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賽季體測,王哲林累到吸氧,多人癱瘓在地,姚明爲何不選擇廢除整個體測制度?

伊布拉希莫維奇19333


CBA新賽季的體測時間被定在了9月27日,多位被抽選中去體測的球員紛紛進行了相關的體能測驗,還是跟以往一樣,體測對大多數CBA球員來說,如同一場噩夢,每年都有球員因為體測不過關被淘汰,無法參加新賽季的CBA聯賽。

王哲林是被眾多被抽選去進行體測球員中的一位,身為國家隊隊員,王哲林的身體素質肯定是要比其他普通球員要好,但大王在折返跑項目中卻出現了嚴重的缺氧反應,甚至一度累到要靠吸氧來緩解疲勞,可見,這項體測是有多麼恐怖了,當然了,王哲林是中鋒球員,本身對於這種多次數的折返跑並不擅長。

和王哲林一樣是中鋒球員出身,為何姚明不選擇廢除這項制度?

姚明其實並不是沒有作為,球員時代的他也受過體測測驗的折磨,上任籃協主席和CBA董事長以來,姚明就對體測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消了原先所有註冊運動員必須進行體測的規定,改為了每隊隨機抽選2名球員進行測驗,並且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將,可以不用參加體測,姚明的這項改制,一來是迫於外界對於體測質疑的壓力,先前的男籃國家隊內線李曉旭就因為體測受傷,報銷了一整個賽季,外界對於體測的意見很大;

二來也是儘可能的照顧一些高個子球員,因為是抽籤選人,內線球員在一定大概率上是可以避免被拉去體測的(這次王哲林比較不走運,被選中了);

雖然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但姚明這項新規定也受到了爭議,抽籤對於大多數球員來說是好事,但難免會有運動員會存在僥倖心理,一些球員在訓練態度上可能會有所懈怠,如果這些抱有僥倖心理的球員被抽中去到了體測,就會出現問題,而沒被抽中的球員也可能會因為不用體測而放鬆新賽季的備戰訓練。

個人覺得,姚明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是不會選擇廢除體測制度的,新制度的出爐更多的是為了回應外界的質疑,緩解籃協的壓力,體測本身沒有問題,體測的目的是為了督促職業球員好好的訓練,克服惰性,畢竟人人都不是科比、詹姆斯,問題只是體測的內容並不適合所有位置的球員而已;

CBA的休賽期很長,一年有7、8個月的時間,對於那些沒有入選國家隊的球員來說,長時間沒有系統訓練,很容易會影響狀態,雖然俱樂部有專門的集訓,但球員的訓練壓力並不是很大,畢竟CBA打球的人就那麼多,遠沒有NBA那種競爭力、壓力,CBA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為了球員們的未來,也為了國家隊的未來,所以體測不能被取消。


瓜叔聊球


體測不可能廢除,強大如NBA同樣有試訓和體測,但是條條框框可以放鬆,姚明也在一直推動體測的改動,不過這面對的輿論壓力也是非常的巨大,畢竟一個體育運動員如果連體測都不能夠完成就太說不過去了。

作為一個運動員體測本來就是一個要完成的任務所以廢除是完全不可能的,CBA的休賽期時間長而且正式的賽季也很短比賽相對於集中在幾個月中,所以很多運動員在休賽季完全就是放鬆了下來,如果運動員可以堅持訓練我覺得完成體測應該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是針對中國CBA的體測可以做出改良,比如中鋒球員折返跑本來就是折磨,可以適當的減少,然後老將以及上賽季有傷的就可以減免體測,不要將體測一味地變成折返跑這種太過於激烈的運動,科學的體測才是根本。

姚明在體測方面也是下過功夫的,現在的一個隊伍抽籤兩人就是他的方案。不過體測的項目和強度倒是沒有降下來,看看以前的李曉旭體測時候賽季報銷,郭艾倫體測之後狂吐不止以及現在的王哲林吸氧,所以體測要改的是項目和強度並不是體測這個制度。



家鄉體育


當CBA徹底能夠職業化,當我們的青訓體系人才可以自由流動,或者說可以達到像美國NCAA那樣有源源不斷人才輸送給職業聯賽的時候,體測制度就可以取消了

為什麼不取消體測,說白了,還是因為我們的聯賽不夠職業化。

現在的聯賽狀況,如果沒有體測督促,可能有不少球員會在訓練中懈怠,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後果是直接導致了聯賽水平的下降。現在每一支球隊在同一個位置上競爭並不激烈,球員們也沒有很強的競爭意識,練的好了是這樣,練的不好還是這樣,沒有危機感。因為球隊沒有更好的球員去替代他們。

有了體測之後,就是像是一個鞭子,鞭策這些球員平時好好訓練,因為體測不過就不能上場打比賽,這這屆影響他們的收入。

對於職業球員來說,體測的標準其實是最低標準,平時認真訓練是完全可以達到的,並不是什麼魔鬼測試。取消體測的話會讓聯賽徹底倒退,質量直線下降。


跳球


雖然體測一些嚴格的標準和規則會讓不同位置的籃球運動員適應不過來,但是體測一定不能廢除。體測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在球隊裡混日子的球員滾蛋,所以體測是必須的,雖然體測有弊端,但是一直再改進。這次體測王哲林跑完“奪命十七折”累到吸氧引發球迷們激烈的討論。中國球員的體能一直以來備受詬病,體測也只是一種無奈之舉。不同於之前的讓全部運動員體測,現在籃協已經做出了最大讓步改為抽籤的形式,所以王哲林有些“不幸”。

這CBA聯賽的運動員們和NBA聯賽的運動員們相比在體能上一直不佔優勢,還有時能看到運動員們的贅肉,這在NBA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果不進行體測,一些運動員就會形成懶惰自己不控制自己的飲食,在打比賽之前突擊體能,這是完全不可以的,所以體測只是針對現役籃球運動員一個檢驗。如果廢除體測,我們舉一個反例的那就是中國足球,中國足球廢除了17年的體測,現在看一下足球運動員們的成績是越來越差,在最新一次世界排名當中名次在70多名以後。所以運動員們的自控力不強,只能採取一些強制性手段。
現役一些運動員最大的不足就是自律性不夠,足球可以有C羅籃球可以有科比,詹姆斯,希望中國一些球員可以意識到體測的需要,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時刻體育


9月27日的CBA賽季前體測對很多被抽籤抽中的球員來說就是一場噩夢。但體測目前不可能廢除,原因非常明瞭簡單:CBA球員的自律能力嚴重不足。

是不是很諷刺?實際情況就是如此,CBA球員和中超球員的自律比起來好一點而已,和歐洲球員或者NBA球員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將王哲林弄到吸氧的體測項目被CBA球員和教練員戲稱為“絕命十七折”,在常規身高、體重測量之後,球員要進行17次折返跑。這是CBA體能測試最難過的“送命題”,而且因為出過大事故聞名天下:

2016-2017賽季季前體測中,遼寧隊中鋒李曉旭在這個折返跑測試時扭傷腳踝,最終確認為跟腱斷裂,賽季報銷。從此“絕命十七折”成為談虎色變的測試內容。

王哲林的吸氧也只是恢復體力,為了準備接下來的後續體測,而不是出現了什麼嚴重的身體意外,不過從某個角度也說明“絕命十七折”對目前的CBA球員來說是一個大滿難關。

姚明任主席之後對體測的改革,由所有符合規定年齡內球員都要參加,改成抽籤測試,這樣做好處和壞處都有。

好處:避免球隊集中帶來的舟車勞頓,降低隊內多名球員因為體測出現意外傷病的風險。確保了賽季開始時的陣容完整和觀賞性。

壞處:加重隊員的不自律,不中籤的隊員依然會有體能危機。但因為不中籤所以檢測不出來。賽季開始的時候可能看不出苗頭,但賽季的關鍵階段,就會集中爆發。這個就要求俱樂部有非常高明的管理手段。


中國無論足球還是籃球,隊員的不自律是出了名的。所以前任男籃國家隊主教練宮魯鳴就是體測的絕對支持者,他毫不客氣地說過:“體測就是要讓混日子的人滾蛋。”另外,在季後賽首輪,CBA球員的體能危機曾經在北京、廣東、江蘇、山東等球隊有過明顯體現,馬布裡效力山東隊是曾經說過這個問題,最大的表現形式就是訓練量不足。

目前我也是絕對支持籃協繼續搞體測,不僅僅可以考驗自律程度,還可以保證球員對競技狀態的最低門檻。好的俱樂部本身就有嚴格的內部體測,標準高於籃協制定的體測是很正常的現象,球員競爭意識非常強,自己加練的現象很普遍,最著名的就是科比凌晨四點起來訓練長期不懈。而現在國內俱樂部的職業化程度是嚴重不夠的,體能師的准入門檻太低,管理機制和數據反映機制都不完善,籃協強制體測對球員的積極意義還會存在很長一個時期。


李暘看球


就目前國內球員自律性來說,體側還是一個值得留下的政策,看看CBA球員和NBA球員或者CBA的外援照片對比,國內球員的肌肉明顯不如對方,在火箭基本是飲水機管理員的週期,在NBA的訓練成果是明顯的,這一年肌肉和體力變化明顯。

所以目前應該保留這個體側制度,什麼時候球員自律性強了。什麼時候在考慮取消吧。


Weiqp


體測不能被廢除,應該加強。

並不瞭解體測的具體內容,但是我認為只要有球員能過,這體測的要求就不算高。

籃球這樣的體育運動看似十分依賴技巧、戰術、投籃精準度,但是它的根基仍然是體能。試問如果遇上詹姆斯這樣的身體素質,我們的技術還能發揮出多少?況且詹姆斯們不光是身體強壯,技術也屬頂級。

我們的CBA是國內的頂級賽事,代表中國籃球的最高水平,且擔負著為國家隊輸送人才的重任。想在這樣的賽事上打球賺錢,沒點功底,沒點體能,沒點對自己狠一點的決心那有什麼前途?在NBA混跡多年的姚主席深知,想要與國際頂級水平抗衡,必須突破體能這道障礙,本來就人種基礎來說,黃種人的身體素質就不佔優勢,如果不拼命提升體能水平,想與他們對抗簡直天方夜譚。

曾幾何時,觀看中國國家隊與歐美強隊的比賽,第一節我們往往並不落後,還經常領先,可隨著比賽的進行,越到後來我們越吃力,越到後來我們失誤越多,越到後來越招架不住。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奧運會中國和西班牙的小組賽,坐擁姚明大郅的中國隊前三節都是大比分領先,最後一節被對手輕輕鬆鬆實現逆轉,對手得分太容易了,我們腿都邁不開了……罪魁禍首我認為第一就是體能。

至於王哲林同學累得吸氧,這是他自己的問題,你一個國家隊隊員就這樣的體能水平簡直就是恥辱,說實在的,小王並沒有什麼過硬的特點,最大的優勢其實就是身高。我想他並不符合姚主席的要求,之所以讓他去國家隊,那是實在找不出人了。所以王同學註定只能在亞運會上放放光,遇到考辛斯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了。

體能真的是基礎,連這都廢了,那我們的籃球就更是花拳繡腿,空心大蘿蔔了。





我也看天下


雅加達亞運會決賽的情景大家還記得嗎?面對哈達迪、巴赫拉米等人,中國隊幾乎全隊都是輪換,最後實現了先輸後贏,完美奪冠。中國隊的勝利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點是輪換多、體能比對手好。

競技場上,體能一定是最基礎的保障。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當初是有體能測試的,12分鐘跑,如果不過關是沒有辦法參加聯賽的。但後來就取消了。每當看到中國男足在正式大賽中拼到最後就沒有體能了,很是心酸。

在這個方面,韓國隊還真是我們的榜樣。都說2002年世界盃韓國的行為讓足球蒙羞,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韓國人的體力優勢確實明顯高出其他球隊一籌。就算是跟意大利西班牙這種歐洲隊伍相比,也絲毫不處下風。他們的秘訣就是練!

再有,日本女排魔鬼教練大松博文的“魔鬼訓練”,訓練場邊就是一個嘔吐專用桶,如果訓練之後球員都沒有吐,那絕對就是訓練強度不達標。也正是在這種強度之下,日本女排在大賽上屢有驚人表現。

所以,球員吸氧、累癱在地,都是體力還不達標的表現。在亞洲級別的賽場上,或許還問題不大,但到了國際賽場上,對抗強度更高的情況下,如果體力劣勢再暴露,那比賽就沒法打了。只有平時加強對運動員的要求,增強體能儲備,在關鍵時刻才能拿得出手。所以,姚明不光不會廢除體測制度,還應該強化這項制度。看看周琦,經過美國一年訓練,能跑能跳,比賽最後時刻仍能高速運轉。而姚主席當年是運動員的時候,拖著全聯盟前2名的體重,還是跟小個球員糾纏三四十分鐘,這就是訓練的結果。

別忘了,這群可是靠打球為生的職業球員。練好體能,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素質。

歡迎關注何氏佬侃球,這裡有最精彩、最專業的籃球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