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爲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古代的丞相可以說是國家的重要人物了,尤其是在漢朝初年的時候,當時的丞相都是有著自己的辦事衙門的,當然也就有著屬於丞相的屬官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府的丞相,他們的權利是很大的,也是國家政務處理的中心了,那個時候如果這個國家沒有皇帝的存在也是能夠正常運轉的,當然後面的朝代對於丞相的權利進行了限制,最後他們也就失去了開府的特權,變成了一群地位比較高的官員而已,這就是宰相這個位置的變遷。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諸葛亮可以說是古代丞相的典範了,這一點從他將蜀漢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他也是備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就更加的彰顯了他的水平了,可以說他是一個忠臣也是一個權臣,因為他其實與君主已經是沒有什麼兩樣了,所以也就有人懷疑他的忠心了,這一點估計就是劉禪也應該是有過懷疑的,但是他為了蜀漢政權真的是耗盡了心力,一心都撲在了這個他們當初建立的這個政權上,這個不僅僅是劉備父子的蜀漢政權,也只他們這些功臣當初一起奮鬥才會建立起來的國家啊,所以諸葛亮才會這麼的用心了。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劉備的託孤是一個很重要的行動,畢竟當時的國家能夠承擔重任的也就只有諸葛亮這個有著大才華的人才值得託付事業了,當劉備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心中想的也許真的是他辛苦建立的根據地吧,他是害怕這個國家是不能治理好的,那樣他的後人也就受不住這片基業了,所以站在這個基業是他們一起的事業的角度來考慮,才會有這樣的一番對話吧!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但是諸葛亮給了蜀漢希望,在他的治理下,也就恢復了國力,但是他沒有忘記當初給劉備規劃的時候制定的策略的,所以他便帶著軍隊向北方進軍了,但是幾乎每一次都是沒有取得什麼戰績的,畢竟那個時候的蜀漢真的是三個國家中實力最差的,但是北伐不單單是一次次的行定,更是一種口號,他們建立的蜀漢政權就是為了討伐曹賊的目的的,所以他一次次的戰鬥一次次的失落。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在最後一次北伐前,也許是感受到了生命即將進入到盡頭,所以在出發前也就有了一些政治的安排,也就給劉禪寫了一封上表,內容大概是分為兩個部分的,一部分是告誡皇帝要好好的治理國家的內容,另外一個部分寫的就是關於他的財產的安排的問題,根據這上面的記載,他的財產也就只有15畝薄田和800多顆的桑樹而已。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這個看起來還是可以的,但是確實沒有一分錢留下,這就讓人有些不解了,身為丞相的高官,而且還是蜀漢實際的當家人,這些家產可以說就是有些寒酸了,對比其他的一些著名的丞相,宋代就不說了,畢竟他們是高薪養廉的代表,像唐代的一些高級官員,哪一家沒有皇帝賞賜的大量田產呢?而他掌控著政權,卻沒有大量的添置田產,這不就說明他的清廉的身份了嗎?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這份上表自然是來到了劉禪的手中,因為這本身就是給他看的,看到這份上表的內容,劉禪是有著懷疑的,所以也就讓人去調查他的財產狀況了,但是得到的消息連他都是吃驚的,那就是諸葛亮自身表述的東西基本上是沒有出入的,看到這樣的情況,尤其是當時的諸葛亮已經離他而去的情況下,這個劉禪竟然是淚如雨下,因為他有一些冤枉了他的相父了,可以說在他的教育方面,他比劉備做的更好,更加的受到後世君主的推崇了。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透過這件事情就看得出來諸葛亮的為人了,而後世的君主們看到他擁有如此大的權利,卻做著一輩子的忠臣也就自然會宣傳他了,所以他在人們的心中的地位也就是很高的,不但能夠進入到武廟接受供奉,這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肯定了,雖然他的軍事能力絕對是比不上他的處理內政的能力的。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當然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也是很成功的,尤其是那個誡子書更是說出了很多的道理,至今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言了。他的後人們也沒有丟掉諸葛亮的教誨,最後用自己的生命為這個他們奮鬥一生的政權貢獻了最後一絲力量了。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可以說諸葛亮這一輩子就不是為了發財的目的,要不然憑藉著他的才華在當時也就不會選擇沒有什麼實力的劉備了,當時能夠讓他做出選擇的勢力是有很多的,劉表孫權和曹操不都是很好的輔助對象嗎?但是他沒有也就說明他是想要尋找一個能夠讓他儘可能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而劉備給了他這個可能,而他也是用著自身的行動在回報著劉備的知遇之恩的,所以他是將蜀漢看做他和劉備這些人共同的事業的,所以自己的事業他怎麼可能你去用心呢?

三國最清廉的丞相,死後只有幾畝薄田和桑樹,為何讓君主忌憚不已

當然有著這樣的一份家產,也就是為了向劉禪證明自身的清廉的,他不會不明白大權在握的人,如果還貪戀錢財,估計死後就真的沒有什麼好的下場了,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向皇帝表明了自身的清廉,也就消除了皇帝的猜忌,更能夠讓自己的後人能夠得到一份皇帝的關注,不得不說諸葛亮做事情真的是滴水不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