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有很多的銀行職工都辭職不幹了?原因扎心

2013年是銀行業的巔峰,也是黃金十年(2003-2013)的最後一年,在黃金十年裡,銀行的發展也可以用瘋狂來形容。2003年-2013年的十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從27.7萬億元提升至151.4萬億元,十年增長了4.5倍;利潤從322.8億元增長至1.74萬億元,飆升為十年前的54倍,銀行的利潤年均複合增速高達49%,盈利能力已經躋身國際銀行業一流水平。

上了年紀的人都已經磨練出韌性,坐得住,更重要的是,前幾年,銀行金融業務好的時候,很多人也都已經賺的夠了。就說2014年的時候,中國高居榜首的行業就是銀行金融業。當時一個在興業銀行的同學,據說年底發獎金髮了二十多萬。就是那句話:錢多的時候,你見有誰離開過嗎?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的銀行職工都辭職不幹了?原因扎心

或許很多人還是認為銀行是高薪,金飯碗,事少錢多,這都是因為沒有進過銀行的誤會。銀行上班時間雖然名義上說朝九晚五,但從來就沒有實現過,加班是可以說是家常便飯,金融工作的壓力並不會比其他行業低。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互聯網+引發的服務業包括金融業生存與發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金融領域的新業態不斷增加,行業內部競爭激烈,銀行員工工作壓力持續攀升,不堪忍受,銀行外新的金融工作崗位大量增加,銀行員工開始紛紛辭職,投入新金融懷抱。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的銀行職工都辭職不幹了?原因扎心

隨著微信、支付寶等線上支付工具的發展,銀行的業務量急劇下降。但是有些業務還是需要去銀行辦理的,所以這個時候銀行的業務指標就顯得更加重,而且普通銀行員工的收入並不算高,都需要靠完成業務後的提成來計算,心理壓力大,收入少漸漸成為銀行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

至於工作多年的老員工同樣盼著有機會走出去,尤其是幹了多年的老櫃員們,然而她們確實離職的最好的那一批人,沒辦法就跟之前裁撤高速收費站那些人說的一樣,青春都給了這個地方,除了收費這點業務啥也不會了,出來了能幹什麼,學習也來不及了,所以能幹還接著幹唄,熬到退休就好了。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的銀行職工都辭職不幹了?原因扎心

銀行目前正在瘦身轉型,精減人員和網點,乃是必然的選擇。銀行要讓職員主動辭職的辦法也有很多,一是以各種理由扣掉職工的獎金,暗示你可以走人了。二是希望你轉崗去做理財產品的銷售員。有些人覺得繼續再呆在銀行也沒意義,還是走了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