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要用收藏的心態

每年的春拍秋拍時節,朋友見面多談到藝術品投資的話題。收藏和藝術品投資不僅讓高淨值人士躍躍欲試,就是普通收入者也多有興趣。有人斷言,繼房地產、股票之後,那些極具經濟價值的藝術藏品是又一大投資項目。在一定程度上,藝術品確實具備比股票更好的抗通脹能力。

從1965-1982年這個高通脹時期,股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沒有跑贏通貨膨脹,而藝術品則始終遙遙領先通貨膨脹。但藝術品和黃金一樣,都是不那麼容易掌握的投資工具。比如藝術品投資的高成本,此外,運輸和保險費用都很高,每一項都使預期回報不像拍賣價格所展示得那麼誘人。

藝術品投資,要用收藏的心態

另外,藝術品不是流動性好的資產,藝術品不容易出手變現。最根本的一點,則是藝術品投資的高風險性,除去已經公認的昂貴的藝術品,比如齊白石、張大千等之外,哪些藝術家的作品會成為珍品,帶來豐厚的回報,則需要歷史的檢驗;而另一項風險,則來自藝術品及市場的造假行為。

儘管如此,從理財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藝術品投資還是很值得關注的。事實上,在這個領域,高收入人群的介入已經蔚然成風。因為藝術品投資的特殊性,曾有專家建議,手裡沒2000萬美元現金,就不要放手投資藝術品。在我看來,只要處理好藝術品投資與藝術品收藏的關係,不管你手裡有多少錢,都是可以進入這個領域的。很多人往往在投資與收藏之間劃等號,其實兩者的目的完全不同,藝術品的收藏是一項高門檻、高品味的愛好,我們可以看做它與收益無關——收益只是它的附加值。而藝術品投資則是一種純商業行為,以投資回報為最重要的考量。

我有兩個客戶,一個每年購買大概30萬元的黃金,以此作為留給孩子的財產;另一個則每年都會拿出30萬元來,以孩子的名義購買幾幅當前國內比較知名的油畫家的作品,以此作為收藏和留給孩子的財產。這兩種投資手段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後者,首先是在收藏,他也會研究、考量畫家的潛力,但不會太在意投資回報,主要是為了完成自己對藝術的精神需求;而對前者來說,買黃金就是為了保值增值。也許你很猶豫,自己在理財投資中是否該進入藝術品投資領域呢?我的答案是你是否熱愛藝術,如果不熱愛,那就根本沒有必要把它當做一種投資工具,畢竟可選擇的投資工具非常多;如果熱愛,我建議你以一種收藏的心態、以一種可以掌控的財力去選擇你喜歡的藝術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