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之怪象:留守婦男增多,60後還在奮鬥,90後卻開始「養老」了

農村之怪象:留守婦男增多,60後還在奮鬥,90後卻開始“養老”了

現在農民通過自己的奮鬥,經濟條件也逐漸的好了起來,以前山區的農村人多地少,很多農民靠種地完全掙不了錢,不得不外出打工,供孩子上學以及家庭的日常花銷,那時候農民十分的勤勞,他們為了一天可以掙那一百來塊錢,可以連續幹活一個月,自己一頓只吃饅頭鹹菜,也要省下錢寄回家裡,60後的農民是最早外出打工的一批人。但是現在看來,農村也出現了一些怪象:留守婦男增多,60後還在奮鬥,90後卻開始“養老”了


農村之怪象:留守婦男增多,60後還在奮鬥,90後卻開始“養老”了


以前農村是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最多,因為家裡的男人都要外出打工賺錢,但是近年來,外出打工的則以女人居多,男人反而只是在家種點地,順便照顧老人,好像是“反過來”了,為什麼呢?


農村之怪象:留守婦男增多,60後還在奮鬥,90後卻開始“養老”了


有的農民說因為現在男人外出打工工作不好找,環保查的嚴,很多工地都停工了,男人們外出去工地打工,活不好找。但是婦女就不一樣了,隨著城鎮化的加速,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需要大量的服務人員,而婦女則好能勝任這個工作,女人的工作更好找。

還有一些人認為,現在農村的經濟條件好了,很多在外打工半輩子的男人也不願意再辛苦奮鬥,只想著終於可以歇息一下了,因此回家了便不願意再出去打工了。

農村的90後,最大的也已經28歲了,生活的重擔已經壓到了90後的肩膀上,但是90後卻並沒有像自己的父輩那樣,年紀輕輕便懂得努力奮鬥,還像是沒有長大的孩子一樣,甚至有的90後成了家,有了孩子,還要靠父母的接濟度日,已經開始了所謂的“養老”生活了。


農村之怪象:留守婦男增多,60後還在奮鬥,90後卻開始“養老”了


相反,60後的農民最大的今年也都58歲了,還有兩年就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這個年齡的農民,孩子也都成家立業,甚至都有了孫子,可是很多農村的60後農民還在年年外出打工。什麼原因呢?有的農民是顧念孩子,想給孩子減輕點負擔,有的農民是趁著自己還能動,給自己攢點“養老錢”,不管是基於什麼原因,他們都還在辛勤勞作,努力奮鬥。

上面的這些怪象你們那裡有嗎?有的人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從小嬌生慣養,但依我看來,這種說法也不真正意義上全對,有的90後現在已經成熟了,他們有責任有擔當,又很努力,很多人說90後是全民素質的引領者。也希望那些還在“養老”的90後多向別人學習,儘早接過父輩肩上的擔子,成為家庭的頂樑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