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碩練筆」人的本性是「好榮惡辱,好利惡害」的,所以……

【材料】人的本性是“好榮惡辱,好利惡害”的,所以,人們都會追求獎賞、逃避刑罰。

要求:

1、分析以上材料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儘可能多的找到論證不成立的理由,最少3個(拋棄技巧,把你自己帶入角色中,身臨其境的思考理由)

2、整理所找到的理由,並嘗試對上述材料進行段落分析。

解析

「理由1」本性並不等同於行為,本性會影響行為,但行為在受到本性影響的同時也會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受到道德法律的制約。所以由本性是“好榮惡辱,好利惡害”的也無法得到人們都會追求獎賞、逃避刑罰。

「理由2」“利”不等同於“獎賞”,“害”也未必就是刑罰。利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獎懲,精神上的安全感、認同感、內心的坦蕩等同樣是人們所趨之“利”。

「理由3」例如:司法機關會對觸犯法律條文的人進行刑罰,這種刑罰表面上看是“害”,但實際上是“利”,有利於其改過自新,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參考段落】首先,本性並不等同於行為,本性會影響行為,但行為在受到本性影響的同時也會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受到道德法律的制約,進而使得行為表現與本性不可等同。更何況,“利”就是“獎賞”,“害”就是“刑罰”嗎?未必,例如司法機關會對觸犯法律條文的人進行刑罰,這種刑罰表面上看是“害”,但實際上是“利”,有利於其改過自新,重新開始新的生活。所以由本性是“好榮惡辱,好利惡害”的無法得到人們都會產生“追求獎賞、逃避刑罰”的行為。

「專碩練筆」人的本性是“好榮惡辱,好利惡害”的,所以……

當你沒有思路,大腦一片空白的時候,論說文如何展開呢?部分段落以事實論據展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用錯了會把一把好牌打的稀爛!我們下週就來看看如何把論據一材多用~

歡迎加入社科賽斯寫作輔導大家庭,一起開拓邏輯思維,增加思維廣度。

「專碩練筆」人的本性是“好榮惡辱,好利惡害”的,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