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無人機也要搞電動化 歐洲人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歐洲導彈集團(MBDA)公佈了一種奇葩的作戰無人機概念,旨在為前進部署的地面部隊提供一種隨叫隨到的低成本精確近距離空中支援手段。

軍用無人機也要搞電動化 歐洲人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該無人機名為“幽靈”(Spectre),是一種傾轉旋翼設計的電動垂直起降無人機。根據MBDA公佈的數據,“幽靈”的巡航速度為180公里/小時,巡航高度100米,作戰半徑超過10公里,飛行續航時間超過60分鐘。

“幽靈”安裝有前後兩組串列機翼,翼展2米,尾部有兩個小尺寸V尾。該機的串列機翼上安裝有4臺電動機,和V-22“魚鷹”一樣在起飛時旋翼傾轉垂直朝上,像直升機那樣垂直升空,然後旋翼傾轉向正前方快速切換到固定翼飛行模式,從而獲得遠勝於4軸無人機的低空飛行機動性,便於在複雜地形上進行貼地飛行。

軍用無人機也要搞電動化 歐洲人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幽靈”在設計上最奇葩的地方不是傾轉旋翼,而是其機身內置的模塊化有效載荷艙。其最大載荷25千克,可內置兩枚MBDA“執法者”(Enforcer)輕型空地導彈,發射重量7千克,最大射程2公里,適用於打擊輕裝甲和軟目標。對付重裝甲目標時,“幽靈”的載荷艙可內置一枚“中等射程導彈”(MMP),這是一種先進的單兵攻頂反坦克導彈,彈徑140毫米,發射重量15千克,可打擊4公里以內的各種裝甲目標或永固工事。

軍用無人機也要搞電動化 歐洲人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當然除了彈藥之外,“幽靈”的模塊化有效載荷艙還能裝載其他任務模塊,如補給模塊、偵察傳感器模塊或電子戰模塊。這些模塊可在戰區由無人機操作員進行現場更換,其模塊化設計也便於日後的升級和更新。

軍用無人機也要搞電動化 歐洲人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幽靈”在作戰中可自主導航,也可以在操作員的遙控下飛行,還具有抗GPS干擾導航模式,不過其武器射擊必須要由操作員控制。該無人機可以單機作戰,也可以多機協作群集作戰。“幽靈”可在複雜作戰環境中發現並消滅超越視線的威脅,還能以“觀察和等待”模式遊蕩在己方地面部隊上方,對付隨時出現的敵方威脅。

近年來小型無人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戰場,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以色列陸軍批量裝備大疆經緯M100(Matrice 100)和“御”Mavic pro兩種消費級無人機,其視頻質量完全能滿足低烈度戰場近距離偵察和監視要求。

軍用無人機也要搞電動化 歐洲人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與這些商業無人機相比,專門針對軍用設計的“幽靈”無論在遙控距離、續航時間、抗干擾能力還是打擊能力上都全面勝出,當然價格必然會水漲船高,因此在低烈度作戰場合還不能完全取代廉價的商業無人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