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來了個「厲害」的村支書

“不走了,不走了。”最近,六枝特區郎岱鎮石糯尾村原本打算辭職的團支部書記、婦女主任和民生監督員都一致決定不辭職了,想繼續幹下去。

“以前村委更換頻繁,工作沒有思路,也沒有領頭人,現在周支書到村裡來了,我們幹活有了思路和領頭人,還辭職幹什麼。”三人直言,決定不辭職的原因是村裡來了個“厲害”的支書。

三人口中的周支書名叫周亞,是郎岱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武裝部部長,同時也是石糯尾村黨支部書記。

这个村来了个“厉害”的村支书

周亞(中間黑色短袖)開展群眾工作

石糯尾村是郎岱鎮八個貧困村之一,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脫貧成效不明顯,產業發展不充足,基礎數據不清晰,幹群矛盾日益凸顯。

在全鎮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的時期,石糯尾班子之間卻因凝聚力不足,遲遲無法進入狀態。人員頻繁的更換,也導致了石糯尾村工作停滯不前,石糯尾村黨支部書記及村委主任更是紛紛辭職。

今年6月,為加快工作進度,徹底改變石糯尾村發展局面,郎岱鎮黨委決定由周亞兼任石糯尾村黨支部書記,因為周亞曾先後在花腳村、後營村任過黨支部書記,具有豐富基層經驗。

一上任,周亞就著手村委班子建設,理順村委的工作職責,劃分責任,補齊民兵連長,改變了村幹部們“你等我幹,我等你幫”的工作局面。

趁熱打鐵,周亞又立即帶領村委挨家挨戶的走訪,瞭解情況,半個月的時間裡,在11個自然村寨分別召開的群眾會。“在此之前,石糯尾村已經4年沒有開過群眾會了,村民對於當下的政策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这个村来了个“厉害”的村支书

周亞(左)指導村民庭院硬化

在村裡頗有聲望的楊雲眾老人,就是在群眾會上才第一次知道了串戶路和庭院硬化工程,得知材料都是政府提供,每家只出一個勞動力就可以擁有水泥路和水泥庭院,楊雲眾立即打電話把兒子喊回家,村裡人看到也都紛紛把外出打工的勞動力喊回家來一起打串戶路和庭院硬化。

這下,村裡一下回來了100多個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僅一個多星期的時間,1400多米串戶路和2000多平方米庭院硬化便順利完工。

在村裡走訪的過程中,周亞發現石板寨有兩位老人多年來身體一直不好,獨居在破舊的老房子裡,而老人的兒子卻住在不遠處的樓房裡。

周亞立即組織召開群眾會,向村民談及贍養老人,並在會上“放話”:“從我到這裡開始,如果發現有不贍養老人的,我周亞自己出錢幫你父母打官司,還要請法院的人到寨裡來,我看誰丟得起這個人。”那兩位獨居的老人,第二天便被其兒子接回樓房裡住了。

上任以來,周亞還積極聯繫相關部門,拉動“三改三化”項目和兩條組組通公路的動工,村裡環境衛生得到極大改善,農業產業也有了新發展,初步擬定發展的西紅柿基地和建立水產基地,正在邀請專家到現場評估。

一系列的“動作”,正讓石糯尾村慢慢發生著變化,老百姓們開始重拾信心,最近村寨裡傳開了:“村裡這次真的來了個‘厲害’的支書,我們的好日子要來咯。”(來源:今貴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