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道》的視角解讀祁同偉的人物命運(連載二)

(接續)

我想在大多數人想要預謀殺人時能看到周劍華的分析,應該不會再去鋌而走險。林雨峰是一個很愛惜自己名譽的人,而同時性格中又太剛性,從樂聖公司的那句只有進攻沒有防守的廣告語中就可看出。所以後來林雨峰只是在丁元英的茶几上留下了兩顆子彈而自己卻偽裝成車禍自殺。說到林雨峰的死,筆者認為這是出於刻畫人物性格烘托主題的需要,現實中林雨峰是不會選擇自殺的,畢竟在商言商,我們可能見過有破產絕望而跳樓的商人,但沒有聽說過哪個商人會為了名譽去自殺,這背後應該另有深意。

用《天道》的視角解讀祁同偉的人物命運(連載二)

在有預謀的殺人之前,要殺人的人大多數會想到周劍華所分析的前兩個層面,其中在第一個層面大多數人也只會考慮到其一。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些人在鋌而走險之後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但最後不是因殺手和知情人貪得無厭的勒索而再次鋌而走險,陷入惡性循環,導致後來東窗事發,就是遭受良心的譴責而做噩夢甚至終生抑鬱。也看到有人在鋌而走險殺人滅口之後,雖然暫時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但是隨後麻煩頻出,陷入死循環,甚至遭到仇家的報復,反被人所殺。那麼是因為什麼導致這些後果的呢?為什麼周劍華能做出這四個層面的分析而大多數人只能想到其中的部分層面?

這是因為思維格局的侷限性所產生的僥倖心理。在我們身邊總是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也許其貌不揚,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卻充滿智慧 ,看透世間百態,洞悉人生真諦。而周劍華正是這樣一位有著優於常人思維格局的民間高手。那麼導致大多數人思維格局侷限性的又是什麼呢?

用《天道》的視角解讀祁同偉的人物命運(連載二)

現在回到我們要解讀的人物祁同偉身上,按照周劍華給林雨峰做出分析的思路來分析一下祁同偉在殺人滅口暗害陳海後的後果。第一個層面,祁同偉找到了對酒精免疫的阮成玉來製造車禍暗害陳海,如果按照酒駕肇事的車禍來認定,陳海的遇害會被人看做是意外事故。作為殺手的阮成玉只需要做幾年牢,如果自己無性命之憂又能收到祁同偉的費用,自然會保守秘密。而且祁同偉自己是公安廳廳長,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來控制事態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這樣來看似乎做得無懈可擊。但是,這裡面卻隱藏著一個漏洞,阮成玉的酒精免疫和背景只要有人想查是可以查出來的。這樣一個疑點,足以成為查出真相的突破口。暗害了陳海,每當夜深人靜時當想到昔日曾經深愛的戀人陳陽時祁同偉會不會內疚?即使不會內疚,也難免做噩夢吧。

用《天道》的視角解讀祁同偉的人物命運(連載二)

第二個層面,陳海如果死了,祁同偉的危機是不是就解除了?只能是暫時解除,因為山水集團對官員進行利益輸送的知情者並不只有陳海和劉慶祝。而且,祁同偉還有其它的腐敗行為。

第三個層面,陳海的車禍,必然會引起陳海的父親老檢查陳岩石和陳海情同手足的兄弟侯亮平的警覺和懷疑,他們為了給陳海討回公道會竭盡全力找出真兇。

第四個層面,殺人滅口的事情敗露,祁同偉此前所得到的一切都會失去,還會受到法律的嚴懲賠上性命。

如果當時祁同偉在做出是否暗害陳海決定的時候,能考慮到以上這四個層面的後果,他還會選擇對陳海下手鋌而走險嗎?請大家看下一個章節:能否迷途知返 (未完待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