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一)

關鍵時刻,一位80歲高齡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而且,帶來了該國最高實權人物的一封信,並很快與副國級的王毅舉行了會談。隨後,他還將信直接轉呈給了李總理,新華社播發的圖片顯示,總理當場展開閱讀。

非同尋常的人物,非同尋常的會見,因為這個特使,來自不久前政壇突然變天的馬來西亞。

93歲的馬哈蒂爾,再次出任馬來西亞總理;但中馬關係,也馬上面臨波折。

截至目前,據媒體報道,馬來西亞以各種原因,已連續叫停了四個中國大項目,涉及金額高達200多億美元。

其中,就包括東海岸鐵路項目,投資550億馬幣(約人民幣883億元),中方提供貸款,中國交建承建,這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在建項目。

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停工,意味著先期投資可能打水漂。這關係到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的重大利益,也關係到中國投資對馬來西亞的信心。

於是,馬哈蒂爾派出了80歲的老朋友達因到訪中國,他的身份是馬來西亞總理特使、元老理事會牽頭人。

這個元老理事會,是馬哈蒂爾搞的最高顧問組織,成員五個人,除了前財政部長達因外,還有中國人比較熟悉的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相信,郭鶴年也一併來到了中國,挽救處於十字路口的中馬關係。

一些細節,很意味深長。

按照新華社的報道,達因這樣對總理說:

馬中兩國是好朋友、好夥伴。馬哈蒂爾總理高度重視對華關係,願繼續同中國密切合作,推動馬中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論兩國關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馬中雙方都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論兩國關係在發展中出現任何問題,隱含的意思則是,中馬關係確實出現了某種問題。

在和王毅的會談中,按照新華社的報道,王毅這樣說:

中馬關係有著長期友好的積累,不僅是全面戰略伙伴,也是務實合作的夥伴,經得起任何風雲變幻的考驗。

經得起風雲變幻的考驗,但隱含的意思,現在就面臨考驗,而且確實是風雲變幻。

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二)

中馬關係突然生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利益。

在馬哈蒂爾看來,前任納吉布政府涉嫌向中國輸送利益,很多項目好大喜功,國家財力無法承受,因此,必須下決心砍掉這些“不公平”的項目。

合同雖然是白紙黑字,違約意味著鉅額賠償。馬哈蒂爾的做法,希望重新與中國談判。

但以東海岸鐵路項目為例,基建已經動工,中方已投入巨資,所謂談判,其實就是逼迫中國作出讓步,馬來西亞可以少付錢。

這對中國來說,意味著重大損失,更讓擔心的,則是這種示範效應,給馬來西亞開了口子,其他國家也這樣來操作,怎麼辦?

在國際上,包括CNN在內的西方媒體,則將馬來西亞的舉動,視作“遏制中國影響力的信號”。

當然,馬來西亞也不敢輕舉妄動,如果迫使中國撤資,馬來西亞經濟也將面臨重大挑戰。要知道,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和外國直接投資(FDI)最大的來源國。

而且,在地緣政治上,中國也不是一個普通的鄰國。

於是,達因銜命出使北京,應該就是為馬哈蒂爾隨後訪華做準備,並同中方談判,這些工程怎麼辦?

為了安撫中國,達因呈交的馬哈蒂爾的親筆信中,馬哈蒂爾也表示:

馬來西亞新一屆政府將繼續致力於保持對華友好關係,願推動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進一步強化,歡迎中國企業赴馬投資興業,對馬中關係發展前景感到樂觀。

1、中國別擔心,我們還是致力於對華友好;

2、中國投資也別跑,歡迎你們繼續來投資;

3、中馬關係要向前看,前景還是不錯的。

但馬方不討到點便宜,肯定也不會善罷甘休的。據馬哈蒂爾透露,隨後馬來西亞財長林冠英和反貪汙委員會官員將出訪中國,討論停工項目中的貪汙等問題。

換言之,造價這麼高,裡面還有貓膩,中國你看著辦吧。

然後,則是8月份馬哈蒂爾訪華。他自己這樣解釋訪問的時間:“我想盡早去中國,但中國領導人7月份沒有時間,所以我將在8月份去。”

7月份中國領導人確實很忙,但馬哈蒂爾必須要等到8月才能去北京,多少也是一個信號吧。

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關鍵時刻,一位80歲的鄰國特使來到了北京!

(三)

一場大博弈正在舉行,牛彈琴(bullpiano)幾點粗淺的看法吧:

第一、都不是省油的燈。感覺總有一些鄰國,對中國真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總喜歡把中國當成冤大頭,能薅一把是一把。我並不是說馬來西亞,但是哪些國家,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桿秤。所以總出現一些週期性的關係波動。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些國家當然要反思,中國更要反思。

第二,中國手段也越來越嫻熟。坦率地說,如果是以前,中國還真可能打落門牙和肚吞,但現在,也不乏對付的手段。斯里蘭卡就是一個例子,斯新總統一開始對中國各種臉色,但當中國撤資後,他一籌莫展不得不改弦更張各種歡迎。馬來西亞,或許是一個新的案例。所以,馬哈蒂爾派出了老資格的達因和郭鶴年等,來中國試探口風。

第三,中國更必須小心謹慎。馬來西亞是一個有風向標意義的國家,與美國和日本交好,但中馬關係也不錯。當年的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雖然在印尼提出,但最先積極響應的是馬來西亞。南海問題上,馬是周邊最低調的一個。中國不是慈善大國,再不能對外太慷慨了;但也需要穩住馬來西亞,將馬推向美國和日本,肯定更是下下之策。

80歲的馬來西亞特使來後,93歲的馬哈蒂爾下個月就要來北京了。一場更激烈的討價還價正在進行中。

中國,該慷慨時要慷慨,但該捂緊錢包時還得捂緊啊。畢竟,地主家的餘糧也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