星“合”角宿一、O型血人遇外伤更危险、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技术、新研究破解胆结石形成机制、3D打印“仿生眼”

天文專家介紹說,9月2日,天宇將上演行星金星“合”恆星角宿一的美麗天象,屆時,這兩顆亮星將近距離接觸,為公眾上演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如果天氣晴好,銀白色的金星與淡藍色的角宿一在空中格外顯眼,即便用肉眼也能觀測到。

金星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當它早晨出現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當它黃昏出現時,人們稱它為“長庚星”。角宿一是室女座最明亮的恆星,亮度為0.98等,在夜空中它的亮度排名第十六位,距離地球270光年。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金星是9月天宇的大明星,月初亮度在-4.4等,黃昏時分閃耀在西南方低空,銀光閃閃,璀璨明亮。9月2日19時30分左右,感興趣的公眾會發現,在金星右上方不遠處,有一顆淡藍色的亮星,這就是角宿一,兩者相距只有1度。此時此刻,雙星如戀人般深情對望,喃喃低語,情話綿綿,互訴衷腸。

“良辰美景終有時”,歡聚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天文專家提醒說,在大約半個小時後,這幕浪漫的“二人世界”將宣告結束,金星和角宿一將雙雙沉入地平線以下,感興趣的公眾要抓緊時間欣賞和拍照。

值得一提的是,9月21日金星將迎來全年最亮,亮度可達-4.8等,非常耀眼。在大氣透明度足夠好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用雙筒望遠鏡在白天觀測到它。

天文專家表示,感興趣的公眾不妨從這次的金星“合”角宿一開始,對金星進行持續觀測,感受它的亮度變化。

——新華社

2O型血人遇外傷更危險

今日科技话题:金星“合”角宿一、O型血人遇外伤更危险、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技术、新研究破解胆结石形成机制、3D打印“仿生眼”

科學研究

血型是對血液分類的方法,不同的血型除了會賦予人們與生俱來的特別氣質,在醫學領域也有不同的研究意義。不久前日本的科學家發現,血型可能可以影響一個人在受嚴重外傷後的存活率,其中o型血者死亡率最高。

來自東京醫科牙科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的專家在研究中發現,在嚴重外傷的病人中,o型血者死亡率為28%,其他血型的病人則只有11%。研究者表示,這類外傷病人包括受傷的嚴重程度可能導致其殘疾或死亡類型,o型血是大出血的一個風險因素,大出血又是導致嚴重外傷病人死亡的首要因素。

研究所使用的這份數據來自901名嚴重外傷病人的醫療記錄。據專家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較少,則可能是o型血病人外傷死亡率較高的原因。因為所有數據都來自日本人,所以今後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這些發現是否適用於其他民族的人。

——《廣州日報》

3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技術通過專家組驗收

今日科技话题:金星“合”角宿一、O型血人遇外伤更危险、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技术、新研究破解胆结石形成机制、3D打印“仿生眼”

長江鱘

由我國科研部門聯合攻關完成的“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技術研究”階段成果9月2日通過專家組現場驗收。這意味著我國長江鱘的全人工繁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對今後長江鱘自然種群修復及未來的養護利用意義重大。

長江鱘又名達氏鱘,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附錄中極危級物種。上世紀中後期以來,受過度捕撈等人類活動的影響,長江鱘自然資源嚴重衰退,野外種群幾乎滅絕。

為了保護挽救這一珍稀特有物種,我國科研單位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開展長江鱘野生資源專項調查、人工繁殖和庫區移養等工作,先後突破實現了長江鱘的人工繁殖、仿生態自然繁育。今年4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與四川省宜賓珍稀水生動物研究所的聯合科研團隊首次完成了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獲得子三代開口期苗種6萬餘尾。

此次驗收,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和桂建芳為首的專家組認為,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繁育技術嚴謹,資料完整,數據可靠。子三代苗種成功繁育,是長江鱘遷地保護的再次突破,預示著可持續人工群體建設和人工保種的成功,將為今後自然種群修復及未來的養護利用奠定基礎。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表示,下一階段,將把努力恢復重建長江鱘野外種群作為工作重點,同時推動長江鱘進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開展大規模養殖和合理利用。

——新華網

4新研究破解膽結石形成機制

一項國際研究發現,膽結石的形成與特定細菌的基因有關。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有助於開發膽結石治療新方法,降低膽結石手術的必要性。

此前科學界已經發現克雷伯氏菌等細菌與膽結石的形成存在關聯,但尚不清楚這些細菌在人類膽囊中生存並致病的機制。

澳大利亞柯廷大學研究人員與國際同行一起,在新一期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報告了新發現。他們將細菌基因組和膽固醇結合起來分析,詳細研究了人類膽結石的細菌構成和基因作用。

新研究確認了多種與膽結石有關的細菌基因,這些基因能幫助克雷伯氏菌等細菌在表面形成一層保護性的生物膜。這種生物膜不僅讓細菌能抵禦抗生素等藥物,有機會在膽囊中生存下來,還能起到“膠水”一樣的作用,使細菌不斷積聚,這可能是膽結石形成的關鍵因素。

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柯廷大學研究人員敘雷亞·柯塞說,新研究有助於瞭解膽囊中細菌生存和導致膽結石產生的機制,並據此進一步開發出除手術以外的療法,減輕患者痛苦。

——新華網

53D打印“仿生眼” 或可助視障人士重見光明

今日科技话题:金星“合”角宿一、O型血人遇外伤更危险、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技术、新研究破解胆结石形成机制、3D打印“仿生眼”

據外媒報道,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利用3D打印技術,研發出一款能模仿視網膜功能、可感應光線變化的“仿生眼”。經改良後,這項新發明或可讓視力障礙人士重見光明。

據報道,研究人員把玻璃制的半球體放進3D打印機中,打印機將含有銀粒的墨水均勻地印在半球體上。待墨水乾透後,研究人員把光電二極管裝在半球體上。光電二極管能感應光線、把眼前的影像轉為電脈衝,並把它們傳送到視網膜細胞中。最後,視網膜細胞把信息傳到大腦,令視障者“看見”眼前影像。

負責研究的麥卡爾平博士(Dr McAlpine)透露,他的母親一隻眼睛看不見,每次跟她提起自己的研究時,母親都會急不及待地問:“你什麼時候能為我造出一隻義眼?”

麥卡爾平博士承認,暫時無法確定這款仿生眼何時可推出市面,團隊目前仍在嘗試把更多感光零件安裝在義眼上,並且希望能用一種更柔軟的材料製作,讓它可以更安全地植入人類的眼窩中。

——中國新聞網

6鴉片罌粟封存億萬年基因密碼破譯

8月30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最新一期《科學》雜誌發表了該校葉凱教授課題組、英國約克大學伊恩·格拉漢姆院士團隊、英國惠康基金桑格研究所寧澤民研究員共同合作題為“鴉片罌粟基因組及嗎啡喃的合成”的學術論文,首次公佈鴉片罌粟的高質量全基因組序列和組裝分析結果,揭示其進化歷史上主要加倍和重排事件,闡明嗎啡類生物鹼合成基因簇的進化歷史,為進一步開發鴉片罌粟藥用價值,揭示罌粟科乃至早期雙子葉植物進化歷史奠定了基礎。

破解鴉片罌粟基因組是當今科學界亟待破解的世界難題。由於鴉片罌粟的基因組存在大量(約70%)的重複序列,且經歷了多次大規模的加倍和重排事件,使得解析該基因組異常困難。葉凱教授團隊與英國團隊合作,以英國本土鴉片罌粟植物為對象,歷時兩年多,首次在國際上完成了鴉片罌粟全基因組測序及高質量組裝分析。同時,通過開發利用基因組深度挖掘算法及模型,首次發現鴉片罌粟合成止咳那可丁和鎮痛嗎啡類生物鹼的15個基因在11號染色體上形成超級基因簇,該基因簇在根、莖部特異表達且共表達,從而能夠協同高效合成新的次生代謝物,而罌粟中最具藥效的嗎啡類生物鹼和那可丁成分均屬於罌粟的次生代謝物。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破譯了鴉片罌粟封存億萬年的基因密碼並揭示了合成嗎啡類次生代謝物的奧秘,對開發分子植物育種工具,培育新品種大有裨益。也可用於產生可靠、廉價、有效的止痛藥,造福人類。

——《科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