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代見證:60歲的馬鋼正青春

今年90歲的侯啟雄是馬鋼“元老級”的人物,1958年安徽馬鞍山鋼鐵公司成立之初,,侯啟雄就和工友們一起,彆著一枚馬鋼廠徽,在馬鞍山腳下手拉肩扛,開始了我國又一個大型鋼鐵企業的創業。如今,侯啟雄雖已退休多年,但他的兒子侯家華、孫子侯瑋都成為馬鋼人,親歷了馬鋼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改革開放、走向輝煌的歷程。

同為馬鋼人的侯啟雄老人一家祖孫三代,合影時,一起伸出大拇指,為馬鋼點贊。

提起1958年馬鋼公司成立建廠的情景,侯啟雄非常激動,90歲的老人一邊回憶,一邊比劃著當時的盛況。上世紀60年代,馬鋼建成了我國第一個車輪輪箍廠,實現了車輪輪箍國產化的夢想,創造了“三清、四無、五不漏、規格化、一條線”的生產經驗,“江南鋼鐵一枝花”享譽全國。80年代,馬鋼建成了我國第一套高速線材軋機,成為我國線材高速軋製技術的搖籃。

1980年,侯啟雄的兒子侯家華參加工作進了馬鋼。回憶起剛進廠時,自豪寫在了侯家華臉上:“穿上馬鋼的工作服,有一種成就感!”

90年代,馬鋼成為我國首批9家規範化股份制試點企業之一,享有“中國鋼鐵第一股”的美譽;1998年,馬鋼建成了我國第一條H型鋼生產線,填補了國內大H型鋼產品的空白。

侯瑋,侯家的“馬鋼第三代”,從小就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耳濡目染,對馬鋼充滿嚮往。2013年,他通過正式考試進入馬鋼。液態金屬行車司機這個崗位,他已經連續工作了5年。

侯瑋和同事“四班三運轉”,負責吊鋼水包,每天大約起吊的總重量達1400噸。鋼水包溫度接近 1700℃,侯瑋的青春,隨著火紅的鋼水包一起燃燒。他說:“現在除了少數崗位必須人工操作外,大都實現了半自動化、自動化,一摁按鈕,機器就轉了起來!”

今年恰逢馬鋼60華誕,侯老一家人認為馬鋼正青春,希望祖國的工業越來越好,蒸蒸日上。(馬啟兵 張倩瑩)

1983年,侯家華與馬鋼第七期行車安全技術訓練班學員的合影。

80年代時,侯啟雄在馬鋼廠區旁的留影。

祖孫三代見證:60歲的馬鋼正青春

祖孫三代見證:60歲的馬鋼正青春

祖孫三代見證:60歲的馬鋼正青春-新華網安徽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