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裡,外蒙古地位是不是很尷尬?

龍文說史



外蒙古主要稱呼為蒙古國,是與我國北方接壤的內陸國家,面積也是不小,算亞洲第二大內陸國,與哈薩克斯坦並齊,可是人家接壤有裡海和鹹海,巴爾喀什湖,最西面還有烏拉爾河,有亞洲內陸廣闊的哈薩克草原。然而外蒙古卻處在草原與戈壁之間,主要以湖泊為主,流經的河流有土拉河和色楞勒河,克魯倫河,北境主要流域於貝加爾湖,東面流域於黑龍江,所以它勾不著主幹系河流和大的湖泊,加上處在高緯度的地區,離西伯利亞只隔薩彥嶺,所以氣候差異很大,主要屬於高寒地帶。

雖然農耕業很稀缺,可是蒙古國卻農牧業很發達,鐵礦也很豐富,屬於最明顯代表性的草原國家,它可以說自古至今都是這樣,延續至今,蒙古國本身也是對傳統遊牧的繼承。

這下可有人問了它是怎麼書寫的自己的,但也觸及一些歷史問題,所以不便回答,在它的博物館內,把匈奴,突厥,回鶻甚至包括契丹和蒙元寫進自己的歷史,而且都用大汗國來稱呼,明顯與中原平等對待,認為自己是草原帝國的根本,而與農耕文明劃清界限,我想他這樣認為是有道理的,畢竟向這些草原政權,實際上主要實力還是在外蒙古境內,政治中心也在它的心臟地帶,這也無不讓我們感慨。

像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帝都在哈拉和林今蒙古額爾德尼召自當不用說,至於以後遷到上都,大都,那是忽必烈元朝的事。而他們至今崇拜的成吉思汗為國父,認為他們的建國日期就在1206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的八百年,所以歷史觸及也很尷尬,畢竟成吉思汗還是元朝的太祖,歷史公認的,他現在卻成了兩個地方的偉大人物,所以歷史的尷尬是主要一點,畢竟它和我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其次就是地理的尷尬,蒙古國被夾在我國與俄羅斯之間,沒有出海口,連海軍也少之又少,所以也很尷尬,在貝加爾湖只是臨時的培訓海軍基地,這讓他也不得不去向俄羅斯深入學習一些軍事欠缺的知識。

由於地理嚴重缺陷它雖然算大國,160萬平方公里,可是人口卻很少,在國際事務上政治外交影響也不是很大,一直走得是徘徊在大國之間的中立一面,所以它一般不會觸及敏感國際話題,自當不必擔心棘手問題,這方面他做得也很好,這樣有利於自身發展,經濟方面的帶動。


龍文說史


蒙古如今的地位沒什麼尷尬的,尷尬的是該國的歷史。


木叔幾年前和蒙古一個代表團接觸時交流過這個話題,他們的一個官員有點傷感地說:再也恢復不了祖先的榮耀了。

他說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到處都能看到成吉思汗的塑像和標誌,這是好事,說明不忘歷史。

但這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好事,說明這麼多年來都沒什麼新鮮的偶像,如今的蒙古只能活在歷史中來尋求安慰了。

相信這是他的心裡話,而且說的確實是事實。

如果說全世界最悲催的國家,蒙古肯定能排前幾名。

1000多年前的蒙古那可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橫掃亞洲大陸無敵手,創造過迄今為止人類征服的地盤最大的國家。

至少有3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比如今的俄羅斯和加拿大地盤加起來還大,幾乎相當於月球380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80%,比冥王星的表面積還大!

但是這樣的一個國家,1000年後只有150多萬平方公里,管轄的人口才300萬。

任何國家有這樣的歷史,恐怕都是不勝唏噓吧!

(蒙古帝國面積演變)

(如今蒙古的面積)

更尷尬的是,在面對如今世界強國如林的背景下,蒙古確實沒有任何可能恢復祖先的榮耀了。

畢竟現代社會不講究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征伐和馬上治天下,而是要用高科技和經濟發展來判定一個國家的強弱。

蒙古在高科技領域幾乎沒什麼建樹,而且經濟發展也並不盡如人意。特別是蒙古這麼多年來還是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幾乎和1000年前沒太多區別。

在首都烏蘭巴托郊區還能看到蒙古包這就是最典型的特徵。

蒙古人已經失去了再創祖先輝煌的能力和實力,只能在古代輝煌中沉迷,這才是最尷尬的。

(蒙古歡迎外賓還保留1000多年前成吉思汗時代的特色)

至於說蒙古如今的地理位置,其實這對他們反而是好事。只有兩個鄰居的國家,在全球不多,另一個知名的是美國。

鄰居越少,說明關係就越好相處。雖然也存在爭端的可能,但和好的可能也要更容易。這就是為什麼說蒙古地理位置對其其實是一件好事的原因。

特別是,近幾年蒙古前一段在推廣自己的“永久中立國”的理念,這更是讓蒙古和鄰國關係能好上加好,畢竟中立了,誰也不得罪,大家都不認為蒙古有任何威脅,關係自然融洽。

但從歷史角度來講,還是挺尷尬的——從古代最勇猛的國家,變成了現代最溫順的國家,蒙古這條路怎麼走過來的呢?


木春山談天下


這個問題本身就非常尷尬。

作為東方大國曾經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的蒙古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1911年,沙俄將蒙古從東方大國版圖上強行撕裂開始,這個面積達157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就一直矗立在東方大國北方,見證著東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歷史變遷。

很多人認為,今天的蒙古堪稱世界上最尷尬的國家。畢竟鐵了心要脫離宗主國的地區,一般都是非富即貴,他們在擺脫宗主國的統治後也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

而像蒙古這樣以極端落後的狀態分立,又越活越回去的情況,著實不多見。而且因為當下東方大國和俄羅斯的抱團取暖,夾在中間的蒙古幾乎沒有任何走出去的可能,所以蒙古最好的歸宿就是在荒涼的蒙古高原上自生自滅。

但我們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

作為在俄國鐵蹄下自立門戶的國家,蒙古雖然承受了俄國的無情摧殘,但也受到了蘇聯的大力援助。而且在蘇聯解體後,因其特殊的戰略價值,蒙古再度成為美日等國的香餑餑,這是得蒙古即便坐吃等死,也不會死得太難看。

而更尷尬的是,作為一個人口只有300多萬的“小國”,無論尷尬與否其實根本就無所謂,說難聽點,它連尷尬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靜夜史有理由相信:在蒙古問題上,尷尬的從來不是蒙古本身,而是與蒙古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鄰國,尤其是東方大國。

雖然因為蒙古的貧窮落後,特別是蒙古的“波瀾不驚”,東方大國似乎早就忘了蒙古的存在。但作為曾經的宗主國,東方大國卻因為蒙古的失去而承受了難以想象的切膚之痛,這種疼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心如刀割,也成為東方大國難以啟齒的巨大尷尬。

而在靜夜史看來,東方大國的尷尬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乘勝失地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東方大國在100多年的屈辱史中,因為屢戰屢敗,所以割地賠款早已成為常態,但蒙古卻是東方大國在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在作為戰勝國的背景下被奪走的。

今天的很多人,罔顧歷史事實,不承認委員長政府在1945年割讓蒙古的醜惡嘴臉,反而不擇手段地將髒水潑到共和國身上,而歷史也終將證明這種弄巧成拙的伎倆終將令他們自取其辱。

雖然沙俄自1911年開始就瘋狂扶持蒙古分立,其後的蘇聯更是為控制蒙古而無所不用其極。但在1945年之前,蒙古縱然獲得了事實上的分立,但其政治地位始終是東方大國的高度自治區。

雖然美蘇等不同陣營的國家為對抗法西斯精誠團結,但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必然導致美蘇兩國在二戰後期的分道揚鑣。

而作為美國的忠實夥伴,美國總統羅斯福曾一度殷切期望委員長在東亞戰場成為牽制日軍的主力,以減少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巨大傷亡,並在二戰後成為牽制蘇聯的重要力量。

但1944年豫湘桂戰役的一潰千里,令美國大失所望,羅斯福不得不將目光轉向蘇聯,並以蒙古分立等為條件換取蘇聯出兵東北。

而即便如此,因為1945年7月美國原子彈的橫空出世,對蘇聯出兵的依賴大大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英都認為委員長無需對蘇聯做更多讓步,但委員長仍然屈服於斯大林的淫威,以蘇聯不支持共黨的名義。

所以,委員長丟失蒙古的罪責無法掩蓋,1945年8月14日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也不是一張廢紙,這不是無數次假惺惺的反省和日記的發奮能夠改變的,縱然在1962年之前委員長一直不同意蒙古進入聯合國。

而因為蒙古的失去,東方大國丟失了面積達157萬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積,唐努烏梁海也徹底失去了迴歸的可能,東方大國在蒙古問題上不僅丟了地,更丟了人,淪為國際社會名副其實的笑柄。

2、戰略兩難

蒙古和東方大國的“勞燕分飛”,不僅僅使東方大國損失了超過17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排名從第二掉到第三,更要命的是使東方大國的周邊形勢徹底陷入被動,尤其是北方出現了巨大“缺口”。

隨著17世紀遊牧民族的由盛轉衰,清朝和沙俄在東亞廣大區域開始了你死我活的爭奪。

由於清朝前期國力強盛,加上西伯利亞距離沙俄本土太遠,這使得清朝一度佔據了戰略主動權,奪取了蒙古的大部分勢力範圍。

自古以來,遊牧民族的遊牧北界大致位於北緯58度附近,這裡自動向西分佈著外興安嶺、貝加爾湖、薩彥嶺等一系列地形地物,構成了東亞和西伯利亞的天然分水嶺。清朝前期在北方的擴張也基本以此為目標,雖然在貝加爾湖附近損失了數10萬平方公里土地,但清朝基本佔據了蒙古高原的制高點,對北部的沙俄形成了有效抵制。

但隨著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趁火打劫奪走了外東北和外西北等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面積,沙俄開始在北方對清朝形成了泰山壓頂般的壓迫態勢。

而當蒙古被撕裂,唐努烏梁海被吞併,東方大國徹底陷入巨大的戰略被動中。因為俄國在蒙古的駐軍,東方大國的東北、華北及西北廣大區域受到巨大威脅,北方戰略縱深被極度壓縮,出現了《亮劍》中丁偉少將分析的“北方無險可守”的可怕局面,某種意義上說北京也是真正的“天子守國門”!

雖然1991年蘇聯解體後北方陰霾煙消雲散,但並不意味著蒙古問題有所緩解。因為除了美日等國的見縫插針,連半死不活的俄羅斯也時刻在準備重返蒙古,蒙古依然是埋在東方大國北部的定時炸彈。

而在芒刺在背的巨大痛苦中,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依然是當前東方大國面臨的主要威脅,所以不得不繼續和俄羅斯抱團取暖。這種在共同威脅之下的“惺惺相惜”,看似情比金堅,但卻一吹就散。

而且,雖然美日勢力向蒙古的滲透也威脅了俄羅斯,但承受主要壓力的依然是東方大國。而更尷尬的是,即便抱團取暖如膠似漆,出於本國安全特別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安全考慮,俄羅斯也絕對不會允許東方大國收回蒙古,改善北部戰略環境。

所以,從1911年蒙古被撕裂以來,100多年時間裡,東方大國始終承受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巨大尷尬和壓力。而在當前臺島問題懸而未決的情況下,東方大國尷尬到連提出蒙古問題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尷尬的我們,需要的依然是自強不息!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蒙古國,其實資源稟賦還不錯,每平方 公里也就2個人,有草原有資源,156萬平方公里土地,養活300萬國民,怎麼看都夠了。

很不幸的是,這個國家的世界上上新聞頭條,確實以“經濟崩潰”、“幾個億的貸款還不起”、“號召全民捐款捐物幫國家還債”的個信息來刷了一波波存在感。

至於說蒙古人的尷尬,其實,世界上內陸國多的是,不止蒙古一家,但論資源稟賦,蒙古國還算可以的,它的尷尬,很多時候真是自己折騰出來的。

蒙古,夾在中俄2個世界級玩家之間,雖然略顯尷尬,但這本身就足夠保證了自己的安全,只要蒙古自己不折騰,兩個大國並不會針對它搞什麼,蒙古的資源,可以通過公路輸送到中國,大部分賣給中國,一部分再通過中國港口出海,也可以通過鐵路輸送到俄羅斯—再到俄羅斯東部的海港出海。

當然,蒙古的海軍司令是永遠沒法帶著自己的艦隊出海了,蒙古的空軍司令也沒法帶著空軍在藍星上自由的飛,這倒有點尷尬。

蒙古國的經濟模式很簡單,就是拿自家的畜牧業和採礦業出口,換來外匯,再在國際市場上買自己需要的生活物資,除了牛肉羊肉,其他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必須進口。

蒙古國地大物博,156萬平方公里土地,除了草原就是荒漠,草原上有著無數的牛羊馬,荒漠下埋藏著無數的資源,僅僅珍貴的稀土資源,蒙古就排名世界第二。

蒙古國每年出口的這些物資,大部分出口給我們,剩下一部分出口到其他國家,至於俄羅斯,俄羅斯自己也是個資源出口大國,自然不需要蒙古的東西。

時間進入21世紀,接下來的十年多時間裡,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的價格一直很堅挺,很多資源出口型國家都發了大財,包括蒙古、委內瑞拉、俄羅斯等,對,委內瑞拉的查韋斯就是那個時期崛起的。

那十年的時間裡,蒙古國幾乎天天日進斗金,有了錢,蒙古人的日子就“飛起來了”。

同樣在選舉政治下,政府拼了命地給民眾發福利,反正有錢,賺回來的外匯就是在國際上各種買買買,而掌控國家經濟資源的蒙古中上層更是大發橫財,總之人人都比以前有錢了,以前只能在家吃糠咽菜的人,現在也能天天下館子叫小酒點炒菜了,烏拉巴託滿大街都是把酒言歡和縱情享樂的人,從韓國進口來的二手豪車越野車滿大街都是,一片紙醉金迷的氛圍。

在這麼高歌猛進的氛圍下,一些蒙古人開始幻想了。

很多蒙古的決策者想:現在我們這麼富,那成為發達國家也就指日可待的事情啊……

於是,蒙古人決定要轉型了,因為要成為發達國家了,於是,2012年,蒙古國頒佈了修改過的外國人投資法案,限制了外國投資者的權力,這是明顯要把各類資源收歸國家控制的節奏。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一個國家加強對自身資源的控制,這也無可厚非,不過,在“馬上要進入發達國家”的情緒下,蒙古的決策者忘乎所以,肆意地侵奪外國投資者的利益,恨不得要外國投資者“趕緊滾”的態勢,資源礦產這種東西本身講究的就是長期投資效應,蒙古國的政策出現如此劇烈波動,這不能不讓外國投資者擔心。

接下來的3年內,接近90%的外國投資者都主動撤出了蒙古國。

幾乎與此同時,2012年開始,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開始暴跌,當然這些年,國際經濟一直相對低迷,大宗商品的價格再也沒有怎麼大漲起來。

結果,平時搶手的資源不僅沒人要了,也沒人組織開採了,等到蒙古政府發現“不對勁”的時候,手裡那點外匯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出口的東西急劇減少,價格急劇暴跌,外匯收入也急劇減少,但是人口在增長,民眾本來就很奢靡的消費需求還在增長……這些需求統統都需要進口才能滿足。

我們的經濟即使出口大幅下降,依然可以通過加強內需來抵消,內需的產品本身也是民眾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我們自己的工業體系完全可以支撐。

但是蒙古不行,蒙古幾乎沒有生產生活必需品的工業。

在大手大腳花錢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去考慮用充裕的外匯來發展工業的。

蒙古,就這麼漸漸窮了,然後,經濟就接近崩潰了。

經濟、錢,這些問題,讓現在的蒙古國很尷尬。

說到錢,蒙古自己的貨幣都是找歐洲人印刷的……想多偷偷印刷一些也很難。


雲中史記


外蒙古的國際地位確實非常的尷尬,現在外蒙古仍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之一,不光是經濟非常的差勁,而且軍事力量完全依靠俄羅斯,這個國家在國際上非常沒有地位,甚至連基本的信譽都沒有。

地理位置特殊沒有出海口

我們從外蒙古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外蒙古這個國家處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夾縫中,而且還沒有出海口,所以說更沒有所謂的海洋資源,同時這個國家所處的緯度偏高,農業發展也十分困難,常年寒冷,所以經濟發展非常的艱難。外蒙古能夠發展的經濟無非就是資源經濟,在外蒙古有很多的礦產資源,不過就算是有這種條件,外蒙古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因為外蒙古的營商環境實在太差,因為外蒙古本身就是遊牧民族,所以非常不講信譽,原來很多跑到外蒙古投資的國家,紛紛因為蒙古族不講信譽而撤出了。現在大宗商品貨物價格大跌,蒙古的煤炭和金屬資源也沒人要了,所以導致了經濟情況變得更加惡化。


試圖與美國發展關係,卻受俄羅斯制約

前一段時間特朗普看上了蒙古的稀土資源,所以蒙古國總統訪問美國的時候被奉為座上賓,蒙古國內確實有很多的稀土資源,所以美國想和蒙古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不過這要問俄羅斯同不同意,因為俄羅斯和蒙古屬於軍事聯防。所以說俄羅斯是絕對不允許在自己的腹地出現一個親美政權的,因此蒙古國和美國的聯合對俄羅斯是一種巨大的威懾。要引起俄羅斯的高度警覺,在中東地區俄羅斯的地盤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擠壓,現在美國又把觸角伸到東北亞地區,這是俄羅斯斷然不能接受的,由此可見美國和蒙古的合作很有可能功敗垂成。


經濟和軍事很難獨立自主

現在俄羅斯和美國又開始發展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特別是在軍事上,兩個國家還進行了軍事演習,俄羅斯將為蒙古承擔防衛任務。不過俄羅斯的經濟非常差,僅僅是在軍事上幫助蒙古,並不能起到根本作用,蒙古最需要的是經濟支持,所以非常需要我國的幫助,當然我國也幫助盟國進行了很多基礎設施建設。所以蒙古非常需要依靠我國,因為蒙古就只有兩個鄰國,但是美國的勢力進入蒙古,也對蒙古和周邊國家的合作有不利的影響。


因此現在蒙古的地位非常尷尬,在軍事上要依靠俄羅斯,在經濟上要依靠我國,基本上很難獨立自主,而且蒙古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教育也非常的落後,而且還沒有出海口,所以發展起來舉步維艱。


四十五度歷史


題主的問題是:當今世界裡外蒙古地位是不是很尷尬?

題主你好,我認為外蒙古在當今的世界的地位一點都不尷尬。

不僅不尷尬,由於他特殊的區位優勢,讓外蒙古的國際地位遠超和他體量相當的國家,也因此外蒙古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所得不到的大國眷戀。

甚至,他有時候還可以任性一下哦!

首先,外蒙古就是當今的蒙古國,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內陸國家,面積多達150多萬平方公里,按照國土面積排名位居世界第19名。

這個國家有一個其他國家不具有的特點,他的鄰國只有兩個,而且是世界排名第2和第3強大的國家!

所以,有人說蒙古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因為任何一個想要攻打這個國家的敵國,都必須要先征服世界第2強國或者世界第3強國,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當今世界,哪怕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利堅合眾國,也無法征服他兩個鄰國中的任何一個。

(蒙古兵其實就是擺設)

而這兩個鄰國又想把蒙古國作為緩衝區,不想去動他,於是蒙古國就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了。

因為這種特殊的區位優勢,蒙古國獲得了很多體量相當的小國所不具有的政治優勢和存在感!

蒙古國有300萬人口,按照人口數量排名位居世界第137位。這個國家的GDP也不是很發達,2018年蒙古國的GDP總額為130億美元,人均4000多美元。

如果蒙古不是在這裡,而是在世界其他地區,就憑他這個體量沒什麼人會關注。

例如,和蒙古國人口相當烏拉圭除了足球出名之外還有啥?

(看世界盃的烏拉圭球迷)

和蒙古國GDP相當的馬達加斯加在世界上更是沒有存在感,也沒有大國領導人願意來這裡到訪,甚至示好。

一個國家在國際上尷尬不尷尬是次要的,如果連理得人都沒有才是最可怕的。

與以上兩國相反,蒙古國雖然是一個小國,卻有著大的影響力!

蒙古國前些天還接待了普京,並且被普京一頓誇。

而且,早在90年代初的時候,美國國務卿就曾經親自到訪蒙古國,並且建議這個國家尋找第三鄰國,說白了就是想讓蒙古國和美國加深聯繫,希望他們把美國當成自己的鄰國一樣看待,藉機加大對亞洲腹地的影響力!

就這樣,蒙古國被世界排名前三的強大國家所眷顧。

這還不算,從90年代開始,蒙古國聽了美國國務卿的建議,積極尋找第三鄰國,不僅把美國當做自己的新鄰國,而且和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建立了友好關係,各國對蒙古國人也多加照顧,所以很多蒙古人都會到日本、韓國去打工,日韓系的汽車也經常出現在蒙古街頭。

可以說,蒙古國是少有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國家。

蒙古國的生活水平也是經得住考驗的

冷戰結束之後,蒙古國作為蘇聯經濟的一環,和其他的東歐國家一樣,經歷了嚴重的經濟衰退。

最低谷的時候這個國家的GDP只有十幾億美元。

但是好在這個國家擁有大量的自然資源,如果利用好,就算是買資源也可以成為東亞版的沙特。

蒙古國也確實有這樣的想法,所以積極和各國合作勘探自然資源,資源出口也成了蒙古國最大的出口商品。根據蒙古國海關的消息,今年前7個月蒙古國對外貿易達到了80億美元,其中出口為45億美元,在出口的產品中僅煤炭的出口就達到了17.8億美元,銅粉出口為12億美元,兩項資源佔到了該國出口總額的66.2%。

(蒙古國的礦山)

依靠自然資源,蒙古的人均GDP超過了4000美元,按照平價購買力計算則達到了將近1.5萬美元!

有人可能會覺得蒙古的這個水平不亮眼,其實只是大家找錯了參照的對象。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大國叫做印度,這是被西方世界津津樂道的強國。幾十年來印度確實取得了很輝煌的成績,也被列為新興強國和金磚國家。就是這樣的國家人均GDP按照美元計算大約是蒙古國的一半,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只有蒙古國的4成多。

把蒙古國和這樣的明星國家做對比不丟人吧,而蒙古國的人均竟然超出印度如此之多,不得不說這個國家取得的成績還是不錯的。

(烏蘭巴托)

可見,無論從國際地位還是具體到老百姓的生活水準,蒙古國都是比較厲害的。

這樣的國家至少會被世界上大幾十個國家羨慕,沒有理由尷尬!


歷史風暴


蒙古國,即曾經的“外蒙古”。蒙古是一個內陸國家,沒有海岸線和沿海港口,但它最尷尬的地方還是地理位置和經濟狀況。老實講,蒙古國並不是一塊非常優質的土地,西部和北部山脈居多,南部的沙漠與戈壁居多,剩下的都是草原,農業和工業都非常脆弱。

蒙古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尷尬,因為它夾在了兩個超級大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沒有任何存在感,如“仰人鼻息”的嬰兒。在蘇聯時代,蒙古國還可以從蘇聯方面獲取援助。

但如今距離蘇聯解體多年。俄羅斯自己的經濟狀況也不容樂觀,根本無法帶動蒙古國的發展。不過,俄羅斯還是世界上的軍事強國,相比之下,軍事力量弱小的蒙古國沒有任何的存在感。

而在蒙古國南邊的中國,則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蒙古國既希望搭上中國這輛高速前進的經濟列車,又不願意和中國走得太近,因為蒙古國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微妙的關係。

在清朝時期,蒙古國(外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屬於清朝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清朝滅亡後,蒙古國才在沙俄的支持下獨立建國。因此,蒙古國與中國的關係十分微妙,若即若離。自己的南、北兩面都是超級大國,而自己又非常弱小,所以蒙古國(外蒙古)的處境自然顯得非常尷尬。

據統計,蒙古國的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國中有大量的隔壁和荒漠,全國人口才只有300萬人,而且其中絕大部分都分佈在首都烏蘭巴托附近,人口分佈非常不均衡。

2017年全年,蒙古國的全國生產總值僅為111億美元,還不如中國的一些縣城。因此,蒙古國迫切希望從中國引進外資,他們的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外國的援助,無論是美國、中國還是俄羅斯,都在蒙古國境內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開設企業。

不過即便如此,蒙古國的發展還是非常緩慢。第一、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尷尬處境,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缺乏存在感。第二、環境惡化限制了蒙古國的人口增長,進一步拖累經濟。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牧地沙漠化,從而限制了蒙古的人口增長,所以經濟增長乏力。


世界人文通史


蒙古國的地位並不尷尬,地處中俄兩個大國之前,不用擔心其他國家會入侵,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為安全的國家。蒙古國人口312萬人,國土面積156萬平方公里,有著廣闊的草原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只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蒙古國要想過上舒適的日子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蒙古國由於與中俄特殊的歷史原因,蒙古國不想過多依賴兩個大國,而是想引入“第三鄰國”。這個第三鄰國,雖然領土不與蒙古國接壤,但是蒙古國可以與他們發展友好關係,吸引他們來蒙古國投資,以此來帶動蒙古國經濟的發展。蒙古國要引進的第三鄰國主要是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蒙古國雖然試圖大力引進美、日等國資本,但是由於蒙古國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蒙古國的投資環境不穩定,美日等國資本並沒有像蒙古國所預期的那樣大量進入。而蒙古國此前由於大力排斥中資的進入,導致蒙古國資源開發滯後,不能將豐富的礦產資源轉變為經濟優勢,所以蒙古國的經濟發展還是比較落後。

蒙古國不想借助我國發展經濟,主要是由於兩國曆史問題。蒙古國在建國以前我們稱為外蒙古,外蒙古是大清疆域內的領土,只是在近代俄羅斯和蘇聯勢力介入外蒙,扶持外蒙取得了獨立。外蒙從此以後深受蘇聯影響,排斥我們。蘇聯解體以後,蒙古國依然跟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深受俄羅斯的影響。

蒙古國為了保持自身的獨立地位,不想我們過多地參與自己的經濟發展。本來我們對資源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中資企業擁有資金和技術優勢,如果兩國合作,那麼可以將蒙古國的豐富資源變成經濟收入。但是,蒙古國的領導者擔心我們介入太多,會讓蒙古國對我們產生依賴,會危及蒙古國的獨立地位,所以蒙古國寧願選擇“第三鄰國”。但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蒙古國的投資環境存在疑慮,而且蒙古國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是他們對蒙古國的投資望而卻步,這才導致蒙古國今天落後的經濟發展局面,甚至出現債務危機。


銘蘇先生


尷尬,而且不是一點點尷尬,蒙古的地理位置可謂是非常尷尬,以至於作為全球第二大的內陸國家,蒙古國只能擁有一支永遠也見不到海的海軍。而且關鍵是蒙古不僅地理位置尷尬,它所面臨的地緣政治環境也是相當尷尬,不過無論自己的地理位置有多麼尷尬,蒙古人民對自己國家的信心還是很充足的。
(蒙古位置圖)


蒙古是一個位於東亞北部的內陸國家,其領土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卻只有300萬。由於遠離海洋且身處寒冷的內陸,所以蒙古國的外貿發展比較困難,其經濟主要是以資源開採和畜牧業為主。對我們來說,蒙古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熟悉是因為它在清朝時期還在中國的版圖之內,有些人甚至會幻想有一天蒙古能夠重新跟我們走到一起。陌生則是因為我們很少接觸到關於這個國家的新聞,蒙古離我們很近也很遠。

在冷戰時期,蒙古是蘇聯的小盟友,它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與蘇聯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繫,所以當時有人會說蒙古是蘇聯的第16個“加盟共和國”。不過後來隨著蘇聯的解體,蒙古也開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而蒙古地理位置的尷尬也是從它走向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體現出來。在改革開放之初,蒙古曾許下豪言壯語說自己要成為草原上的加拿大,但是後來蒙古不僅沒有能夠成為草原上的加拿大,它甚至連草原上的墨西哥都稱不上。
(蒙古海軍)


蒙古地理位置的尷尬首先體現在經濟上,蒙古在實行改革開放之後,它積極尋求和西方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經濟聯繫,然而由於遠離海洋,並且它還被中俄這兩個大國夾在廣袤的內陸,所以蒙古和西方國家發展貿易的成本非常高,這也就阻礙了蒙古經濟的發展。再加上蒙古國地廣人稀,其內部很難形成穩定可靠的市場,所以蒙古經濟一直都沒有能夠發展起來。另外從政治和軍事的角度來看,由於蒙古被中俄兩個大國夾在內陸,所以它的戰略空間基本被牢牢限制在自己的國家,而且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很難向蒙古投送軍事影響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蒙古政府想要走親西方的道路也得小心謹慎。
(特朗普和蒙古總統巴特圖勒嘎)


當然,蒙古的地理位置到底尷不尷尬,這主要還是取決於蒙古政府的外交政策,如果蒙古能夠跟自己的鄰國發展好關係,那它就不至於因為自己地理位置的問題而感到尷尬。蒙古的南部鄰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擁有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並且它還在快速發展當中,所以如果能夠抓住鄰國經濟發展的機遇,這對於蒙古而言肯定是有很大好處的。身處兩個大國之間,這對於蒙古來說也可以是一個安全的保障,畢竟就像有人說的,蒙古是全球最難被入侵的國家之一。總之任何國家都沒必要為自己的地理位置而感到苦惱,蒙古300萬人口擁有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不也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嗎?對於蒙古而言,它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李姓先生


蒙古國位於蒙古高原,南面和中國為鄰,北面和俄羅斯為鄰,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300萬,其中80%是蒙古族,是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內陸國,地廣人稀,70%以上是一些人跡罕至沙漠和大草原。2018年蒙古國的GDP總額為130億美元,人均4100美元。首都烏蘭巴托是人口最多的城市。

蒙古國的尷尬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地理位置

蒙古夾在南、北兩個超級大國之間,自己在兩國之間顯得非常弱小。

在清朝時期,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清朝滅亡後,蒙古國在沙俄的支持下獨立建國。因此,蒙古國與中國的關係十分微妙,若即若離,且疑心很重。蒙古國既希望搭上中國這輛高速前進的經濟列車,又不願意和中國走得太近。

在蘇聯時代,蒙古國還可以從蘇聯方面獲取援助。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顧不暇,自己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根本無法帶動蒙古國的發展。

由於蒙古只有兩個鄰居,沒有海路,陸路要通過中俄兩國邊境出口,空軍航線必須經過中俄航空管制。海陸空總體來說全部被封堵,需要仰人鼻息。

歷史現實

在蘇聯時期,蘇聯禁止蒙古歌頌成吉思汗。冷戰結束後,蒙古國把成吉思汗放在了民族英雄的位置,用祖上的榮光來掩蓋今天蒙古國的式微。

1000多年前的蒙古那可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鐵蹄踏遍歐亞大陸,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創造迄今為止人類征服的地盤最大的國家。1000年後,只有150多萬平方公里,失去了再創祖先輝煌的能力和實力,從古代最勇猛的國家,變成了現代最溫順的國家,曾經的輝煌變成了永久的回憶。

經濟政策

蒙古國的經濟模式很簡單,主要是畜牧業和採礦業出口,換來外匯,再在國際市場上買自己需要的生活物資,除了牛肉羊肉,其他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依賴進口。

時間進入21世紀,國際市場大宗商品的價格一直很堅挺,蒙古也乘機小賺了一把。蒙古天真地認為自己即將進入“發達國家行列”,重新頒佈外國人投資法案,限制外國投資者的權力,短短兩三年時間,接近90%的外國投資者都主動撤離。再加上2012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蒙古的好日子按下了暫停健。蒙古有資源可開發又怕別人沾便宜,只能抱個金碗討飯吃。

再看看它曾經的同胞兄弟內蒙古,經濟搞的熱火朝天,經濟規模是自己的20倍,12個市、盟有9個碾壓蒙古,甚至準格爾旗作為一個縣經濟規模就超過蒙古,同源同宗同文同種,情何以堪?

外交戰略

蒙古曾推廣自己的“永久中立國”理念,通過中立誰也不得罪,大家都不認為蒙古有任何威脅,關係自然融洽。聯合國沒有批准,再者這麼一個位置怎麼可能中立。

蒙古又提出第三鄰國的概念,想要在大國之間玩平衡,試圖引進美國勢力,主動邀請美國官員訪蒙,這也是自尋無趣。美國玩更多的是下套,試想美國訪問蒙古的飛機都得向鄰國航空部門申請,還可能有大作為嗎?

蒙古要想發展,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做好自己,同時與鄰國搞好關係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