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世界第一台實用型量子計算機將誕生

相信很多人已經不會對這樣的新聞感到陌生:“量子計算機即將發現大量新藥,以治癒頑疾!”“量子計算機將深入分析全球範圍內的數據,從而找到克服貧困與不平等等問題的方案!”

這些結論到底靠不靠譜?很難講。我們實際上無法確定真正的量子計算機會以怎樣的面貌出現——不過這也並不影響我們的興奮之情。

我們甚至可以說,量子計算機本身也處於量子態當中——其正在徹底改變世界,但正是也仍然是個遙遠的夢想。

不過現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計劃將量子計算機從理想轉化為現實——即在研究實驗室中加以實現。而且,該基金會願意為此投入大量資源。

今年8月,科學基金會公佈了量子協調計算的軟件定製架構(Software-Tailored Architecture for Quantum co-design,簡稱STAQ)項目。物理學家、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家以及其他眾多研究人員將齊聚一堂,共同在五年時間內投入1500萬美元開展這項研究工作。

其目標在於從零開始打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實用型量子計算機——且要求不只是概念驗證方案,而是真正用於經典計算機的新一代計算機設計成果。

這裡先介紹一點背景:經典計算機與量子計算機之間存在著一些顯著差異。相較於經典計算機中使用的要麼為0、要麼為1的二進制比特位狀態,量子位(qubit)可以同時既為0、又為1。利用這些量子位進行信息傳輸或者進行計算的量子電路,被稱為量子邏輯門; 正如經典電路控制型計算機電路中的電流一樣,這些邏輯門將通過光子或者所捕獲的離子控制各個量子位。

為了開發真正具備實用性的量子計算機,科學家們需要弄清楚如何改進我們用於構建物理設備的硬件,以及運行於其上的軟件。更具體地講,這意味著需要弄清楚如何能夠容納大量易於出錯的量子位的系統,並確定如何在面對大量噪聲干擾時對查詢指令做出正確的響應。其中一項重要手段,可能在於構建自動化工具,以優化某些算法與特定硬件之間的映射方式,從而一舉解決這兩大難題。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項目可能帶來的成果,我們採訪了負責STAQ項目的杜克大學工程師Kenneth Brown。另外,我們還提供相關超鏈接以補充Brown給出的答案。

記者:我們聽到不少關於量子計算的表述,但大多非常抽象且偏於理論——很多研究都有望將量子計算機變成現實,但卻沒有提到如何具體實現這一目標。您的團隊能夠做些什麼來克服這道其他人無法逾越的鴻溝?

Kenneth Brown(以下簡稱KB):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強調量子計算機可以用各種材料製造而成。在這方面,我通常會將其與經典計算機進行類比。第一代經典計算機只有齒輪,因為這幾乎已經代表著當時我們擁有的最先進的技術;此後經典計算機經歷了真空管階段,性能有了極大的飛躍;接下來,第一個硅晶體管開始出現。但大家一定要記住,最初的晶體管根本無法與真空管相匹敵。有時候,我認為當時的人們甚至沒有意識到晶體管是如此重要的一項發現。

量子計算同樣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目前有多種方法可以表示量子信息,當下已經證明最具實用性的兩種技術,分別是超導量子位與捕獲離子量子位。二者有所不同,也各有優缺點,但在我們的小組中,我們一直專注於捕獲離子量子位的研究。

對於捕獲離子量子位,有趣的一點在於在數十個離子的小範圍之內,所有量子位都是直接對接的。這與固態系統中的超導機制完全不同。在超導機制中,我們必須與附近的量子位進行通信。因此,我認為我們已經有能力建立起非常具體的計劃,用以實現32量子位。這一點相當明確。我們希望進一步將其擴展至64量子位左右,當然這還需要一些新的研究作為支持。

記者: 與研究量子計算機的其他各方相比,您的計算機設計方案為何能夠實現“實用性”?

KB: 我認為目前技術行業已經在努力構建這些實用型設備。其中真正的區別體現在學術方面,我認為我們的思路將做出更多探索,旨在製造出一臺實體設備,供人們進行架構測試以及應該在哪些具體應用上採取截然不同的實現思路。

這裡僅舉一例,IBM公司已經擁有自己的量子設備(去年底,IBM研製出50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我實際上通過其它項目與IBM方面進行了合作,我認為他們也抱有非常開放的心態。但就目前來講,這臺量子設備的交互方式仍然處於一定的抽象層級(人們可以對這臺量子計算機進行在線查詢,但無法變更其編程方式)。換言之,大家無法對其編程方式進行優化。這裡就存在一定的妥協:他們的計算機完全能夠通過網絡實現訪問,但為了實現穩定性,他們必須關閉一些功能。(IBM的量子計算機目前以隔離方式運行並計劃供更多研究人員使用,因此用戶無法針對任何特定任務對其進行調整。)

因此,我們的目標是讓設備達到同樣的實用性水平,但同時又允許研究人員使用全部功能。

記者:量子計算將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KB: 我認為從長遠角度來講,量子計算與通信將改變我們處理互聯網上編碼信息的方式

。事實上,在谷歌Chrome瀏覽器當中,用戶已經可以將加密方式切換為後量子時代下的加密設置。

第二點,我認為人們還沒有考慮到分子構成對材料造成的全部影響——從日常用品到特定新藥都可能涵蓋於其中。因此,如果量子計算機能夠以高效且準確的方式計算這些分子特性,我們無疑期待看到這一切將給未來的材料科學與藥學帶來怎樣的顛覆

但關於家用計算機的使用方式,我想大多數人仍然是藉此觀看網飛劇集或者偶爾發送一封電子郵件之類,在這方面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其實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所以這個問題就很有趣——我不知道量子計算機的真正用戶群體在哪裡。當初經典計算機真正問世後,人們也曾抱有同樣的印象。他們可能認為這些計算機只適用於負責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所以對於量子計算機的實際用途,我也抱有開放性的心態。

記者: 什麼樣的人可以使用量子計算機?您打算如何培訓用戶來使用量子計算機,未來的量子計算又會發展到怎樣的水平?

KB: 在我向他人解釋量子計算時,如果對方擁有量子力學的物理或者化學相關知識,那麼我通常會以此為起點將其解釋計算原理。從另一個角度來談也可以:如果對方非常瞭解計算,我也可以以此為基礎解釋量子計算所帶來的額外能力。

未來,我們可能面對來自這兩類學科的培訓對象。我們需要具備物理科學背景的成員才能在計算機科學方面加快進度,反之亦然。

至於具體舉措,我們打算建立量子時期培訓班,基本思路是引入業內人士,包括優秀的微波工程師或者軟件工程師,嘗試為他們提供充足的工具以幫助其思考如何適應量子計算帶來的額外規則。

記者: 您需要完成哪些新研究,才能構建起這臺設備?具體需要進行哪些工作?

KB: 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在經典計算機中,我們使用的是電壓; 但在量子計算中,我們需要以某種方式將信息從一個位置傳送到另一個位置。負責將信息傳遞至計算機其它部分的信使量子位必須與構成計算機其餘部分的量子位屬於相同類型嗎?關於這一點,我們還不確定。

在考慮對複雜量子計算機進行規模擴展方面,目前通行的方法被稱為CCD架構(http://iontrap.umd.edu/wp-content/uploads/2012/12/Architecture-for-a-large-scale-ion-trap-quantum-computer.pdf)。其基本思路在於建立起能夠由某一點穿梭至另一點的可控離子鏈。這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

目前的一些理論研究工作,主要關注是否能夠在離子鏈之間實現光子互連。各類超級計算機都在考慮利用光子充當這些信使量子位。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基本上相當於建立起一大堆由光子連接起來的小型量子計算機,而連接而成的體系則可作為一臺規模更大的計算機。

但這樣的目標恐怕更為遙遠。我認為在未來五年之內,我們需要解決最重要的傳輸帶寬挑戰。如果能夠成功,那麼這將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並真正打開通往新時代的大門。

記者:一路走來,您是如何判斷研究工作是否取得切實進展的?您是否建立起相關的判斷基準?您如何測試以確定現有成果能夠正常工作?

KB:

在硬件方面,我們可以增加量子位數量並建立起更完善的邏輯門(大家應該還記得,邏輯門就是負責移動離子或者光子以傳遞信息的東西),這就是所謂切實的進展。我們有一種感覺,即使數字不斷上漲,我們也至少需要突破50量子位這一難關才算真正有所成就。(截至今年3月,谷歌公司一直保持著72量子位系統的世界紀錄。)

與此同時,我們還將採用我們所知道的算法與應用程序,並將其映射到新的硬件之上。我們將嘗試優化算法,並以不易受噪聲影響的方式實現應用程序整體映射。

在運行這些應用程序之前,我們需要建立起一整套關於其在測試及一般性應用中失敗頻率的經驗法則。但在我們的團隊對軟件進行優化之後,其失敗頻率應該會低得多。這將有助於我們在算法領域進行更多探索,因為這將使我們有信心將量子計算機的複雜程度提升至新的高度。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確保擁有充足的探索空間,審視人們目前還沒有考慮到的問題。

記者:你遇到過的,關於量子計算機最糟糕的誤解是什麼?人們對量子計算機存在哪些常見的錯誤看法?

KB: 其中最大的誤區在於,人們會將量子計算視為一種魔術。實際上,量子計算機並不是什麼魔術,它也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實際情況是,在經典計算中,我們會發現一些易於解決的問題,也會遭遇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這意味著我們無法在多項式時間(一條計算機術語,用於表達計算機能夠快速完成任務)內將其解決。

事實證明,我們耗費了大量計算能力來解決在多項式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最終仍然只能獲得近似值結果。

量子計算機允許我們解決一些在經典計算機上難以處理的問題,但卻無法解決所有這類問題。一般來講,最讓我無法接觸的是很多量子計算文章中提到其能夠馬上解決所有問題,因為量子計算機能夠同時進行無限的並行計算。

如果量子計算機能夠研製成功,那麼我無疑會對此感到非常興奮。有那麼一類問題,最著名的就是旅行商問題——我們知道無法處理所有可能的銷售人員工作路線,但卻又必須找到最優的解法。經典計算機竭盡所能仍然無法達成目標,而給出的結果可能還是無法令人滿意

。沒關係,人們會想,“好吧,計算機有時候也會犯錯。”

而一旦擁有了大型量子計算機,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測試這類算法。同樣的,我希望人們也能夠在解決眾多經典問題的同時,意識到這種新型計算機偶爾也會犯錯。

我是個很樂觀的人。我想,正是這種天性讓我選擇了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研究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