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觀天通苑的孩子有福了,11所城區優質校結對幫扶

回龙观天通苑的孩子有福了,11所城区优质校结对帮扶

11所城區學校與迴天地區“手拉手”結對

上週末,中關村第二小學與天通苑小學正式簽署為期三年的“手拉手”合作項目協議,開啟了北京市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一體化、攜手共創昌平區迴天地區優質教育的序幕。據瞭解,類似的結對學校共有11對。

據天通苑小學校長張子路介紹,作為一所建校13年的“新學校”,學校師資力量略顯薄弱,教師平均年齡為30歲左右。經過前期溝通和摸底之後,此次兩校的合作便把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提升當成了重要突破。首次活動上,中關村二小根據天通苑小學教師隊伍現狀,針對不同年段、不同學科、不同發展需求的老師,分別組織了師德論壇、青年教師沙龍、特級教師工作室、教學設計培訓、特色教師培養5項菜單式學習項目,供教師們自主選擇參與。

未來,兩校教師的交流將更加密切。一方面,中關村二小將把天通苑小學納入線上教研集體當中,兩校教師逐步實現共同教研;另一方面,雙方的教學資源也將實現多種方式的共享,比如中關村二小的科技教育力量、專家團隊等都將走進天通苑小學。雙方共同的聽課、做課也將成為常態。

另外10所城區學校分別對口天通苑地區的另外3所學校和回龍觀地區的7所學校。他們是:西城區育才學校和天通苑學校,海淀區石油附小和東小口中心小學,海淀區清華附小和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分校;海淀區育新學校和回龍觀育新學校,海淀區清華附中和清華附中昌平學校,海淀區萬泉小學和實驗二小,西城區育翔小學和育翔小學回龍觀學校,西城區實驗一小和回龍觀中心小學,西城區中古友誼小學和史各莊中心小學,西城區三里河三小和霍營中心小學。這些學校也將針對各自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

據瞭解,此次拉手是為了落實《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和《北京市城鄉中小學校一體化發展項目管理辦法》的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滿足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居民的教育需求,本市將通過深入挖潛、統籌周邊等方式,充分發揮優質存量資源輻射帶動效應,優化增量資源佈局,努力擴大基礎教育供給。比如,在東小口鎮和北七家鎮等區域適當增加教育設施用地;通過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教師培訓交流等多種方式,著力改善教學條件,積極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按照計劃,今年將完成10所幼兒園和天通中苑西區小學移交接收工作,開工建設1所幼兒園、2所中小學校;2019年,開工建設6所幼兒園、3所中小學校;2020年,開工建設1所幼兒園、2所中小學校。

文字:牛偉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