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民間故事「二郎擔山傳說」

在平邑縣銅石鎮西皋村東南,藍河岸邊,屹立著兩座挺拔峻峭的小山,相距約五六十米,北面的名大丹山,南面的叫小丹山,兩座山在藍河岸邊的平灘上,拔地而起,像石筍、似玉柱,如天外飛來,雖不高大卻有千丈之勢,與周圍圓渾低矮的山丘相比,更顯得奇特而險峻。丹山的來歷,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平邑民間故事“二郎擔山傳說”

民間傳說:在遠古時期,天上出現了九個太陽,像火球一樣炙烤著大地,江河干涸了,草木枯萎了,大地一片焦枯,人們流離失所。玉皇大帝急令二郎神下界制伏太陽。二郎神挑著兩擔女媧娘娘補天所煉的五色巨石,從東海日出之地追趕太陽,趕上一個就把它壓在巨石之下。

平邑民間故事“二郎擔山傳說”

經過幾天不停地追趕,最後只剩下一個太陽了。一天,二郎神來到藍河邊,一群婦女在河邊洗衣服,其中一個女子喊道,大家快看呀,這個人怎麼挑著兩座山?話音剛落,就聽“咔嚓”一聲,二郎神的扁擔斷為兩截,兩塊紅色巨石落在藍河邊上。二郎神見狀,忙跑到河南岸的麻地裡拔了一顆麻稈,想再把巨石挑起來,卻再也挑不起來了。原來洗衣的婦女是觀音菩薩所化,因為九個太陽不能全部滅掉,必須留下一個,所以觀音在此阻止二郎神。

平邑民間故事“二郎擔山傳說”

兩塊巨石化成兩座山,因是二郎神擔來的,故名擔山。又因山上石頭多為赭紅色,久而久之,人們又把它改成了丹山。在二郎神尋麻稈的地方,逐漸形成一個村莊,名叫麻窩(今改名為丹陽村,距丹山一公里)。

平邑民間故事“二郎擔山傳說”

一個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成就了今天大美平邑的壯麗山河,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美麗的故事都深深的烙上了平邑特有的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