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爲小兒正確選擇服用退燒藥,這5類藥千萬不要用來給孩子退熱

現在孩子都是家裡的寶,不生病的時候還好,一旦生病發燒,全家上下都要焦急萬分,瞭解小兒退燒藥物的選擇和使用,及時的為小兒退熱以防引起其他的併發症,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為小兒正確選擇服用退燒藥,這5類藥千萬不要用來給孩子退熱

小兒退燒藥物如何選擇?

一般情況下,對於小兒的退熱,用藥的基本原則是,能口服儘量不進行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在藥物的選擇上,也因為兒童身體對於藥物吸收的特殊性,有很多藥物是禁用和慎用的。

如何為小兒正確選擇服用退燒藥,這5類藥千萬不要用來給孩子退熱

先說一下,小兒退熱最安全的兩個退燒藥物——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這兩個藥物都有小兒口服的懸液供小兒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一般推薦3個月以上幼兒使用,布洛芬推薦6個月小兒可使用。一般情況下,退熱效果差異不大,在不同個體的小兒身上,可能布洛芬的退熱效果更好。如果孩子出現感冒發熱等情況,家長可以選擇這兩個藥物給孩子退熱。

說完靠譜,再說不靠譜的,很多退燒藥物都是不宜用於小兒退熱的,包括一些很常見的老牌藥物,如阿司匹林、安乃近、氨基比林等,近年來國家藥監局多次發文,對小兒退熱藥物進行規範,被髮文的藥物包括西藥尼美舒利。中藥柴胡注射液等,一般情況下,對於中藥注射液,由於其風險大,引起過敏反應的可能性大,不建議用於小兒退熱。

還有一種藥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一種長效的激素類藥物,在小兒高熱時,如果給予地塞米松治療,確實可以迅速退燒,但並不推薦這麼做,地塞米松的作用機制是壓制體內的免疫系統,使其放棄對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抵抗,因此,使用地塞米松退燒看似神奇,其實是不利的,而且在地塞米松的應用範圍中,也沒有小兒退熱的這一說。在此重申,如非特殊情況下,強烈不推薦用地塞米松為小兒退熱。

小兒退熱藥物如何服用?

如何為小兒正確選擇服用退燒藥,這5類藥千萬不要用來給孩子退熱

對於口服的小兒退熱藥物,在給藥時,主要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注意給藥劑量,小兒給藥一般要按體重確定給藥劑量,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按劑量給藥。

2. 注意用藥次數,對於普通的小兒發熱,一般推薦38.5℃以上再服藥,通常給藥後2~3小時,都會有出汗熱退的現象,但又極易反覆,這時就不用遵循一日幾次的用量了,可以根據發熱情況繼續給藥,但一般不管是對乙酰氨基酚還是布洛芬,24小時內用藥都進來不要超過4次。

3. 小兒如果服藥後退熱效果不佳,且體溫持續升高,或連續2日反覆發熱等情況,或者發熱期間出現精神萎靡、驚厥或胡言亂語等症狀時,應儘快就醫診治,切勿耽擱延誤。

小兒發燒切忌“捂汗”

如何為小兒正確選擇服用退燒藥,這5類藥千萬不要用來給孩子退熱

家中小兒發熱,切忌“捂汗”,發汗確實可以改善發燒的症狀,但這並不適用於小兒的發熱,小兒發燒應給小兒穿寬鬆適合的衣物,保持室內舒適的溫溼度和空氣流通,多補水,有些家長看孩子發熱,就要多穿衣服,屋裡溫度弄高,以期孩子出點汗就好一點,殊不知小兒的體溫調節功能弱,捂得過多過嚴,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發熱,甚至引起危及生命的體溫調節紊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