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鄭州GDP增長8.5% 增速領跑九大「國家中心城市」


上半年鄭州GDP增長8.5% 增速領跑九大“國家中心城市”


上半年鄭州GDP增長8.5% 增速領跑九大“國家中心城市”

9月27日上午,鄭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防空兵學院禮堂開幕,鄭州市副市長、代市長王新偉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鄭州市地區GDP達到4611.4億元,實現了8.5%的較高增速。此外,根據計劃,五年後鄭州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77%以上。

關鍵詞:GDP

上半年鄭州GDP

增速達8.5%

本屆政府任期以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跨7000億元、8000億元、9000億元三個臺階,2017年達到9130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由第8位提升至第7位,全省經濟首位度由19.3%提高到20.3%。今年上半年,生產總值達到4611.4億元、增長8.5%,增速分別比全國、全省高出1.7個和0.7個百分點。

[解讀]

增速領跑京滬廣等九大“國家中心城市”

記者注意到,目前,鄭州與成都、武漢、西安四地已經明確獲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與此同時,還有“老牌”國家中心城市的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廣州,而這九個冠以“國家中心城市”名頭加身的地區均已公佈了今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

從經濟總量上來看,上海、北京、廣州在地區生產總值方面排名前三,均已突破萬億,排名第一的上海為15558.2億元。直轄市天津和重慶上半年GDP在9800億元以上,距離萬億一步之遙。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的上半年地區GDP分別為6870.7億元、6780.4億元、4611.4億元、3832.5億元,在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中,鄭州上半年GDP位居第8位,僅高於西安。

不過,在增速方面,8.5%的增速卻讓鄭州排在九城之首。

“預計鄭州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1萬億元,5年年均增長約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10萬元大關。”王新偉說。

關鍵詞:城鎮化率

預計全市城鎮化率

今年將達到73.5%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近幾年來,鄭州城鎮化發展迅速,新型城鎮化工作重心實現了由“以拆開路、以拆促建”向“以建為主、提升品質、擴大成效”的重大轉變,城鄉建設全面提速,城鄉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大,市縣兩級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830平方公里,全市城鎮化率今年將達到73.5%,比2013年提高了6.4個百分點。

[解讀]

中心城區基本告別城中村時代

城市發展的好不好,城鎮化率是重要指標。73.5%的全市城鎮化率,意味著鄭州市基本告別了中心城區城中村時代,城市功能和承載能力持續提升。此外,據介紹,鄭州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已基本敲定,據介紹,今後五年鄭州綜合實力更加雄厚。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三區一群”戰略深入實施,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水平顯著提高,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在確保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7%以上,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縣域城鎮化、城鄉一體化邁出更大步伐,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社會文明程度、文化軟實力顯著提高。根據計劃,未來行走在鄭州市區將觸目可見綠化景觀,實現城在林中人在景中。

根據初步敲定的目標,五年後鄭州大氣汙染治理取得決定性成效,PM10、PM2.5平均濃度達到省控目標;水環境質量根本改善,土壤環境質量逐步好轉,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4%;新增供熱面積250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2%、森林覆蓋率達到35%左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5平方米,鄭州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宜居,生態更美好。

關鍵詞:主導產業

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

目前已達到6個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目前,鄭州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達到6個,手機總出貨量超過全球七分之一,整車產能達到120萬輛。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取得突破,電子商務成為發展新引擎,2017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6002億元、今年上半年增速達21.1%。

[解讀]

產業結構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本屆政府任期以來,鄭州市通過調結構促轉型,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快構建;通過實施轉型攻堅發展“1+5+1”政策體系,圍繞12個重點轉型產業出臺推進高質量發展專案,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據瞭解,2017年,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1.6萬億元,繼續保持中部省會城市首位、跨入全國第一方陣,製造業智能化、服務化,汽車及裝備製造等四大戰略性產業佔比47.1%,比2013年提高3.2個百分點;煤炭等六大高耗能行業佔比40.5%,比2013年下降4.3個百分點;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達到3個。

而在今年上半年,全市七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市工業2.2個百分點、貢獻率達94.1%,累計完成工業投資超過6000億元,竣工項目近600個。

■數據

近8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用於民生領域

公共財政民生支出年均增長21.2%,達到1199.5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9.2%。

擁堵排名

從全國第9降到第54位

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已經達到93.6公里、累計客運量突破7億人次。“公交都市”創建進展順利,快速公交成網率全國領先。

三環快速路、京廣快速路、隴海快速路、農業快速化工程(不含鐵路代建部分)等一批重大工程及407條支線路網已經建成通車,中心城區“井字+環線”快速路網體系已經形成,道路“微循環”更加通暢。市域快速通道建成10條360公里,新建成環城高速出入口9個、環城高速出入口達到24個。全國主要城市擁堵指數排名從2014年第四季度的第9位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第54位。

商品住房去庫存

任務圓滿完成

“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著,重點行業過剩產能有效化解,退出鋼鐵產能165萬噸、壓減煤炭產能1573萬噸。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斷完善房地產調控措施,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市區商品住房去庫存任務圓滿完成。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由2013年的440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7573.4億元,年均增長14.6%。

民間投資由2013年的3165.4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4951.9億元,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65.3%,年均增長11.8%。

上市公司

從37家增加到204家

充分發揮政府資金槓桿作用,設立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千億元基金;累計爭取國家、省資金56.9億元,國家專項建設基金55.18億元;爭取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3.44億美元,境外發債33.91億美元,全市掛牌上市公司總數從37家增加到204家,佔全省4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