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真的能告别“唯播放量论”现象?

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真的能告别“唯播放量论”现象?

刚刚,爱奇艺官方微博声明称:告别唯流量时代,爱奇艺正式宣布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

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真的能告别“唯播放量论”现象?

声明中提到:“近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高速成长,但伴随着行业发展,对网络视听内容的评价标准正呈现单一化趋势,唯播放量论、唯数据论的浮躁风气日盛,为专注于向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视听内容与服务,爱奇艺宣布,自即日起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显示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在各端逐步代替原有播放量显示,为合作伙伴和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真的能告别“唯播放量论”现象?

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真的能告别“唯播放量论”现象?

爱奇艺声明发布后,作者在爱奇艺官方网站进行证实,从电影、电视剧到综艺、短片等多种类型的视频内容,皆已经没有播放量的数据显示。保留下来的指标,观众只能看到“热度、泡泡圈评论、点赞、评分”四个维度的数据展示。

刚获得国内首例刷量案的胜诉

爱奇艺就对播放量“悬崖勒马”

上月24日,持续了一年多的国内首例“刷量案”落锤,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对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诉杭州飞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进行一审宣判:判决三被告连带赔偿爱奇艺公司经济损失50万元,及在《法制日报》中缝以外版面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真的能告别“唯播放量论”现象?

该“刷量案”起于2017年,爱奇艺在监控中发现,飞益公司通过多个域名,以不断更换访问IP地址等方式连续访问爱奇艺网站视频,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视频访问量,仅2017年2月1日至同年6月1日,在爱奇艺网站制造了不少于9.5亿余次的虚假访问,按照被告每1万次15元的刷量收费标准,其非法收入达135万元。

取证后,爱奇艺于去年8月,正式以飞益公司的“刷量”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虚假的数据将严重影响爱奇艺一系列重大经营策略的有效性,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其经济损失500万元。

虽然最终案件没有按照爱奇艺提出的“500万元”数额赔付,但作为国内首例“刷量案”的胜诉,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重要的是,法院认为访问数据对于视频网站经营者而言,直接影响经济收入,且访问数据蕴含巨大商业价值,受到法律的保护。

为何爱奇艺突然选择关闭前台播放量展示?

对于刚刚获得胜诉,就宣布的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的爱奇艺来说,确实显得有些突然。

为什么要关闭?来自爱奇艺的解释是,“众所周知,播放量攀比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正在日益凸显,在‘唯播放量论’的影响下,不少从业者将播放数据作为目标,不仅扭曲了创作和宣传初心,还为吸引眼球而低俗炒作,甚至令行业滋生出刷量等违法行为,与此同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日趋抬头,大量优质作品因为缺乏综合客观的评价体系而被埋没。在这样的非良性竞争环境下,制作公司失去了指导内容制作的评判依据,用户在选择内容时得不到有效的参考指标,广告主也无法对营销投放的效果做出合理评估,行业健康可持续成长的土壤遭到破坏。”

同时该平台还表示,“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印发《通知》,旗帜鲜明地反对行业恶性竞争。全国各大电视台联合发布的《恪守媒体社会责任,反对唯收视率自律公约》中也提到,坚决反对追求收视率和短期利益的行为。我们认为不唯点击量,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品质评价为核心的导向,必将成为网络视听节目质量科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标准。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久久为功来构筑。我们希望通过全行业的努力,达成“告别唯流量论”的共识,一同推动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

关闭的原因总结下来就是,首先为了摆脱一直以来播放量指标对行业的困扰,规避掉为了播放量而滋生的行业灰色行为;其次是响应监管部门对品质创作的号召,对抵制恶性竞争的号召。

反思

没有播放量之后,接下来该如何衡量内容价值?

虽然“唯播放量”滋生很多灰色的行业现象,但是播放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这个意义本身暂时变不了。而本次爱奇艺也只是声明了关闭前台的播放量显示。后台的播放数据仍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没有前台播放量之后,对观众的影响是最微弱的,爱奇艺还给出了通过AI技术,向观众推荐更精彩内容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合作伙伴,没有播放量之后还能参考什么?声明中提到爱奇艺“将坚持开放平台战略,与其共享不仅限于播放量的,更丰富、更立体的观看行为数据,帮助他们生产出更优秀的作品。”

据了解,合作伙伴大体可以分为内容合作伙伴和广告合作伙伴,一个是从平台收益方,一个是向平台付费方。

对于前台播放数据的关闭,内容合作伙伴的感受似乎没有那么大,并且还会有些“窃喜”。不用再为“尴尬”的数据发愁了。同时影片播放量的多少,他们在后台也是能够看到的。

而对于广告合作伙伴而言,少了播放量这个很重要的数据指标,如何来做投放决策?如何来考核投放结果?以及什么是“更丰富、更立体的观看行为数据”?这些还需要平台方给出更详细的解答。

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真的能告别“唯播放量论”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