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記憶

歷經歲月的洗禮,不同年代的人對於中秋節有著不同的記憶。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記者採訪了不同年齡段的市民,他們的回憶是否也能喚起您對中秋節的深深懷念?

中秋節,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記憶

【“50後”】跟著老師傅學做月餅

67歲的李德民住在市區勞動路,是魏都區北大街道辦事處西湖社區黨委志願服務隊的一名成員。回憶起年輕時吃的月餅,李德民說,那時候月餅雖然用料沒有現在講究,只有一些青紅絲和冰糖,卻是中秋節的美味。如今,雖然月餅的口味繁多,但他再也沒有年輕時吃月餅的感覺了。

1974年,李德民從部隊復員,回到漯河市臨潁縣老家。臨近中秋佳節,臨潁縣供銷社成立了月餅籌備組,準備生產月餅。李德民的老家有個會做月餅的老師傅叫王青賢,臨潁縣供銷社便邀請他參與月餅製作。李德民在家無事,便跟著王青賢同去。“做月餅的面需要先蒸,然後揉成麵糰,切成一個個月餅坯。”李德民說,月餅的餡兒料有青紅絲(多為曬乾的橘子皮)、冰糖、花生仁兒、香料和糖稀。由於條件有限,他們熬製糖稀只用了很少的白砂糖。製作時,先把糖稀淋到餡兒料上,然後把餡兒料放進月餅坯裡,再裝入月餅模子定型,便可以放進烤爐烘烤。李德民回憶,那時候,最大的月餅模子可以做出1公斤重的月餅。

看著父老鄉親吃到自己參與制作的老式月餅,李德民很有成就感。雖然隨後再沒有做過月餅,但他對年輕時這段做月餅的經歷仍然印象深刻。

中秋節,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記憶

【“60後”】月餅藏在大筐裡,唱著童謠吃月餅

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翟移民住在市區湖濱路,是小區裡的“熱心人”。在他的記憶裡,家裡過中秋節的氛圍非常濃厚,還有一套吃月餅的規矩。“月餅在當時是最美味的甜點,小孩子都嘴饞,一整年都盼著過中秋節吃月餅。”翟移民說,那時候為了吃月餅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

有一年,翟移民的父親在中秋節前買了兩塊大月餅回家。那兩塊月餅每個有半公斤重,可把小孩兒們饞壞了。但父親嚴厲地對他們說,不到中秋節不能吃,還特意把月餅藏在儲物的大筐裡,用繩子懸掛在房樑上。表面上,父親說把月餅掛起來是為了防老鼠。實際上,他是為了防止小孩兒們偷吃。

中秋節當晚,翟移民的母親會把月餅拿出來,並要求小孩兒們先對著月亮唱首童謠,然後才把月餅分給大家。那時候的月餅做工不是很精細,有的月餅面多餡兒少,大家都不愛吃。只有餡兒料多的月餅,一口咬下去能被冰糖硌到牙,才能讓大家歡呼雀躍。

翟移民記得幾句童謠:“月奶奶,黃巴巴。八月十五來俺家,俺家有個大西瓜,夠你吃,夠你拿……”如今,月餅不再是稀罕物,但當初中秋節發生的趣事至今令翟移民忍俊不禁。

中秋節,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記憶

【“70後”】自己做月餅,雖然不像但吃起來香

“在我記事時,因為家在偏僻的農村,月餅只有在中秋節才能吃幾塊。”住在市區新興路東段青竹苑小區、45歲的市民程留陽說,小時候過中秋節,農村人吃的月餅都是各家各戶製作的。他的家人節前會在集市上買月餅餡兒,然後到鄰居家借一個月餅模具。這種模具直徑在15釐米左右,底部有“雙喜”“龍鳳呈祥”“麥穗”等圖案。

程留陽的母親和奶奶和好面,先在鍋裡蒸一下,而後將月餅餡兒包在裡面團成圓球,再放進月餅模具裡用手壓平,接著反扣到案板上,最後將月餅蒸熟就可以吃了。“因為當時沒條件烤,我們家做的月餅像沒上色的麵包,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程留陽說。

中秋節,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記憶

【“80後”】中秋節一家人團團圓圓

市民常軍立是名“80後”,家在市區向陽路。他告訴記者,他們家如今四世同堂,爺爺93歲了,他的兒子也上了小學。

“我的爺爺和父親從事教育工作,所以他們很注重中國的傳統文化。”常軍立說,他小時候,家裡有一個在山西省太原市工作的叔叔和一個在洛陽市工作的姑姑。每年中秋節,他們都會坐火車回許昌老家,並帶回不同口味的月餅。到了晚上,十幾口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完飯,大家會坐在院子裡一起賞月、喝茶、吃月餅。第二天,根據老家的習俗,家人還要帶著月餅走親戚。

“我記得每年中秋節晚上,姑姑都會給我和哥哥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常軍立說,他現在在外地工作。如今,他和他的叔叔、姑姑一樣,每年中秋節都會帶著兒女,駕車專程回到許昌。然後,一大家子人到飯店裡吃團圓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