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瑩會長應邀錄製央視四台《謝謝了我的家》

11月27日,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耿瑩會長應邀錄製了CCTV中文國際頻道《謝謝了我的家》訪談節目。

耿瑩會長應邀錄製央視四臺《謝謝了我的家》

“有句話叫‘不忘根本,方得始終’,是說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貧富尊卑,都要永遠熱愛自己的國家。有這麼一個有韌勁兒的大姐,對中國文化從叛逆到熱愛,從陌生到守護,雖然歷經艱辛和磨難,但她精神煥發,老當益壯。人們把她稱作中國文化的守望者,有請嘉賓耿瑩。”在主持人敬一丹熱情洋溢開場導語中,開始了整場節目的錄製。


耿瑩會長在節目中暢聊了父親對自己生活、工作的深刻影響,以及後來為何會堅定選擇守護文化遺產之路,這都與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她說自己是共和國的第一代留守兒童,“家”曾帶給她戰火硝煙的經歷,也曾留給她溫暖細膩的回憶。

耿瑩會長應邀錄製央視四臺《謝謝了我的家》

家是中國人文化血脈中的基因,從我們誕生的那一刻起,每個人都染上了一層原色,這就是每個家的家風,它決定了我們選擇怎樣的道路,成為怎樣的人。家風在一個家庭或家族裡主要體現在父輩們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上。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精神道德的力量。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樹木相連形成森林,森林相疊匯成氣候;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


作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後代,上一代人的薰陶,鑄就了耿瑩會長堅韌的性格和敢想敢為的做事魄力。而父親從小的教誨和多年的從畫經歷,也讓她與中國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耿瑩會長應邀錄製央視四臺《謝謝了我的家》

當主持人問到,為什麼在60多歲的高齡決定成立基金會保護民族文化遺產時,耿瑩會長的聲音平穩而有力:“父輩靠雙腿走出來的江山,我們必須守護好。”這是一種選擇,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力量。


在將近三個小時的訪談裡,耿瑩會長與敬一丹相談甚歡,碰撞出許多有趣且歡樂的小故事。


訪談最後在欄目的家風館時光瓶留下自己的寄語,如果您想知道耿瑩會長的寄語都說了什麼?節目將於2018年1月6日在中央電視四套黃金時段播出的,敬請到時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