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外國人的對聯,還是寫給名人,網友表示:小學三年級的水平!

看了外國人的對聯,還是寫給名人,網友表示:小學三年級的水平!

對聯是中國獨家經營的一種文學樣式,魯迅先生逝世後有關方面收到很多輓聯,以其中一副是日本友人佐藤春夫先生撰寫的:有名著,有群眾,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是我良師。此聯以口語的形式寫成,如泣如訴,款款言情,親切感人,外國人能寫成這等對聯是難能可貴的。

看了外國人的對聯,還是寫給名人,網友表示:小學三年級的水平!

斯諾先生也與人合寫了一副輓聯,託人送到上海,懸掛於魯迅先生追悼會上,對聯是: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此聯而令人稱絕之處是將魯迅先生的書名《吶喊》和《彷徨》分別嵌進了上下聯的後部,天衣無縫,其表達的內容與20世紀30年代末中國文壇的形式貼切而真實,令人拍案叫絕。

看了外國人的對聯,還是寫給名人,網友表示:小學三年級的水平!

20世紀後期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病逝後,客居我國的越南共產黨領導人黃文歡寫了一副輓聯:文流風采永存熒幕上;音容笑貌常在人心中。初讀此聯文字,簡明樸素可親,細細推敲,都有精巧工整,可見黃文歡同志漢學功力匪淺。

1984年11月,中國楹聯學會曾受到一位日本友人的賀信,其中有言道:日語英語都有對句,可是和中國的對局來比較,在文學的整體上,在音韻的清秀協調上是無法相比的。在中國文學上最優美的東西屬於對聯。

看了外國人的對聯,還是寫給名人,網友表示:小學三年級的水平!

有網友看了上面外國人寫的對聯,表示只是小學三年級的水平,雖然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確實有很多精彩的對聯,比如蠶為天下蟲,鴻是江邊鳥;寸土為寺,寺旁言詩, 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雙木為林,林下示禁, 禁雲:斧斤以時入山林。等等。況且古代的對聯都有很多巧妙的構造,即使是現在的人也有很多喜歡對對子作為日常的消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