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當下,如果只去看一些興趣閱讀產品的科技板塊,可能用不了一個小時,就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競爭中,蘋果、三星已經快不行了,而國產華為將對其取而代之,在這類文章下面,與之相匹配的則是一群粉絲用戶的高潮不已,大言蘋果、三星已是末日黃昏。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今年二季度,華為以全球5400萬的手機銷量,首次超越蘋果的4100萬,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手機出貨商。華為的逆襲主要得益於華為在歐洲戰場,以及旗下榮耀品牌的強勢表現,其二季度的銷量同比猛增41%。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當國人為華為超越蘋果,小米、OPPO攜手成為全球五大手機出貨商而對國產手機歡呼雀躍之時,一份來自Counterpoint的市場報告徹底讓國人清醒了過來。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蘋果手機利潤佔62% 華為僅為8%

在這份報告中,首先提到了蘋果。這家全球最知名的科技企業,在過去的二季度備受後來者衝擊,特別是來自中國的手機制造企業,例如華為、小米、OPPO和vivo,銷量較同期僅增幅1%,與華為41%、小米747%、OPPO23%的增幅相比,蘋果無疑遠遠落後於中國品牌。

但在利潤方面,蘋果卻碾壓同業水平。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比蘋果多賣了1300萬部手機,利潤卻只有蘋果手機的1/8,不得不說,在零售價和利潤方面,國產手機與蘋果手機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以新款iphoneXS Max 512GB來說,其售價高達12799元,最便宜的iphoneXR 64GB也要6499元,這與華為等國產手機主打一兩千元的中檔智能手機相比,無論是售價還是利潤,蘋果都大幅度領銜國產手機。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你有沒有熬夜追著蘋果新品的發佈會不放呢?在那一個晚上,很少會有其他手機品牌的高層人員會睡個安穩覺吧。餘承東更是抓緊分秒,凌晨時分就誕生了一條“穩了”的微博動態。之後華為的對外口徑就顯得對蘋果新品比較不放在眼裡了。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又是一個七天,華為還是緊咬著iPhone XS不放呀,在印度那邊又鬧出了新話題。僅僅是一張圖片與一句解析詞,其中蘊含的意思可就不簡單了。三個後攝鏡頭呈豎式擺放,末端鏡頭則又延申了蘋果邀請函的元素,再配上一句意味深長的“3總是大於2”的標語,讓人想不懂都難呀!可不就是覺得華為的三攝會把只有兩個後攝的iPhone XS甩在身後嘛!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也不乏有人會覺得華為的這些行徑過於囂張了,華為也還沒有能夠壓倒性地完勝iPhone XS吧。不過,華為的實力是國人倍感自豪的,是世界人們共同矚目的,也不至於亂侃一通宣揚自己而大力踩低iPhone XS,這可是比較不仗義的。我們是否有理由相信華為確有它的底氣呢?

賣一部蘋果相當於賣十部華為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華為與蘋果銷量比是5400萬:4100萬,而利潤比是8:62,換句話說,賣一部蘋果手機的利潤是賣一部華為手機利潤的十倍。

簡單地說,如果你賣了一部2000元的華為手機,你大概可以賺300元,但如果你賣一部5000元的蘋果手機,你大概可以賺3000元。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這是什麼概念?蘋果手機的成本並不在於硬件投入,而是背後的研發、創新投入。消費者願意為更好的產品付出更多的金錢。哪怕只是一點的優越,也願意付出十倍的投入。

華為小米的路還很長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國產手機的全面復甦讓國人倍感欣慰。回首過往十年,在蘋果、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唱主角的時代,國產手機難言品牌。而隨著華為、小米、OPPO等品牌近些年的崛起,國產手機越發受到國人青睞,華為、小米也紛紛出海,搶佔海外市場。

國產手機品牌的首要目標是市場份額,佔領用戶群體,如果沒有銷量為基礎,企業難以生存發展,所以,華為也好,小米也罷,都將中端市場作為其核心銷量增長目標人群。

通過高配置、洞察用戶強需求等手段,提升手機性價比,不斷貼近國人需求,國產手機的第一步可謂穩紮穩打。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宴會廳效果圖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浙江清園旅遊發展集團


華為花式嘲諷,蘋果這次是真的要涼了嗎?

▲溫泉理想小鎮規劃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