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理財平台合規性的三大證

2018年,整個網貸行業的二八效應更加顯著。業內人士表示,備案驗收全國統一標準出臺以及網貸平臺的整治和出清將推動行業更健康的發展。在這個去偽存真的過程中,行業合規企業將會獲益,出借人對網貸行業的認識也將獲得提升。

據第三方機構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8年8月底,同時具備icp經營許可證、銀行存管、等保三級測評的P2P平臺僅有72家,火柴頭榮列其中。

合規備案對於P2P平臺意義重大

短期來看,網貸合規成本確有提高,但是從長遠看,隨著網貸行業門檻的提高,合規備案對於P2P平臺的意義重大。隨著市場淨化,通過備案的網貸平臺將迎來新發展新機遇。

P2P平臺備案至少需要哪些資質?

回顧相關監管政策,國家以及各地方政府對P2P行業的監管文件,最核心的是網貸行業“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體系,是國家層面的監管政策,標誌著P2P網貸行業銀行存管、備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規政策落地。按照這個制度體系,P2P平臺必須具備以下資質:

1、ICP經營許可證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未取得ICP經營許可證的不得開展P2P網貸業務。

2、銀行存管

監管辦法明確要求P2P網貸平臺必須有銀行存管,銀行存管是網貸平臺合規化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目前銀行存管依然是P2P平臺合規的硬性指標,也是最重要指標。

3、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三章第十八條顯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網絡安全相關規定和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開展信息系統定級備案和等級測試。

相比備案,實力更重要

對用戶來講,選擇網貸平臺的邏輯並不會因為備案改變,大家還是會從合規性、資產端、風控實力等方面考察平臺。而對於已經做好整改工作的平臺來說,備案雖有延期,但是有了更充裕的準備時間,不失為平臺實力展現的一次好機會。

融資易成立4年以來始終堅持“小額分散”的運營原則,擁有完善的風控體系。融資易銀行存管早已完善,備案還在遞交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備案成功!

每個借款項目在上線之前都會經過一道完整的審核流程,確保借款項目真實可信。對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由專業的風控部門進行實地考察盡調,確保真實性,並同步對該項目進行嚴格的貸後跟蹤調查。若發現借款人未按規定用途使用借款等造成借款回收風險加大的情形,將採取相關保全措施,維護投資人利益。

其表示,用戶在考察一家平臺的好壞時,不光要看平臺的備案進展程度,還要看其底層資產、運營團隊,用戶體驗等細節。有實力的平臺才能給用戶合理的回報。

如何選擇一個優質、合規的平臺,是當下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雖然隨著監管的肅清網貸行業潔淨了不少,但不乏有些偽P2P平臺依舊在行業內濫竽充數地存在著,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何選擇一個合規並且優質的平臺。

一、合規的平臺項目具有真實性

在暫行辦法實施之後,企業借款總額不得超過100萬,個人借款總額不得超過20萬,這樣有效掌控了風險的大小。若在真實項目下發生逾期,平臺可以利用催收、拍賣抵押物等手段追回欠款,降低投資人損失,挽救部分本金。出借有風險,逾期是平臺無法避免的情況,但並不是一件本質惡劣的事。只要借款項目真實存在,平臺不作假標、不觸碰用戶資金,即使逾期也是“有救的”。

二、合規的平臺始終把風控放在首位

央行發聲,合規備案將延期1-2年,給整個行業增添了變數,而風控是互聯網金融的生命線,任何時刻都不能放鬆警惕,不管是否備案,不管備案是否延期,都應該放在平臺發展的首位。像房易貸這種合規的平臺難道就有放鬆過對風控的管理嗎?當然沒有,所以現在它依然能夠在雷潮中不倒。

三、合規的平臺能禁得住誘惑

初衷易得不易守,P2P懷著“普惠金融”的初心登上歷史舞臺,服務於普羅大眾,為實體經濟賦能。這是多麼美好崇高的理想,可不少P2P老闆受到金錢的驅使,一步步走向不法之路。所以堅持合法合規是P2P老闆心裡的警戒線,邁出這條紅線就相當於走向無盡的深淵,等待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大家一定要知道,眼下雷掉的都不是真正合規的P2P平臺,所以不能將P2P一棒子打死。我們要對行業充滿信息,切忌不能人云亦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