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許多偉大的作曲家直到晚年才算真正開啟音樂事業,多數人是在20多歲到中年走向職業道路。然而,他們其中來自西方音樂藝術領域的屈指可數,事實上,從孩提時代起,他們就是音樂奇才。儘管許多人遭受苦難,甚至過早地離開人世,但這些不幸的事件並沒有阻止這些作曲家創作出大量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至今仍在被人們演奏和聆聽。事實上,這些童年遭遇悲慘的作曲家中很多人成為了西方古典音樂界的一些最著名的大咖。


「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莫扎特

莫扎特也許是最著名的年輕古典作曲家,他3歲開始彈鋼琴,5歲開始作曲。他發表的第一部作品《絃樂三重奏》華麗、複雜,對於任何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都是非常超前的。

莫扎特六歲時,就開始和他的父親及姐姐南內爾周遊歐洲。年輕的沃爾夫岡變得相當精通羽管鍵琴和小提琴,他有機會會見了許多偉大的音樂家在他的巡迴演出,包括約翰·克里斯提安·巴赫(巴赫的兒子)。

莫扎特早在35歲時就去世了,他創作了大量的鋼琴、合唱和室內樂作品。作為歌劇作曲家,莫扎特以創作《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而聞名於世。即使在他的時代,他也是一個異類:莫扎特去世的時候還很年輕,但他的音樂在他的一生中,當然以及在他之後的許多世紀裡,都受到了高度讚賞。

「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普羅科菲耶夫

普羅科菲耶夫出生於蘇聯,在一個農民家庭長大。他很小就開始了他的音樂訓練,並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他五歲時的第一部作品是鋼琴曲,九歲時就為歌劇譜寫了第一部作品。

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體現了新古典主義的風格。他的大規模作品包括歌劇《三橙之愛》、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灰姑娘》。他最著名的管絃樂作品之一是《彼得與狼》,這是一部通過動畫和戲劇中重述兒童故事的作品67。最後,普羅科菲耶夫憑藉他的新古典主義作品和一些和聲技術領域上具有挑戰性的鋼琴曲而聞名,其中包括諧謔曲和鋼琴奏鳴曲。

「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門德爾松

門德爾松的童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表演和作曲。他在9歲的時候在柏林首次做了大型的公開演出。10歲時,他加入了柏林的新加坡音樂學校,並開始不斷地創作,包括奏鳴曲、歌劇、室內樂和四重唱。門德爾松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可能是他17歲時寫的《仲夏夜之夢序曲》。

門德爾松為他的姐姐兼音樂家範妮·門德爾松的突然而過早的去世感到悲痛。他自己的健康狀況在聽聞姐姐死訊後也變得每況愈下,幾個月後,38歲的他去世了。和莫扎特一樣,費利克斯也英年早逝了(而且比他收到熱捧的時期更早),但他代表了浪漫主義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聖桑

雖然聖桑直到晚年才展現出他最受歡迎的作品,但他在童年時就表現出了音樂和表演能力。兩歲的時候,卡米爾聖桑斯表現了他完美的音高能力,在鋼琴上嘗試不同的旋律。三歲時,他寫了第一篇小文章。五歲的時候,他為一場公開的演奏伴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13歲時,他繼續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管風琴,在那裡他創作了他的第一批學生作品。在聖桑的作品中,他的組曲《動物嘉年華》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他的其他著名作品包括《丹斯·麥克白》和歌劇《參孫與大利拉》。

「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肖邦

肖邦的第一部作品創作於7歲,是兩部波蘭舞曲(g小調和B大調)。在父親尼古拉斯·肖邦去世後,這些作品,連同他在20歲之前創作的另外五部波蘭舞曲,以他的父親尼古拉斯·肖邦的名義出版。這兩件作品都不長於兩分鐘,但由於注重形式與和諧,它們都是人才的結晶。

肖邦的創作風格很容易被全世界的鋼琴家所認同,充他的音樂滿了緊張色彩的半音階體系和詩意的靈感。他甚至發明了新的形式。這位作曲家在39歲時去世,但他的標誌性作品卻聞名於世。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鋼琴獨奏,包括瑪祖卡,敘事曲,夜曲,和波蘭舞曲。

「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多伊徹

多伊徹兩歲開始學習鋼琴,一年後她開始學習小提琴。僅僅四年後,她就創作了一首鋼琴奏鳴曲,此後她創作了許多作品。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長篇歌劇《灰姑娘》已經在世界各地上演,並獲得了評論界的好評。

有些人把她比作“新莫扎特”,而多伊徹則更喜歡做她自己,她的作品反映了她自己獨特的風格。她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和網站,在那裡她上傳了自己的視頻、訪談和表演。在她的視頻“為什麼音樂應該是美麗的……”中,多伊徹解釋了她創作和音樂的原因,以及她認為是什麼使音樂作品變得美麗。

「好文分享」七位有童年陰影的作曲家


陳凱文

來自加拿大卡爾加里的陳凱文6歲時就開始作曲了。他是八歲畢業時在加拿大皇家音樂學院獲得副學士學位的最年輕的學生。他已經為鋼琴譜寫了80多部作品,並在獨奏音樂會和管絃樂隊中演出過。他的老師科琳·阿特帕里亞在採訪中描述說,他的作品“與眾不同”,而且這些靈感都是“從他的腦海裡流淌出來的”。在這麼小的年紀,陳凱文也似乎很享受來自內在的音樂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