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確實夠帥!但是性格中卻有一個致命弱點


圖一:都說汪精衛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個人認為,在民國,汪精衛是首屈一指美男子,有大才,更有大貌,才貌雙全,在國民政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圖二:在民主革命初期,汪精衛可謂居功至偉,同盟會成立他是《民報》主要撰稿人;在南洋各地組織和籌款;三是謀刺攝政王載灃;四是成為中山“遺囑”起草人。

圖三:但是汪精衛自小由於家庭缺乏歡樂,自小養成了懦弱自卑,優柔寡斷的個性,這也是今後汪精衛的人生道路悲劇起源。

圖四:在國民黨內部政治鬥爭中,由於性格軟弱,汪精衛一遇不利,動輒託病出洋或住院休息,這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汪精衛性格缺點是致命的。

圖五:少年、青年和中年汪精衛。懦弱的個性讓汪精衛一開始就被恐日情緒所圍困,只看到日本的強大,卻看不到中國自身的優勢。汪精衛害怕打仗,“言和”是汪精衛對日政策的主基調。

圖六:優柔寡斷的汪精衛終被手下“親日派”擺佈,為最終實現奪取國民黨內最高權力的個人意願,加速了媚敵降日的步伐。

圖七:汪精衛和妻子陳璧君。汪精衛身邊最重要的媚日人物是周佛海和陳璧君,周佛海是借汪精衛降日攫取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妻子陳璧君,則是不滿意夫君久居蔣介石之下受蔣介石悶氣,欲取而代之。

圖八:懦弱自卑的汪精衛被日本的淫威所壓倒,未能辯證看待抗戰,看不到中華民族的勝利前景。“恐日病”使他主張求和與投降,優柔寡斷的性格又易被人利用。國民黨內部發生嚴重分裂後,身為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的汪精衛公認發表叛國豔電,走上可恥的賣國道路。

圖九:汪精衛一旦邁上賣國求榮的道路,一切與這個“漢奸賣國賊”都無緣了,包括汪精衛的“帥氣”,包括國民黨副總裁,包括孫中山的遺囑起草人,這些都與汪精衛這個名字完全背離了。

圖十:餘少群飾演的青年汪精衛。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病逝於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