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鐵路打通革命老區發展大動脈

□本報記者曾詩敏

“我想去一趟北京,到底是坐火車去還是坐飛機去呢?”家住吉州區的創天麗景城徐女士想去北京探親,選擇什麼樣的出行工具成了她的煩惱,但是對於一個城市發展來說,這卻是幸福的“煩惱”。我們很難想象,早在22年前,吉安市民想要出趟遠門那是極其艱難,只能依靠105國道和零星的水運出行,大家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

吉安作為革命老區,長期以來因交通不便而使其經濟發展受到很大限制。早在1989年8月吉安老區人民盼望已久的向吉鐵路全面施工,併成立了吉安地方鐵路局。隨著1996年,京九鐵路全線貫通,吉安站建成啟用,向吉鐵路合併到京九鐵路當中,京九鐵路打通革命老區發展大動脈,這是吉安發展史上一件大的好事,吉安從此結束了沒有大鐵路交通的歷史。南下打工、下海經商、出口經濟……這些與京九鐵路的開通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一張京九鐵路開通之初的珍藏圖片記錄了1996年9月2日20點30分,當首列北京至深圳的T105次列車駛進井岡山站(現吉安站)時,老區歡騰了起來,83歲的肖全里老太太,趕了幾十公里山路,看到了盼了幾十年的列車經過家鄉。據悉,京九鐵路作為上世紀末一項偉大的工程,創造了鐵路建設史上規模最大、建設週期最短的紀錄。1996年9月1日通車運營,北起首都北京,南至香港九龍,全長2397公里,是貫穿我國南北的第三大通道。

22年後,吉安人搭乘京九這條人流、物流、資金流大動脈,(下轉A3版)

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悉,吉安火車站目前隸屬南昌鐵路局贛州車務段管轄。該段1996年4月創建,共47個車站,運營里程約866公里。據瞭解,吉安火車站僅1996年發送旅客3萬人次。京九線開通22年,不但對吉安提供了大運量、低運價的動力保證,最重要的是對我市旅遊業發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學生、務工、旅遊客流的總量大大提高,“遊客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老百姓也改變了早先單一的出行方式,“少了許多轉車拼車擠車的折騰”。同時,京九線的開通也拉近了吉安與發達地區的距離,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吉安旅遊資源開發,吸引了大量外商來我市投資興業。家住吉州區的曾權已經在深圳工作十多年,“2000年左右,南下打工非常火熱,那時我才20歲出頭就出門闖蕩,不得不說,隨著京九鐵路的開通,從吉安到深圳只要10個小時左右,來往非常方便。”

22年後,沿線企業伴隨鐵路發展興起,吉安地方工業實現質的飛躍。其中華能井岡山電廠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首的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在江西投資興建的首家電廠,2014年華能井岡山電廠迎來了20年廠慶,可以說,井岡山電廠是伴隨著京九鐵路的建成和運營而興起的典型沿線企業。該廠相關工作人員喻宙介紹,20多年來,華能井岡山電廠從裝機60萬,年發電量幾億度,到現在的192萬裝機,年發電量90億度。發電量暴漲的背後是對電煤需求量的暴增,這裡面就離不開鐵路運輸對企業的巨大支援。

回顧吉安交通建設發展歷程,1996年,京九鐵路全線貫通,吉安站建成啟用,2003年6月吉安第一條高速公路樟吉高速吉安段建成。2002年,井岡山機場實行軍民合用並進行擴建,性質為國內支線機場。如今,昌吉贛客專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當中,預計2019年年底建成通車。按照350公里的時速,屆時吉安至南昌、贛州乘車時間可縮短至1小時左右,並將與贛深高鐵連通,吉安可直達深圳。吉安從僅有的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鐵路、民航、水運等立體交通網絡的轉變,也讓吉安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