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紀中展:學一次練一萬次比學一萬種練一次要強得多

專訪紀中展:學一次練一萬次比學一萬種練一次要強得多

紀中展(科學隊長創始人、知識分子CEO)

創業家副總裁、黑馬會秘書長、黑馬基金投資合夥人、幸福鄉村圖書館發起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多家財經媒體專欄作家等職。

無論是老紀讀書、老紀商業評論、老紀公益,還是老紀在創業創新領域所做的努力,都讓我們看到一個知識分子馳騁商場的情懷與風骨。

視頻採訪

Q1:您好,紀老師,非常高興能在秋收節的現場採訪到您。剛剛您在臺上分享了許多科學隊長在教育領域的探索內容,能否就其中一些精彩內容再簡要介紹一下?

紀中展:科學隊長是我和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清華大學教授魯白、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謝宇一起創辦的科學傳播和科學教育機構。

科學隊長主要是由科學家給3—12歲的小朋友講述科學知識,通過我們的知識傳授、探究學習、動手實驗,對每一個小朋友進行科學啟蒙、好奇心的養成,讓其萌發出探索自然世界的強烈興趣,並培養孩子的科學實踐能力,輔助孩子健康成長。

專訪紀中展:學一次練一萬次比學一萬種練一次要強得多

Q2:眾所周知,您在科學隊長之前,曾開發一個名為知識分子的移動新媒體平臺,您是如何佈局從知識分子到科學隊長這樣一個跨越的呢?

紀中展: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認為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科學隊長,做的事情可以不一樣,面對的受眾可以不一樣,但在教育情懷上、方法論上是一樣的。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按照你的目標和方法論去做,它都是行得通的。

打個比較通俗的比喻,就像做飯殺一隻雞,無論是用小刀或大刀都可以,只要你掌握了刀的使用方法,不僅是雞,甚至牛,都是共通的。

就像今天我在臺上講的,重度垂直如何去抓住場景的變化、如何上系統,如何做運營,如何做到產品的“五化”——課程的產品化、產品的服務化、服務的眾包化、眾包的平臺化、平臺的眾籌化,如何做好社群的五個要素——價值觀、媒體、培訓、活動、交易,按照這個邏輯做,很多事情都是能行得通的。

當代社會,我們真正要學的並不多,只是要做到長期的反覆的練,學一種練一萬次比學一萬種練一次要強得多。

專訪紀中展:學一次練一萬次比學一萬種練一次要強得多

Q3:目前市場環境中,視頻直播正在崛起,您如何看待視頻與音頻方面的推廣呢?

紀中展:首先,今後的帶寬會越來越好,所以視頻未來在任何地點,發展得越來越好不是問題,但為什麼要把視頻與音頻區分開來呢,實際上音頻和視頻是有使用場景的區分的,觀看視頻需要觀看者足夠的專注,比如說正在開車的人,不能夠一心二用,這時候就不適合觀看視頻,適合邊收聽音頻邊開車。

我猜測在未來發展中,視頻一定是幾乎全部以直播的形式,音頻可以提前錄製,但觀看錄播的視頻,就沒有很大意義了。也許未來拍攝電視劇、電影,都會發展為直播的形式。

Q4:您認為類似於今日的中國民辦教育秋收節等一些峰會對教培行業發展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影響呢?

紀中展:民辦教育已經發展了三十多年,這三十多年,它經過了不同的階段,有一個屬於民辦教育行業的大型會議是發展的必然結果。

專訪紀中展:學一次練一萬次比學一萬種練一次要強得多

此次的秋收節,不僅僅是教培行業的校長老師們在這裡學習,更是我們交流探討的平臺,能夠讓大家提前看到教培行業下一步的階段與發展,幫助大家看大勢,幫助大家選系統、幫助大家更上一層臺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對整個行業發展來說,都很重要。

在秋收節未來的衍生、演變上,我希望除了民辦教育秋收節,還增加有“兩會”,最終發展為“一節兩會”,一方面做教育科技有關的會議,幫助民辦教育在科技方面不落後;另外一方面,教授管理經驗,讓機構提升管理效能,“一節兩會”應長期持久地辦下去,我們的民辦教育行業一定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八月哥後記:

最早知道紀老師是在兩年前,看他的創業分子視頻採訪節目,採訪前,心裡挺緊張,覺得平時都是見紀老師採訪別人,今天倒是要接受我的採訪了。於是,懷著忐忑的心情,有了這個採訪。不過,紀老師為人和善謙虛,笑容滿面,也讓整個採訪過程非常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