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忠臣,兩代帝王都懼怕他,死後皇帝慶祝,然而他死後國亡

提到古代的忠臣,大家肯定都會想到岳飛、文天祥等等,他們的都是世上有名的忠臣,但是他們最後的結局可不美好。被世人愛戴的忠臣容易被奸臣陷害,而皇帝也是疑心很重的,他們也不喜歡有臣子的聲望比自己高,於是就會用莫須有的罪名處置他們。但是歷史上還有一個很另類的忠臣,他歷經兩代王朝,兩代帝王都懼怕他,死後皇帝慶祝,然而他死後國亡。

另類忠臣,兩代帝王都懼怕他,死後皇帝慶祝,然而他死後國亡

這個忠臣就是楊師厚,他是五代時期的名將,打仗很勇猛,善於騎射,本來是李罕之手下的小兵,但是李罕之沒有眼光,沒有發現楊師厚的才能,一直都沒有委以重任。後來楊師厚投奔了朱溫,朱溫可以說是他的伯樂了,很快朱溫就發現了楊師厚的能力,一直在給他晉升,之前碌碌無名的小兵現在一躍成為了大將。

之後的楊師厚也沒有讓他失望,立下了不少的戰功,他後來已是朱溫面前炙手可熱的大將軍了,那個時候的楊師厚手上作為一個大將,手上也掌握了很大一部分兵。朱溫的眼光和用人方面都很犀利,所謂用人不疑,那個時候的朱溫可是非常信任楊師厚了。如果那個時候的楊師厚想要造反的話,那可是輕而易舉的,從此可見楊師厚被信任的程度。

另類忠臣,兩代帝王都懼怕他,死後皇帝慶祝,然而他死後國亡

後來楊師厚最著名的一場戰役——棗強之戰,讓朱溫順利登上高堂。當時楊師厚帶領軍隊進攻棗強,僵持了十多天都沒有拿下,後來楊師厚日夜奮戰,最後終於攻破了,凱旋而歸。朱溫當上皇帝之後,楊師厚更加被重用了,這個時候他手上的權利可不跟之前同日而語了。朱溫既然能當上皇帝,他的智謀也是不差的,他也不可能讓楊師厚一家獨大,所以楊師厚上面一直有一個壓他一頭的指揮官。

皇帝當久了疑心也開始重了,之後朱溫就想把楊師厚除去,免的之後成為禍患,但是他還沒有行動呢,就被自己的兒子朱友珪殺了,趁著這個機會,楊師厚就把自己的上司幹掉了。朱友珪為了讓自己的帝位穩固一點,沒辦法只好讓楊師厚坐上了他之前上司的位置,這個時候楊師厚已經將整個國家的精銳士兵收入囊下,朱友珪一直都想除了他。

另類忠臣,兩代帝王都懼怕他,死後皇帝慶祝,然而他死後國亡

古代的皇帝想殺掉一個武將的辦法都差不多,那就是把武將叫進宮裡,然後再設計殺了他。朱友珪也是用這樣的辦法,但是楊師厚雖然是忠臣,但是他不愚忠,他不僅自己回去了,還帶了兩萬的軍隊一起回來。這下朱友珪可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生怕楊師厚一不小心就謀反,但是楊師厚可是很淡定,該幹嘛就幹嘛。最後朱友珪趕緊把楊師厚送走了,好景不長,朱友珪這個皇帝也沒有當多久就被自己的弟弟朱有貞篡位了。

朱有貞也是很害怕楊師厚的,但是又對他沒有辦法,這兩個皇帝也是憋屈,天天怕人家謀反,但是楊師厚一直很安分,直到他去世。他去世之後皇帝罷朝三日,有人說皇帝是在慶祝,但是更多的人認為皇帝是在弔唁楊師厚,畢竟他可是開國的大功臣。可惜的是,在楊師厚去世不久,國家就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