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8年多CEO,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每一天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最近很多人在說,寒冬要來了。我想你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

潮起潮落,花木榮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如四季輪迴。能享受夏之火熱,就得有本事耐受冬之寒冷。

這一點,每一個身處經濟大潮中的創業者更應該有所認知。

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今天,書單君就和大家分享一本適合在這個冬天重溫的書,看看在外部環境不那麼給力的時候,創業者們該如何面對和度過?


“當了8年多CEO,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每一天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創業中的掙扎

創業是種什麼感覺?看看霍洛維茨在書裡的描述吧:

創建公司之初,每一位企業家都懷揣著一個清晰明確的成功夢想。你會創造一個極其優越的環境,僱用最能幹的人加入你的團隊,你們會齊心協力,研發一款令客戶滿意的產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為了使夢想成為現實,經過了無數個日夜的辛苦奮鬥,你卻發現,事情並沒有按計劃進行。

從一開始,你的公司就沒有跟上你所設想的步伐。

你的產品出現了難以解決的各種問題,市場和你想象的大不相同,你的員工正在失去信心,有些人已經辭職。在辭職的員工中,有些人還是非常優秀的,他們的離去令剩下的人們開始懷疑繼續留在公司是否明智……

這幾乎是創業者的常態,而他本人也一再經歷。他用了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創業史:

“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當了8年多CEO,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每一天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書中的前兩章,記錄的幾乎都是這些血淚史。

比如,有一段時間,他們遭遇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搶走了他們的重點客戶,公司的股價不斷下滑,團隊也疲憊不堪。

我知道我遇上了勁敵……我覺得自己再也找不到什麼理由,再也喊不出 “加油,加油” 之類打氣的話來。我決定和團隊實話實說,看看大家有什麼反應。我召集了一次全體會議,發言如下:

我有些壞消息要告訴大家,我們現在正被 BladeLogic 公司打壓得狼狽不堪,問題出在產品上。照此下去,我只好將公司賤賣。 手裡沒有穩操勝券的好產品,我們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因此,我需要你們每一個人做點兒事情。我要你們今晚回家,和你們的妻子、丈夫、其他重要的親人,或最關心你的人認真談一次話,告訴他們,“本在接下來的6個月裡需要我。”

我需要大家早來晚歸,我會給大家買晚飯,和大家一起守在這兒。我們決不能犯任何錯誤,因為我們的槍膛裡只有一顆子彈,必須一擊命中目標。

日子如此艱難,該怎麼挺過去呢?霍洛維茨手下最出色的工程師特德,對那個時期的回憶,很能說明問題:

整整6個月,我每週工作7天,每天從早8點開始,到晚10點結束。大家全都開足了馬力。我和妻子每週只有一次約會,時間從晚6點到午夜12點。第二天,即使是週六,我也得在早8點準時出現在辦公室,一直待到吃完晚飯。回家時基本在晚上11—12點之間。每晚,大家都是如此。

我們面臨的技術性問題非常艱鉅,大家必須集思廣益,找出解決辦法,並將其轉化成真正的產品。

這很困難,但很有意思。在那段時間,我不記得有人退出。每個人似乎都在想“我們一定要成功,否則我們就得滾蛋,去另謀出路”。我們是一支緊密團結的隊伍。許多新員工都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將他們推入激流滾滾的大海,告訴他們:“好好遊。”這對他們是一種寶貴的成長經歷。

6個月之後,我們一舉通過了以前久攻不下的產品研發的概念證明階段。本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他會及時給我們反饋意見,我們完成任務時,他會拍拍我們的肩膀,給我們鼓勵。

8 年之後,當本讀到特德所寫的這段文字時,他哭了。這種患難與共的感覺,讓他重新認識了身邊的小夥伴。


“當了8年多CEO,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每一天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再比如,“9·11事件”發生時,霍洛維茨公司最大的生意夥伴——英國政府差點因為恐怖襲擊取消交易,緊接著,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也宣告破產,不可思議地快速失去了500億美元的市值和8億美元的資金。

“一想到未來的命運,我就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我不斷地問自己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呢?答案總是一樣:破產,賠光所有人的錢,包括我媽媽的錢……我的一世英名將毀於一旦。可笑的是,這樣的假設從未令我的心情有所好轉。”

只有經營過公司的人,才會體驗到那種巨大的心理壓力。這個時候,幾乎每一個CEO都會陷入深深的掙扎中。

(心理壓力變大會使人感到焦慮,文末有一個焦慮水平測試,幫你準確瞭解你的真實焦慮水平。)

霍洛維茨說:“掙扎是你想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創辦公司時的狀態。掙扎是人們問你為什麼不退出,你卻不知怎麼回答時的狀態。掙扎是你的員工認為你在撒謊,而你卻認為他們也許說得對的狀態。”


“當了8年多CEO,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每一天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無路可走時,CEO怎麼辦?

如果你從書單君上面的介紹中,把這本書當成了一本故事集,你就錯了。

用霍洛維茨的話來說,“掙扎是成就偉大的競技場”,在公司無路可走時,CEO就必須具備選擇最佳路線的能力。

創投教父閻焱曾經說過一句話:

一個企業最終取得成功,需要很多個正確的決策;但一個企業死掉,只需要一個錯誤的決策就可以了。

霍洛維茨之所能一次次死裡逃生,就在於他每一次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這本書,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寫的都是他20餘年的創業心得和寶貴經驗。

書單君之所以推薦,部分原因就是作者在書中的坦誠和直接,不裝不藏,以及完全值回書價的乾貨。

比如,下面這些問題,你都知道答案嗎:

如何解僱員工?

如何裁掉高管?

應該從好朋友公司裡挖人嗎?

在沒有招聘經驗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招到優秀的人才?

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辦公室政治?

該不該招資深人士?

這些都是創業者和企業管理者每天都會遇到的難題,但商學院裡卻從來不會教你,也極少有人誠懇地告訴你創業的華麗外衣之下難以想象的艱辛。

但本·霍洛維茨卻在這本書中和盤托出。

舉個栗子

如何解僱員工?

這幾乎是每個公司都會面臨的問題,處理不好,就是危機。霍洛維茨也曾犯過錯,他最後得出的經驗是這六步:

  • 第一,保持頭腦清晰。

  • 第二,當機立斷:一旦決定裁員,就必須儘快執行。如果走漏消息,就會橫生枝節,麻煩不斷。

  • 第三,對裁員原因要有清晰認識——“請相信我”是CEO每天要對自己的員工所說的一句話,但一次裁員就足以令這種信任瞬間坍塌。所以,為了重建信任,對裁員原因,你必須實話實說。

  • 第四,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因為如果將未經培訓的管理人員置於裁員這一極為尷尬的情景之中,他們大部分都會無法應對。

  • 而且,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必須遵循一條黃金法則:自己的員工要自己親自辭退,不能將這項工作推卸給人力資源部門或某個更嚴厲的同事,不能像電影《在雲端》中那樣僱用一家外包公司來完成。

  • 第五,向公司全體人員發表講話,因為那些留下來的人會非常關心你對待他們同事的方式。

  • 第六,一定要讓大家看見你,你一定要在公司出現。因為無論是被裁者還是留下的人,都想看看,你是否在乎他們。


“當了8年多CEO,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每一天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再比如

可不可以從好朋友的公司挖人?

這類問題看似簡單,但處理起來卻不簡單。

這個問題的開場總是一樣的:反正我需要人,而朋友公司的員工也正準備離職,我不要他,他也會去別人那裡。

但霍洛維茨給出的回答卻是否定的。

思考這種動態關係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如果你丈夫離你而去,你希望自己最好的朋友和他約會嗎?他肯定會和其他女人約會,所以,讓你的朋友得到他難道不好嗎?這看似符合邏輯,但其實並非如此,你肯定會失去朋友。

類似的乾貨還有很多,其實,這樣的道理,同樣適用於人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遭遇逆境——有時是創業,有時其實和創業沒有關係。

最後用書裡的一段話做結尾吧:

“如果你能堅持到明天,也許就會發現,在今天看來似乎毫不可能的解決辦法會赫然出現在眼前。請記住,這是區分男人和男孩的方法。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業,這就是挑戰。如果你不想,那你根本就不應該開辦公司。”

-end-

小編有話說:關注【HRBar人力資源學院】頭條號,瞭解企業如何通過人力資源變革實現組織業績倍增,如果你喜歡此篇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