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初級會計師考試《經濟法基礎》真題練習(附解析)

摘要:為了幫助各位小夥伴更好地備考,公眾號“會計職稱考試學習網”持續為大家收集整理會計考試相關資料和信息,今日更新內容:初級會計師考試《經濟法基礎》選擇題,具體如下,僅供參考。

9.10|初級會計師考試《經濟法基礎》真題練習(附解析)

單選題

1.根據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城市土地中,應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是( )。

A.企業生活區用地

B.國家機關自用的土地

C.名勝古蹟自用的土地

D.市政街道公共用地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BCD屬於免稅情形。

2.根據資源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實行從量計徵的是()。

A.原煤

B.天然氣

C.砂石

D.原油

參考答案:C

3.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關於發票開具和保管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銷售貨物開具發票時,可按付款方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

B.經單位財務負責人批准後,可拆本使用發票

C.已經開具的發票存根聯保存期滿後,開具發票的單位可直接銷燬

D.收購單位向個人支付收購款項時,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A屬於虛開發票行為;B,禁止拆本使用發票;C,保存期滿,應報經稅務機關查驗後銷燬。

4.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納稅人發生的下列行為中,屬於偷稅的是( )。

A.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

B.在賬簿上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少繳應納稅款的

C.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

D.假報出口,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偷稅,是指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燬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A屬於抗稅行為;C屬於違反稅務管理基本規定的行為;D屬於騙稅行為。

5.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納稅人財務制度不健全,生產經營不固定,零星分散、流動性大,適合採用的徵收方式是( )。

A.查賬徵收

B.查定徵收

C.查驗徵收

D.定期定額徵收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查驗徵收的徵收方式,適用於納稅人財務制度不健全,生產經營不固定,零星分散、流動性大的稅源。

6.根據民事法律制度的規定,達到一定年齡階段,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應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該年齡階段為( )。

A.16週歲以上不滿18週歲

B.18週歲以上

C.10週歲以上不滿18週歲

D.不滿10週歲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16週歲以上不滿18週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公眾號“會計職稱考試學習網”,免費提供在線題庫,以及更多會計考試資訊與備考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