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

導讀:這些力量並非是命運,而是軌跡。他們提供的並不是我們將去向何方的預測,而是告訴我們,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自從區塊鏈伴隨著比特幣的誕生而被眾人所熟知,不知不覺間,這個過程已然走過了近十年。

今年的區塊鏈更是從火熱到更火熱,幣圈時刻經歷著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今年的市場整體低迷,幾個月的熊市更是讓人的心拔涼拔涼的,p2p也頻頻爆出醜聞,在如此不穩定的大環境下,無數的行業大咖依然以百分百的熱情扎堆暢聊區塊鏈的應用,它到底有何種魔力,讓那些事業有成、見多識廣的大佬們為此著迷呢?

論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

01

區塊鏈是什麼?

百度裡面的那些語言都過於晦澀,我覺得一個大V總結的特別好:區塊鏈是一個全新的網絡價值邏輯,而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包括所有的炒幣行為,不過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基礎應用。

02

價值是什麼?

用最官方的話來講,體現在商品裡的社會必要勞動就是價值。現實中,價值更多的是人在社會活動與交互流通所體現出來的個體價值。

03

價值的演變

在互聯網之前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互通交流的範圍非常有限,產生的個體價值也十分有限。比如在農耕時代,果農辛苦種了一輩子的西瓜,他把西瓜拉到集市上去賣,換取的收益是十分微薄的,他種的西瓜和他所產生的收益完全不匹配。

論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

互聯網時代到來後,個體的交流半徑成百上千的擴散開來,個體所產生的價值也伴隨著流通而極大的擴大了。那個種西瓜的果農,他的西瓜就不僅僅是賣給集市的人,還可以在電商平臺中,賣給全球的人,這樣他的收益自然增多了。

區塊鏈的誕生,讓互聯網從傳遞信息進化到了傳遞價值,從信息互聯網進化到了價值互聯網。它將使人們能夠在網上像傳遞信息一樣方便、快捷、低成本地傳遞價值,進而給人類文明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論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

以前有個段子,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啥?我媽就是我媽啊,還要證明什麼?

雖然這個問題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這確實是非常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在過去,我們的出生證、房產證、結婚證等,需要一箇中心的節點比如說政府備書,大家才承認,各種繁雜的手續讓人很是頭痛。但其實,這是一個用區塊鏈很好解決的問題。區塊鏈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心化的信用創建方式,通過數學原理而非中心化信用機構,低成本建立可靠的信用體系。我們的那些證明的證件都可以在區塊鏈上公證,實物資產數字化,變成全球都信任的價值。

比如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特性,它可以保障信息和價值同步交換。

假如你和一個陌生人要買賣一件東西,在無法見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情況下,你把東西發給對方,非常擔心對方不給你打錢,或者你先把錢打過去之後,非常擔心對方不把東西給你發過來,你膽戰心驚的等待,最後這場交易能不能成功,完全取決於對方的人品有沒有問題。

如果有了智能合約,你只用提前規定好合約內容,程序就會在觸發合約條件的時候,無條件自動執行合約內容,一旦觸發,不管對方再怎麼耍賴,系統將自動執行交易指令,

論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

所以以後在面對潛在糾紛的時候,根本無需自己出馬,一切將由代碼說了算!想想還真有點小激動呢~

基於智能合約的區塊鏈經濟的價值

因此通過區塊鏈技術,人類社會實現了在沒有任何中介參與的情況下,完成雙方可以互信的,價值的低損耗甚至是無損耗的流通行為。

論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

有人說:比特幣所引領的數字貨幣會引起一場數字信用革命。《經濟學人》的雜誌封面曾經發表過一篇封面文章——製造信任的機器,比特幣背後的技術將如何改變世界?也許有些人認為只不過是危言聳聽,誇誇其談。但從這也能看出比特幣背後擁有的技術並不簡單,講起來容易,但想要真真深入背後瞭解其實並不容易。

區塊鏈技術涉及的不僅僅是一個領域,而是涉及到了多個跨學科的領域。區塊鏈在當今的社會形勢的優勢在於區塊鏈可以利用很低的成本來解決身份驗證和誠信獲取的問題。

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比特幣已經從非議中走過了這麼多年,這些年來從未發生過一起比特幣欺詐案件,在沒有中心化機構作為擔保的情況下,區塊鏈技術無疑是可靠且成功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區塊鏈的大時代將會很快來臨,它也終將會成為我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